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秤,春婶子家的正好五十斤,大壮家的二十斤。
慕知微当场把钱结给他们,又道:“还得麻烦你们帮忙把豆角背到村口,酒楼的人在那儿等着。”
春婶子立即背起最重的筐,大壮想背另一筐,惠娘却抢先扛了起来:“我也去村口,我背。”
慕知微看着几个跃跃欲试的小豆丁,笑着问:“你们想在家等,还是跟我们一起去?”
“我们要去!”
六狗子、小狗子、谷子、大壮异口同声地喊。
惠娘和春婶子还想让几个孩子留在家里,免得冒犯了酒楼派来的人。
慕知微却摆了摆手:“一起去。”
她知道,小孩子多见人,多经历事,才能长见识。
算上慕知微是三个大人,四个小孩子,热热闹闹地一行人。
为了不引人注目,一行人特意绕着村边的小路走。
惠娘和春婶子怕误了时间,走得飞快,慕知微都有点跟不上,几个小豆丁却精力旺盛,一边跑一边叽叽喳喳,就连小狗子都悬着胳膊,飞快倒腾着小短腿,一点不像赶路像出来玩的 —— 小孩子的精力,果然让人羡慕。
刚到村口,谷子和大壮六狗子就撒腿往外面跑,没一会儿又跑回来,七嘴八舌地喊:“大姐姐!有马车!车上还有人!”
说着又往外跑,慕知微赶紧跟上。
马车上的算盘看到慕知微,利索地跳下车迎上来:“孟小姐!”
慕知微跟他打了招呼,顺口问:“中午的酸豆角卖得怎么样?”
算盘激动得手都有点抖:“卖完了!一中午全卖光了!古老板特意让小的给您带话,让您这边也赶紧泡上豆角,明天早上辰时中小的过来拿 —— 就是怕我们后厨泡的不能用,有您这边的补上才放心。”
说着,他又从车厢里提了个精致的食盒,递给慕知微:“县令夫人特别喜欢您的那些菜,这是给的回礼。”
慕知微愣了一下 —— 没想到古光耀这么实诚,不但报上他们的名字,回礼也特地送来。
以后跟他合作可以更放心了。
笑着接过食盒:“替我谢谢古老板,也谢谢县令夫人。”
这时,惠娘和春婶子也背着豆角过来了。
慕知微把食盒交给六狗子,让他和小狗子一起拿着,刚要帮忙过秤,算盘却问:“孟小姐,您这边已经秤过了吗?”
“嗯,挑拣完秤的,总共七十斤。” 慕知微说。
算盘点点头,转身把这里带的竹匾放平,直接把豆角倒进去:“东家说了,您秤多少就是多少。”
倒完豆角,算盘掏出荷包,数了五十六文钱递过来:“四文钱五斤,七十斤正好五十六文。”
旁边的春婶子和大壮看着这一幕,眼眶都有点热 —— 他们之前还担心价格是假的,现在亲眼看到,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看向慕知微的眼神满是感激。
慕知微接过钱,转手递给惠娘,又跟算盘道:“麻烦你再等一会儿,我两个舅舅从外祖家过来,路有点远,估计还要一会儿才能到。”
“时间还早,我再等会儿不碍事。”
算盘摆摆手,目光落在慕知微身边的几个孩子身上,好奇地问:“这几个小家伙都是您的弟弟?”
“对,这两个是我亲弟弟,六狗子和小狗子。”
慕知微把两个弟弟拉到身前,又指了指谷子和大壮,“这两位是邻居家的孩子,今天的豆角就是他们家种的。”
见算盘眼神里带着疑惑,她笑着补充:“我们刚分家不久,家里的菜才刚种下,还没长出来呢。”
随后又给算盘介绍了惠娘和春婶子。
算盘点点头,没再多问,对上几个孩子好奇的视线,笑着蹲下身跟几个孩子聊起了县城酒楼里的趣事。
这些新鲜事对村里孩子来说,简直是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几个小家伙听得眼睛发亮,围着算盘叽叽喳喳地追问,连春婶子都站在旁边听得入了神。
只有惠娘没心思听,她站在路边,目光不停往路的尽头瞟。
慕知微看出她的焦虑,走过去低声安慰:“娘,爹心里有数,肯定不会误事的,您别着急。”
“我知道,可人家主动过来拉走给我们省了那么多事却还让人等这么久,我心里过意不去。”
惠娘叹了口气 —— 哪怕算盘全程没露半点不耐烦,她还是觉得不安。
慕知微理解惠娘的心情,第一次遇到这种事难免患得患失,拍拍她的手,站在她身边跟她一起看着路的尽头。
又等了一刻钟,路的那头终于出现三道熟悉的身影。
惠娘眼睛一亮,立刻快步迎上去。
慕知微跟算盘说了一声也跟上惠娘的脚步。
走近了才看清,孟老大和两个陌生男人各背一个竹筐,其中一个男人手里还拎着个小背篓,一个男人手上拿着一棵树苗。
慕知微喊了一声爹,然后就好奇地看着两个高大的男人,男人高而瘦,脸膛瘦削,手上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干重活的人。
三人都是满头的大汗,衣裳也都汗湿了。
孟老大擦了把汗,笑着介绍:“荞妹,这是你大舅,这是你小舅。”
慕知微连忙笑着喊:“大舅好,小舅好。”
大舅和小舅笑着应声。
“小弟怎么还拿着棵桃树苗?”
惠娘说着一手去接桃树苗,一手接大哥手里的篓子。
慕知微一听是桃树,抢在惠娘之前接过来看着,树叶都蔫了,这天气被挖出来也是受罪了。
小舅笑着解释:“姐夫说几个外甥要在院子里种果树,爹就挖了这棵桃树让我们带过来。”
惠娘提着竹篓听到里面有拍打声,好奇地问里面装的是什么。
“爹听说小狗子手臂骨折,吃黑鱼好,正好隔壁王家网了几条,他全买了让我们带来。”
慕知微心里一暖 —— 这么短的时间,外祖父不仅准备了桃树苗,还特意寻了黑鱼,这是真的把他们一家当成了家人。
这边算盘刚把故事讲完,见孟老大一行人过来,也站起身。
三筐豆角一百五十斤,算盘利索地算好钱:“总共120文。”
数了120个铜板递给慕知微,又跟她约好明天早上来拿新泡的豆角,便驾着马车离开。
看着马车走远,所有人都呼出一口气,相视一笑,气氛瞬间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