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承包的瓜地面积来看,搭建瓜棚绝非一件简单的农活,而是一场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
整片瓜田延绵数亩,若要实现科学布局、合理采光与高效排水,必须按照园林化理念进行整体规划。
仅靠黄普和几个帮手,别说按时完工,就连基础框架都难以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因此,他深知单打独斗行不通,必须集结人力,快速推进。
为了确保进度,黄普果断做出决定:雇用一支临时施工队伍,人数定为三十余人,实行高强度、高效率的作业模式——每天工作十小时,工资按日结算,每人每天150元,中午还提供一顿热腾腾的饭菜。
这一待遇在村里颇具吸引力,尤其是在农闲时节,许多村民正愁无事可做。用工通知一经张贴,便如春风拂过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短短两天,报名者络绎不绝,人数迅速达标,甚至还有人打听是否还能加名额。
与此同时,后勤保障也必须跟上节奏。三十多人的伙食可不是小数目,单靠母亲一人操持显然力不从心。
于是,黄普特意从邻村请来两位经验丰富的临时厨师,协助母亲一起掌勺。厨房里锅碗瓢盆齐响,炊烟袅袅升起,仿佛预示着这场瓜棚建设大幕即将拉开。
开工当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工人们便陆陆续续赶到瓜地边缘。他们穿着朴素的劳动服,脚踩胶鞋,有的还带着自家的工具,脸上写满期待与干劲。
大家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等待开工指令,现场气氛既紧张又热烈。然而,谁是今天的指挥者?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疑问。
就在这时,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只见陈小海身穿整洁的衬衫,戴着一副眼镜,骑着摩托稳稳停在田埂边。
陈小海下车后,整理了一下衣领,神情专注地打开随身携带的设计图纸夹。
这一幕让不少村民愣住了,有人低声嘀咕:“这小伙子白白净净的,像是办公室坐班的,能干得了搭棚的粗活吗?”“八成是老板亲戚,来视察的吧……”
议论声尚未散去,黄普已笑着走上前来,声音洪亮地喊道:“大伙儿早上好!今天是我们正式动工的第一天,感谢大家的支持!”
他顿了顿,抬手指向陈小海,“这位,就是我们这次瓜棚项目的总设计师——陈小海先生,也是我的重要合作伙伴。”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黄普继续说道:“咱们这个瓜棚不是随便搭个架子就行,而是要建成园林式防雨大棚,讲究通风、采光、排水一体化设计。每一个支柱的位置、每一条走道的走向,都有科学依据。所以,接下来大家干活的时候,一定要听从陈设计师的指导。”
说着,他轻轻拍了拍陈小海的肩膀,语气真诚:“小海,今天就靠你带队了。”随后转向众人,“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他,他懂的比我们都多。好了,不多说了——开工!”
天色渐暗,云层像被谁打翻的墨汁,一层层压下来,原本晴朗的午后转眼变得阴沉沉的。田地上刚支起的大棚骨架还裸露在风中,钢架泛着冷光,仿佛也在预感即将到来的风雨。
三小时的辛劳汗水还未干透,空气里已弥漫着湿气和泥土翻腾的气息。
“黄普!你看天上那云,黑得跟锅底似的,八成要下大雨!”李小五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眯眼望天,语气里带着几分焦急。
黄普正弯腰拧紧一根螺丝,头也不抬:“别慌,我早上看了天气预报,说今明两天都是晴到多云,顶多有点薄雾。咱们趁这好时候赶紧把主体结构立起来,省得后面赶工期。”
他话音未落,远处一道闪电划破天际,像是老天爷冷笑时咧开的嘴角。紧接着,雷声滚滚而来,仿佛大地都在震颤。
不到十分钟,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敲在钢架上、塑料布上、人们的头上肩上——顷刻之间,倾盆如注,天地间挂起了一道水帘。
“哎哟我的妈呀!”宋婶尖叫一声,电动车钥匙还没掏出来,整个人已经被浇了个透心凉。她手忙脚乱地从车座底下抽出一块发潮的旧毛巾,一边擦头发一边嘟囔:“这雨来得比外卖还准时,连个缓冲都没有!”
“跑!快往我家撤!”黄普大吼一声,带头冲进雨幕。一群人像逃难似的,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袭,衣服贴在身上,鞋子哗哗淌水,活脱脱一群“落汤鸡”出笼记。
终于冲进院子,黄普抖了抖袖子,水花四溅,嘴里忍不住哀嚎:“哎哟!我这瓜田里的老天爷!说好晴三天再验收,结果人家直接提前突击检查——大棚防水性能现场测试,不合格都不给补考啊!”
“验收?验个鬼!”李小五甩了甩肩上的塑料布,那玩意儿早已被风吹得像面破旗,“刚搭到第三根钢架,雨就跟开了闸一样灌下来。我那伞还没撑开呢,就被风卷着翻成了荷叶饼——还是带馅儿的那种,包的全是雨水!”
“你那也叫伞?”宋婶一边拧着湿哒哒的裤腿,一边翻白眼,“我瞅见你举的是块‘黄焖鸡米饭’的广告牌,风吹一下‘黄’字飞一半,只剩‘焖鸡饭’三个字,看着都饿!”
“那咋了?”李小五不服气地梗着脖子,“挡雨面积大啊!再说,黄普家这鸡汤香味儿怎么偏偏这时候飘出来?这不是明摆着勾引我们这些饥寒交迫的人犯罪嘛!闻着味儿我都想把锅抱走!”
话音刚落,屋门“吱呀”一声推开,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灶台上的砂锅正咕嘟咕嘟冒着泡,金黄油亮的鸡汤翻滚着,浮着几片枸杞和葱段,热气氤氲,暖得人心都化了。
黄普一手锅铲一手门框,笑呵呵地招呼:“都别在外头站着滴水啦!进来进来,鸡汤炖了整整三个钟头,就差这群落汤鸡来捧场了!”
众人哄笑着挤进屋,湿衣服贴着背,却没人喊冷。一碗碗热汤递到手里,捧在掌心,蒸汽扑上脸,模糊了眼睛,也融化了疲惫。
有人闭着眼轻啜一口,烫得直哈气,却又舍不得放下;有人边喝边感叹:“这哪是鸡汤,这是续命汤啊!”
李小五一口气喝到底,咂咂嘴,意犹未尽地问:“黄普,你说这雨要是明天还下,咱大棚还没盖完,鸡……还炖不炖?”
黄普一拍桌子:“炖!必须炖!不下雨我不炖,下雨我更不能收工——咱这叫什么?叫风雨无阻,鸡汤护体!只要锅还在烧,人心就不散!”
屋外,暴雨依旧哗哗作响,冲刷着未完工的钢架,洗刷着土地,也冲刷着所有人的狼狈。可屋内,灯火通明,笑声不断,碗筷叮当,热气腾腾。一碗汤,暖了五脏六腑;一群人,守住了信念与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