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祈福之日,天光未亮,紫禁城便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钟鼓齐鸣,香烟缭绕,皇室宗亲、文武百官依序步入宏伟的太庙,依制行礼,为远在北境征战的皇帝陛下及将士们祈福。贤妃林氏身着繁复庄重的太妃礼服,在宫人簇拥下,垂眸静立于妃嫔队列之首,捻动佛珠的手指平稳如常,唯有微微加快的捻动频率,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陈微儿以太子宇文宸“偶感风寒,需静养”为由,并未出席,坐镇凤仪宫。然而,凤仪宫外松内紧,暗卫精锐尽出,将宫殿守得铁桶一般。陈微儿一身简便宫装,端坐于内殿,面前摊开着京城布防图与太庙建筑图,春桃与几名绝对心腹的女官肃立两旁,气氛凝重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祈福大典进行至最关键的三跪九叩环节,百官宗亲皆俯身行礼,殿内一片寂静。就在这庄重肃穆的时刻,异变陡生!
太庙大殿一侧的偏门突然被撞开,数十名身着禁军服饰却面目狰狞的彪形大汉手持利刃,狂吼着冲入殿内!与此同时,殿顶梁柱之上,竟跃下数名黑衣刺客,手中淬毒的弩箭直射向几位德高望重的皇室长老和内阁重臣!
“有刺客!护驾!保护宗亲!” 殿内顿时大乱,惊叫声、怒喝声、兵刃碰撞声骤然响起!鲜血瞬间染红了庄严的金砖地面!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目标明确,并非为了杀伤所有人,而是制造极度的混乱,并清除可能稳定局面的核心人物!
几乎在同一时间,紫禁城各处都传来了喊杀声!西华门、东华门皆有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试图冲击宫门,与守军激战!更有数处偏殿突然起火,浓烟滚滚,进一步加剧了恐慌!显然,叛乱者计划周密,内外呼应,意图一举瘫痪中枢!
凤仪宫内,斥候如流水般将外面的混乱情况急报而入。陈微儿面沉如水,眼中却无半分慌乱。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甚至比预想的来得更猛烈、更直接!
“传令!”她声音清冷,斩钉截铁,一道道指令迅速发出:
“令萧寒,按甲字号预案行动!太庙内,格杀所有持械叛乱者,务必保护皇室宗亲与重臣安全!擒贼先擒王,找出并控制指挥者!”
“令张统领(京畿卫戍副统领,已暗中投诚),关闭所有宫门,许进不许出!宫内侍卫,凡未持陛下或本宫手令而擅动者,以叛党论处,格杀勿论!”
“点燃凤仪宫最高处的赤色灯笼!通知谢允之将军,按计划行动,肃清京城内所有叛党据点,控制各交通要道,凡有异动者,立斩不赦!”
“通告六宫,所有人紧闭宫门,不得外出,违令者斩!各宫主管太监、嬷嬷,负责维持本宫秩序,若有骚乱,就地镇压!”
她的指令清晰、果决,没有丝毫犹豫。早已待命的暗卫和忠诚的禁军如同精密的机器,瞬间启动!太庙内,萧寒率领的暗卫后发先至,与伪装成禁军的叛党展开激战,他们武功高强,配合默契,迅速稳住阵脚,并将几位受惊的宗亲重臣护在身后。宫中各处,忠诚的侍卫在得到明确指令后,开始有效镇压内部的骚乱和扑救火灾。
然而,叛乱的规模超出了部分预期。尤其是西华门处,叛军似乎得到了强有力的外援,攻势凶猛,守军一度告急!更有谣言在混乱中传播,称“皇后与太子已遭不测”,引得人心惶惶。
陈微儿闻报,眸中寒光一闪!她知道,此刻必须稳定人心,必须让所有人看到,中枢未乱,皇后仍在!
“备轿!去西华门!”她霍然起身,语气不容置疑。
“娘娘!不可!外面太危险了!”春桃惊呼。
“本宫若退缩,才是最大的危险!”陈微儿披上一件绛紫色斗篷,手持宇文渊赐予的凤纹令牌,目光凛然,“唯有本宫亲临,方能破谣言,定军心!”
凤辇出了凤仪宫,在精锐暗卫的护卫下,直奔喊杀震天的西华门。沿途遇到小股趁乱劫掠的太监或不明身份者,皆被护卫迅速清除。当皇后的仪仗出现在西华门内时,正在浴血奋战的守军将士看到那抹坚定而尊贵的身影,顿时士气大振!
“皇后娘娘千岁!”欢呼声此起彼伏。
陈微儿站在辇上,目光扫过战场,声音透过喧嚣,清晰地传入每个将士耳中:“将士们!陛下正在北境为国杀敌,京城安危,系于尔等!本宫与尔等同在!逆贼作乱,罪不容诛!给本宫杀!平定叛乱者,本宫亲自为尔等向陛下请功!”
皇后亲临前线,如同给守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原本有些动摇的防线瞬间稳固,反击更加猛烈!同时,谢允之率领的京畿精锐也已从外围杀到,里应外合,叛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就在西华门战事渐息之际,萧寒飞马来报:太庙叛乱已被控制,生擒贼首数人,经初步审讯,皆指认幕后主使为静心苑贤妃林氏!且在其身上搜出与宫外联络的密信及调动死士的令牌!
陈微儿眼中冷芒大盛:“包围静心苑!擒拿林氏!如遇抵抗,格杀勿论!”
当萧寒率人闯入静心苑时,贤妃林氏并未如预料般惊慌失措或负隅顽抗。她依旧穿着那身太妃礼服,平静地坐在佛堂前的蒲团上,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刻。佛堂内檀香依旧,却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死寂。
“你来了。”贤妃抬眼看向萧寒,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弧度,“是皇后让你来的吧?她果然……比哀家想象的还要厉害。”
她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目光扫过萧寒手中的令牌,嗤笑一声:“成王败寇,哀家无话可说。告诉宇文渊和陈微儿,他们赢了今日,未必赢得了明日!这宇文家的江山,早就该换主人了!哀家在地下,等着看他们的结局!” 说罢,她猛地转身,一头撞向佛堂中央那尊坚硬的青铜香炉!
萧寒欲阻不及,只听“砰”的一声闷响,贤妃林氏已额角破裂,鲜血汩汩而出,气绝身亡。她至死,都带着那份扭曲的骄傲与怨毒。
贤妃伏诛,其党羽群龙无首,在谢允之和萧寒的联合清剿下,迅速土崩瓦解。京城各处的骚乱在当日傍晚前被基本平定。
陈微儿并未停歇,她立刻以监国皇后之名连下数道懿旨:
公布贤妃林氏勾结前朝余孽、发动宫廷叛乱的罪状,明正典刑,以安民心。
嘉奖在此次平叛中有功的将士官员,抚恤阵亡及受伤者。
宣布京城戒严三日,彻查余党,但严禁趁乱株连、滥杀无辜。
将平定叛乱、皇后亲临前线稳定大局的消息,以六百里加急发往北境,禀报皇帝陛下。
她的处置,有章有法,恩威并施,迅速稳定了京畿局势,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誉。经此一役,再无人敢质疑这位年轻皇后的魄力与能力。她临危不乱、果决善断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所有人心中。
是夜,京城戒严,灯火管制,紫禁城显得格外寂静。陈微儿疲惫地回到凤仪宫,看着熟睡中浑然不知外界惊涛骇浪的一双儿女,心中涌起无尽的怜爱与后怕。她轻轻抚过儿子柔嫩的脸颊,今日若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她走到窗前,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心中默念:陛下,京城之危已解,臣妾……未曾负你所托。你在北境,定要平安。
这一夜,她睡得并不安稳。贤妃临死前的诅咒,前朝废太子势力的阴影,以及北境仍在进行的惨烈战事,都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她心头。她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粉碎了一场阴谋。真正的暗流,或许才刚刚开始涌动。但她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庇护的少女,她是大永的监国皇后,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一切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