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抱着画架回到宿舍时,夕阳正把窗户染成暖橙色。她刚把画架靠在墙角,就迫不及待地从帆布包里掏出那支刻着“晚”字的白色画笔——笔杆光滑细腻,是她常用的细头款,笔帽上的“晚”字刻得工整又秀气,边缘还细心地磨过,不会硌手。
“这是什么?新画笔?”林晓冉凑过来,一眼就看到了笔帽上的字,眼睛瞬间亮了,“‘晚’?这不是你的名字吗?谁送的啊?”
苏晚把画笔攥在手里,脸颊有点发烫:“我也不知道,下午在画室收拾东西时,发现挂在画架上的。”
“不知道?”林晓冉挑眉,凑得更近了,“你想想,今天谁去过画室?除了社团的人,还有没有别人?”
苏晚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陆屿的身影——他抱着纸箱走进画室,站在她的画架旁看她画星空,还建议她加一片梧桐叶。她小声说:“计算机系的陆屿学长去过,他来送电子画框……”
“陆屿学长?!”林晓冉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那肯定是他送的啊!你想啊,他不仅去了画室,还特意跟你聊画画,现在又送你刻了名字的画笔,这也太明显了吧!”
“可是他没跟我说啊……”苏晚低头看着画笔,手指轻轻摩挲着“晚”字,心里既期待又不确定。她想起图书馆里的便签、人工湖旁的提醒,还有刚才他看她画画时温柔的眼神,心跳忍不住加快。
“没说才正常啊!”林晓冉拍了下手,一副“我懂”的表情,“男生有时候就喜欢搞这种小惊喜,等你发现了,他再顺势承认。你想想,他送你画笔,肯定是因为上次看到你画画,知道你需要这种细头笔!”
苏晚被她说得有些动摇,她把画笔放进专门装马克笔的笔袋里,小心翼翼地拉上拉链,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睡前,她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手里握着手机,反复点开和陆屿的聊天框——那是社团招新时,她从赵曼琪学姐那里要到的联系方式,却一直没敢发消息。
“要不要问他呢?”苏晚手指在输入框里敲了又删,最后还是关掉了对话框。她怕自己会错意,更怕打破现在这种微妙的好感,只能把疑问藏在心里。
第二天一早,苏晚特意带着那支新画笔去了画室。她想试试用这支笔画星空右下角的梧桐叶,看看是不是真的像陆屿说的那样,能让画面更有记忆点。
画室里已经有几个社员在画画了,苏晚走到自己的画架旁,拿出画笔和颜料,开始认真勾勒梧桐叶的轮廓。白色的细头笔果然很好用,叶片的纹路能画得格外细腻,连叶脉的走向都清晰可见。她越画越投入,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苏晚,你画得怎么样了?”赵曼琪走过来,看到画布上的星空,眼睛一亮,“这梧桐叶加得太妙了!和星空搭配在一起,既温柔又有辨识度。”
“谢谢学姐,是陆屿学长建议我加的。”苏晚小声说。
“陆屿啊,”赵曼琪笑了笑,语气带着点调侃,“他昨天送电子画框的时候,还特意跟我说,要是你在画画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电子画框有问题,让我随时找他。你俩很熟吗?”
苏晚的脸颊瞬间发烫,赶紧摇摇头:“不算熟,就是之前不小心撞到过他,后来在图书馆偶遇过几次……”
“偶遇啊?”赵曼琪挑眉,没再追问,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不管怎么样,他这人挺靠谱的,计算机社的人都夸他细心。对了,下午有个小型的绘画交流会,你要不要参加?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创作思路。”
苏晚犹豫了一下,她不太习惯在很多人面前说话,可想到或许能在交流会上遇到陆屿,还是点了点头:“好,我参加。”
下午的交流会在画室旁边的小会议室举行,苏晚抱着画板坐在角落,心里有些紧张。她偷偷环顾四周,没看到陆屿的身影,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交流会开始后,大家轮流分享自己的作品。轮到苏晚时,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指着画布上的星空说:“我画的是星空,因为我觉得星空很温柔,能让人平静下来。右下角的梧桐叶,是因为之前在校园里看到过很好看的梧桐林,觉得和星空很搭……”
她的声音有点小,却很认真。大家都安静地听着,偶尔有人提问,她也一一回答。分享结束后,赵曼琪带头鼓掌:“苏晚说得很好,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作品里,这才是最难得的。”
交流会结束后,苏晚收拾东西准备回宿舍。她想起早上带来的新画笔,特意把它放在画架最显眼的位置——她心里还抱着一丝期待,希望陆屿能看到,能主动跟她提起这支画笔。
可直到画室里的人都走光了,陆屿也没出现。苏晚有些失落,拿起画笔准备放进包里,却发现画笔旁边多了一张浅紫色的小纸条。
她赶紧拿起纸条,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白色细头笔适合画星星的高光,下次可以试试在星星周围加一点浅金色,会更亮。”纸条的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小小的梧桐叶图案,和之前图书馆便签上的笑脸一样,透着温柔的心意。
苏晚握着纸条,心里瞬间被暖意填满。她抬头看向画室门口,夕阳正慢慢落下,把天空染成了和纸条一样的浅紫色。她知道,这张纸条一定是陆屿留下的,可他为什么总是这样,偷偷给她惊喜,却不肯当面跟她说呢?
她把纸条小心翼翼地夹进画夹里,和那张浅蓝色的便签放在一起。走出画室时,梧桐林里的风轻轻吹过,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苏晚看着手里的画笔和画夹里的纸条,心里的谜团越来越多,却也越来越期待——下次遇到陆屿,她一定要问清楚,这支画笔和这些纸条,到底是不是他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