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辞:浸在时光里的素色茶
清晨煮茶时,沸水注入紫砂壶的瞬间,茶香便漫了出来。那是去年在黄山脚下买的毛峰,叶片蜷缩着,像藏着山野的晨露,沸水一冲,便缓缓舒展,在水里轻轻晃,汤色是淡淡的黄绿,像初春的草色。我捧着白瓷杯,坐在窗边,看杯沿的热气慢慢散在晨光里,忽然想起祖父的藤椅,想起他坐在院子里煮茶的模样——竹炉上的水壶“咕嘟”响着,他手里的蒲扇慢慢摇,茶香混着桂花香,把整个秋天都泡得温柔。
七岁那年的秋天,我被送到乡下祖父家。祖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桂花树,每到九月,金黄的花瓣落满院,像铺了一层碎金。他总爱在树下摆一张藤椅,放一个竹炉,煮一壶自己炒的绿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茶叶放进粗瓷壶,倒上刚烧好的沸水,茶叶在壶里翻腾,很快就沉了底,汤色是浅绿的,像把春天的叶子泡在了水里。“茶要慢慢煮,日子要慢慢过。”祖父递给我一杯温茶,语气像院里的桂花,软乎乎的。我抿了一口,有点苦,却又带着回甘,像祖父说的话,初听平淡,细品却有味道。有次我嫌茶苦,偷偷往杯里加了糖,祖父却笑着说“苦过才会甜,就像日子,不慌不忙,才能品出好滋味”。那天的阳光很好,落在粗瓷杯上,把茶汤染成了暖黄,像祖父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背。
小学三年级,我转学回了城里。妈妈怕我不习惯,给我买了个带盖的搪瓷杯,让我每天带茶去学校。我学着祖父的样子,在杯里放几片茶叶,倒上热水,课间时慢慢喝。有次同桌尝了我的茶,皱着眉说“不好喝,还是汽水甜”。我却想起祖父的话,笑着说“你慢慢品,有回甘”。后来同桌也开始带茶,我们课间一起坐在窗边,捧着搪瓷杯,看茶叶在水里晃,聊着学校的事,日子像茶汤一样,淡却温暖。有次运动会,我跑八百米,跑到一半就累得想放弃,同桌在跑道边喊“想想茶的回甘,坚持一下”。我咬着牙跑完了全程,虽然没拿到名次,却觉得格外开心——原来淡泊不是平淡无味,是藏在苦里的甜,是不慌不忙的坚持,像祖父的茶,像同桌的鼓励,慢慢浸润着日子。
初中时,我开始喜欢读散文。有次读到汪曾祺的《昆明的雨》,里面写“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忽然想起祖父院子里的雨天,桂花落在雨里,茶香混着雨气,像一首温柔的诗。我把文章抄在笔记本上,放学回家后,给祖父打电话,读给他听。祖父在电话那头笑,说“汪先生写的是日子的真,就像我煮的茶,是日子的淡”。那天晚上,我泡了一杯茶,坐在书桌前,慢慢读《昆明的雨》,茶汤的热气模糊了眼镜,却让心里格外清亮。从那以后,我总把喜欢的文章抄在笔记本上,像收藏茶叶一样,把美好的文字藏起来,有空时拿出来读,像品一杯陈茶,越读越有味道——原来淡泊是一种心境,在文字里,在茶香里,在每一个不慌不忙的瞬间里,让我们在浮躁的日子里,找到一份平静。
高中时,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班里的同学都在争分夺秒地做题,我却总在晚自习后,偷偷泡一杯茶,坐在教室的窗边,慢慢喝。有次班主任看到了,没有批评我,反而坐在我旁边,说“喝茶能静心,挺好”。他跟我说,他年轻时也喜欢喝茶,高考前压力大,就每天泡一杯茶,告诉自己“慢慢来,别急”。“淡泊不是不努力,是努力时不慌不忙,”班主任看着窗外的夜空,“就像茶,要慢慢煮,才能出味;学习要慢慢积累,才能进步。”那天的月光很好,落在茶杯里,把茶汤染成了银白,也把心里的焦虑都泡淡了。我忽然明白,淡泊不是消极懈怠,是积极努力时的从容,是在压力面前,依旧能保持自己的节奏,像祖父的茶,像班主任的话,让我在忙碌的日子里,不迷失方向。
大学时,我加入了学校的茶艺社。第一次学习茶艺表演,我紧张得手都在抖,盖碗里的水洒了出来,烫到了手。社长却笑着说“别慌,茶艺的核心是心,不是动作”。她教我温杯、置茶、注水、出汤,每一个动作都要慢,都要稳,像对待一件珍贵的礼物。慢慢的,我学会了从容地泡一杯茶,看着茶叶在盖碗里舒展,看着茶汤缓缓流出,心里格外平静。有次社团在校园里举办茶艺展,我给同学们泡茶,看着他们慢慢品茶,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容,忽然想起祖父在院子里煮茶的模样——原来淡泊是可以传递的,从祖父的竹炉,到社长的盖碗,再到我手里的茶汤,像一缕温柔的风,把平静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
工作后,我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放了一小罐茶叶,一个便携的盖碗,每天下午,都泡一杯茶,慢慢喝。同事们都说我“太佛系”,我却觉得,这是对生活的热爱。有次公司遇到紧急项目,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我却在加班间隙,泡了一杯茶,分给同事们。“慢慢喝,别着急,”我笑着说,“事情总能解决的。”同事们捧着茶杯,慢慢喝着,脸上的焦虑渐渐散去,工作效率反而高了起来。项目结束后,领导在会上说“有时候,慢就是快,像喝茶一样,静下心来,才能把事做好”。我忽然觉得,淡泊不是脱离现实,是在现实的忙碌里,依旧能保持一份从容,像祖父的茶,像办公室的盖碗,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慢。
去年冬天,我回了趟老家。祖父的院子里,桂花树还在,竹炉也还在,只是祖父的背更驼了。我扶着祖父,坐在藤椅上,像小时候那样,煮了一壶茶。茶叶还是祖父自己炒的,汤色依旧是浅绿的,喝在嘴里,还是有淡淡的苦,淡淡的甜。“日子过得真快,你都长这么大了,”祖父摸着我的头,“还记得我说的话吗?茶要慢慢煮,日子要慢慢过。”我笑着点头,眼泪却差点掉下来。那天的雪轻轻下着,落在桂花树上,落在竹炉上,落在我们的茶杯里,像把时光都泡成了淡茶,温柔而平静。
现在的我,依旧喜欢煮茶,喜欢读散文,喜欢在平淡的日子里,找一点属于自己的淡泊。我知道,淡泊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是在人间烟火里,依旧能保持一份从容;不是不追求,是追求时不慌不忙,是在得到与失去之间,依旧能守住内心的平静。就像祖父的竹炉茶,虽然简单,却藏着日子的真;就像办公室的盖碗茶,虽然匆忙,却带着生活的暖;就像我笔下的文字,虽然平淡,却浸着时光的甜。
此刻,我坐在书桌前,看着紫砂壶里的茶叶慢慢舒展,茶汤缓缓流出,落在白瓷杯里,像初春的草色,像祖父院子里的晨光。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春天的花香,也带着茶香,轻轻绕在身边。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忙碌,还会有压力,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淡泊就像这杯茶,永远在我身边,让我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守住一份从容,在浮躁的日子里,找到一份平静,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像茶一样,淡却回甘,温柔而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