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易府的寂静被窗棂上偶尔掠过的风声打破。凌霜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拂过那本从柳家书房盗出的账册。账册的封皮是寻常的青色,内页却浸透了罪孽与民脂民膏,每一笔朱砂写下的数字,都像是无数灾民无声的泣血。
雪狸蜷缩在她的膝上,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呼噜声,琥珀色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警惕的光。它知道,这本册子是主人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凌霜没有立刻行动。复仇不是一时冲动的快意恩仇,而是一场需要精密计算和极致耐心的棋局。她花了两天时间,通过易府的情报网,将朝中诸臣的底细细细筛过。有的人贪婪,有的人怯懦,有的人圆滑,直到一个名字映入眼帘——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文博。
此人年过半百,两袖清风,是朝中出了名的“硬骨头”。他弹劾过权贵,也顶撞过皇帝,三次因言辞激烈被罢官,又三次因刚正不阿被重新启用。他的府邸门前车马稀疏,门楣朴素,与京城里其他高官的宅邸相比,甚至显得有些寒酸。
就是他了。
凌霜需要一把不会弯曲、不会折断、只会精准刺向目标的利剑。李文博,就是这把剑。
第三日清晨,天光微熹。凌霜换上了一身浆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扮作一个家境贫寒的赶考书生。她将那本罪证账册,用一张旧报纸包裹,夹在几本旧书之中,怀揣着,走出了易府。
她没有直接去李御史的府邸,而是在他每日上朝必经的街角一处卖早点的摊子前坐下,点了一碗清粥,一碟小菜,静静地等待。她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掠过街景,实则将周围的一切都纳入心底。
辰时三刻,一辆简朴的青布马车准时出现在街角。拉车的马匹神骏,却无半分奢华装饰,车夫亦是沉默寡言。凌霜的心跳微微加速,但面上依旧平静如水。
她算准了马车经过摊前的瞬间,猛地站起身,像是被什么绊了一下,怀中的书“哗啦”一声散落一地。她慌忙去捡,而那辆马车也恰好在此刻停下,车夫厉声喝道:“不长眼的东西!”
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露出一张清癯而严肃的面容。正是李文博。他皱眉看着地上的狼藉,正要发作,目光却被一本摊开的账册吸引了。那账册的内页,与他曾见过的户部账目格式有七分相似,但上面的数字和注脚,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大人恕罪,小生赶路心急,冲撞了您的车驾。”凌霜低着头,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窘迫。她将书本一一捡起,唯独将那本伪装起来的账册,不着痕迹地往李文博的方向推了推。
李文博的眼神锐利如鹰。他一生阅人无数,眼前这个“书生”虽然低眉顺眼,但那双藏在阴影下的眼睛,却清亮得像一汪寒潭,没有半分属于底层百姓的浑浊与麻木。他没有说话,只是对身旁的亲信使了个眼色。
那亲信会意,下马帮着“捡书”,在拿起那本账册时,手指在封皮上轻轻一掂,分量不对。他将书递给李文博,李文博接过的瞬间,指尖便触到了内页的厚度异常。
“罢了。”他冷冷地吐出两个字,放下车帘,“走吧。”
马车缓缓驶离,凌霜依旧站在原地,直到马车消失在街角,她才慢慢直起身。清晨的阳光照在她脸上,却暖不了她眼底那片冰封的湖。她知道,鱼饵已经投下,接下来,只需等待。
李文博回到都察院,将自己关在书房内。他屏退左右,小心翼翼地拆开那本伪装的账册。当看清里面内容的那一刻,他那张素来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骇人的惊怒。
“私吞赈灾款……柳家!好大的狗胆!”他一掌拍在桌上,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起,滚烫的茶水泼洒出来,他却浑然不觉。
这不仅仅是一本账册,这是一张由无数白骨铺成的罪状网!从户部到地方,从官员到粮商,环环相扣,触目惊心。而这张网的中心,赫然指向当朝国丈,柳氏之父,吏部尚书柳崇明!
李文博在书房内踱步,脸色铁青。他知道,这本账册一旦递上去,必将掀起一场滔天巨浪。柳家盘根错节,女儿是贵妃,外孙女是未来的太子妃,势力遍布朝野。扳倒柳家,无异于以卵击石。
可他是李文博。他若怕死,就不会做这都察院的龙头。
“备轿!入宫!”
不到一个时辰,这本来自易府的匿名账册,便被作为密奏,呈到了御书房皇帝的案头。
皇帝起初只是随意地翻阅,但越看,脸色越是阴沉。当看到账册上那笔本该发往江南,却被柳崇明侵吞,导致数万灾民流离失所的三十万两赈灾银时,他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龙颜大怒。
“柳崇明!朕待他不薄,他竟敢如此欺君罔上,草菅人命!”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里回荡,带着滔天的怒火,“传朕旨意!着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司会审,查封柳府所有家产,将柳崇明即刻打入天牢,严加审问!”
旨意一下,整个京城都震动了。
锦衣卫的缇骑如黑色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柳家那座朱门高墙的府邸。曾经车水马龙的门前,此刻只剩下冰冷的封条和持刀的卫士。柳府上下,从主子到奴仆,一个个面如死灰,被驱赶出来,集中看管。
柳崇明被从朝堂上直接带走,他身上的官袍甚至来不及换下,花白的头发散乱,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冤枉”,但那声音在震天的“奉旨查抄”的呼喝声中,显得那么微弱而可笑。
消息传到易府时,凌霜正在院中修剪一盆枯枝。易玄宸的暗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低声禀报:“夫人,柳府已查,柳尚书下狱。”
凌霜手中的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一根看似枯死,实则内里尚有生机的枝条。她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柳贵妃在宫中哭晕了过去,三皇子府……暂时没有动静。”
“知道了。”凌霜放下剪刀,用一块手帕擦拭着手指,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家务。
可当她转过身时,暗卫看到她的眼睛里,没有复仇成功的狂喜,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那平静之下,是压抑了太久的、如寒冰般的恨意。柳家倒了,只是第一步。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而此刻的凌家,气氛则如同凝固的铅块。
柳氏几乎是瘫倒在软榻上,双目无神,嘴里反复念叨着:“不会的……爹爹不会的……一定是搞错了……”她原本光鲜亮丽的脸上,此刻满是泪痕与憔悴,华贵的衣衫也变得皱巴巴,像一朵被狂风暴雨摧残过的牡丹。
凌雪跪在她脚边,哭着说:“娘,您别这样,外祖父一定会没事的,三皇子殿下不会不管我们的!”
“三皇子?”柳氏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猛地坐直身体,抓住凌雪的手,眼中迸发出一丝疯狂的希望,“对!去找三皇子!快去求他!他是我们柳家唯一的指望了!”
凌雪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柳氏则呆呆地坐着,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她想起了凌霜,那个她一直踩在脚下的庶女。最近发生的所有事,从凌家军粮案到柳家的贪腐案,都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而那张网的中心,似乎都有那个女孩的影子。
是她吗?不可能!她一个嫁出去的女儿,一个无权无势的丫头,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可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藤蔓般缠绕着她的心脏,让她喘不过气来。她想起了凌霜在联姻宴上那冰冷的眼神,想起了她说的“是他欠凌霜的”。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妖物……她就是个妖物!”柳氏突然尖叫起来,声音凄厉而怨毒,“是她!一定是她在害我们!”
然而,她的尖叫无人理会。偌大的凌府,因为柳家的倒台,已经人心惶惶,下人们都在悄悄收拾东西,准备另寻出路。这座曾经显赫的府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衰败。
夜深了,凌霜站在窗前,望着凌家的方向。雪狸跳上窗台,用头蹭了蹭她的手。
她知道,柳氏的靠山倒了,凌震山失去了最重要的外戚支持,就像被斩断了翅膀的鹰。而凌雪去求赵珩,也只会得到一个冰冷的答复。
柳家的倾颓,是她为凌家复仇奏响的序曲。这曲子,才刚刚奏响了第一个音符。她伸手,轻轻抚摸着雪狸光滑的皮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她匿名将账册送给李文博,手法虽巧妙,但并非天衣无缝。李文博那样的老狐狸,会不好奇这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来自何方吗?他或许现在不会查,但心中一定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而这,正是凌霜想要的。她不仅要让敌人倒下,还要让他们在倒下时,看不清她的真面目,甚至,要让他们自己去猜忌,去内斗。
她轻轻叹了口气,这声叹息里,有复仇的快意,也有一丝高处不胜寒的孤寂。她抬起头,看着天边那轮残月,月光清冷,一如她的心。
柳厦已倾,但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而她,正站在风暴的中心,等待着与下一个对手的交锋。只是她未曾察觉,在她送出账册的那一刻,京城的另一处,一双眼睛,也正透过层层迷雾,若有若无地,落在了易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