172 西子使楚
第二天一早,西施姐妹八人,携带着夫差给楚昭王的书简和礼物,与夫差派来的八名贴身侍卫,一人一马,随从两乘大车,迎着北风绕道驶向了楚国。
出城后,移光让追月把此行的目的,秘密告知了计然。
越国得知夫差放弃了伐越,范蠡暗自松了一口气,同时心中窃喜,吴国的这次行动,正好为自己实施复国方略提供了契机,他眼见得自己的多年设想,终于开始走向了现实,干脆将已经召集起来的伍长之卒,秘密潜往南城,训练成一支正规的作战部队。
前几日,范蠡得到计然的消息,方知道夫差退兵的全过程。范蠡心中,潮水般地涌进了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咂摸不出滋味的东西,感慨、感佩、感恩、感叹、感愧、感怀、感伤——更加深了对西施的思念;牵心、挂心、痛心、揪心、忧心、担心——想到是自己亲手把这样一位完美的女人,推到别人身边;痛苦、痛悔、痛悲、痛惜、痛伤、痛恨,谁能为范大相国说清楚他究竟是什么心情呢?
他握着西施的木梳子,眼前浮现出西施面带忧伤,默念自己名字,对镜梳妆的样子。
“世上无论什么东西,都阻止不了范蠡与西施的团聚”——这个誓言,范蠡在心中不知发过多少次,但是这次最急迫。实际上,复国地渴望与团聚的渴望,此时在范蠡心中发生了倾斜。
当范蠡通过玄帮获知西施率领众姐妹出使楚国的消息时,自然是大吃一惊,接着便迷惑不解,开动他的大脑,仔细地思考。他自认为,西施此行的真正目的和潜在目的,就是配合自己的复国方略,解除夫差的后顾之忧,促使吴国大军北去。
想到此,范相国又大受感动,心里生出了一股自责感,当然他更明白自己应该干点什么。他立刻吩咐要义,调动其帮下弟子,全程保护西施一行。要义派遣手下二帮主到楚国,指挥行动,暗中护卫,确保万无一失。
专成听说后,眨动着大眼睛,心生一计,他想让熊大王扮作强人,在西施路过的地方埋伏下人,将众姐妹抢回山寨,隐藏起来。
专成的话说得范蠡心痒痒的,蠢蠢欲动,他认真思考良久,最终放弃了。他预感到西施是在认真地做这件事,她不会容许有人违背她的心愿,有意无意的阻止她的行动。这一点,范蠡是猜对了。还有一些放心不下的事情,范蠡自身无法化解,于是他急忙驱车去拜会了隐居山中的申包胥。
西施一行人,路上小心翼翼,数日后抵达楚国国都郢城。姐妹们在城外寻找到一个落足点,将车马安置好,由八个卫士看护,然后姐妹八人一身的男装,徒步入城,找了一个合适的馆驿,包揽下来,住了进去。
探听到令尹子西的府邸。按照事先安排,西施和郑旦先去拜访了子西。西施呈上礼单,道明来意。
子西是楚昭王的庶出兄长,为人开明,德高望重,他亲历了当年的吴楚大战。危机时,正是他和申包胥、子期,力挽狂澜,挽救了楚国,并衷心拥戴楚昭王。
不出西施所料,开明的令尹子西,在详细地听完了吴国使臣叙说和看到了吴王亲笔书简后,明确地表态,支持吴楚和盟。不过他提醒吴使,昭王和太子,是不会轻易忘却吴楚两国之间仇恨的,他要先去劝说太子,再安排合适的机会,让吴使觐见昭王。子西为吴使臣派遣了傧相礼车,送吴使回驿馆,还回赠了一些楚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