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穿过的走廊
教学楼的走廊总在午后四点盛满阳光,风掠过栏杆时,晾晒的校服衣角轻轻摇晃。我站在十年后的时光节点回望,那些被蝉鸣拉长的夏日、沾满粉笔灰的黄昏,像老照片般在记忆里渐渐泛黄,却依然泛着温热的光。
初三那年的运动会是青春最浓烈的注脚。我报名参加女子八百米,赛前紧张得整夜失眠。发令枪响的瞬间,无数双脚板叩击跑道,扬起细小的尘埃。第二圈时脚步变得沉重,喉咙里泛起铁锈味,恍惚间听见看台上爆发出震天的呐喊。班主任举着班旗来回奔跑,马尾辫随着动作甩得笔直;同桌红着脸拼命敲鼓,鼓棒在阳光下划出金色的弧线。当我冲过终点瘫倒在地,最先触到的是递来的葡萄糖水,冰凉的瓶盖贴着掌心,耳边炸开的欢呼声里,有人把校服外套盖在我汗湿的背上。那片沸腾的操场,成了青春最鲜活的底色。
高中的晚自习总带着隐秘的浪漫。暮色漫进教室时,白炽灯次第亮起,在课桌上投下整齐的光斑。前排男生偷偷传阅漫画书,被老师发现时慌乱藏进抽屉;后排女生用修正带在课桌上画樱花,花瓣飘落在公式与单词之间。最难忘某个冬夜停电,整栋楼陷入黑暗,同学们突然齐声唱起班歌。手电筒的光束在教室里摇晃,像散落的星辰,有人跑调的歌声混着笑声,顺着窗户飘向缀满繁星的夜空。烛光摇曳中,我看见同桌睫毛上跳动的光晕,那一刻,连空气都变得温柔。
青春的雨季里,总有些心事像潮湿的苔藓悄然生长。我曾在日记本里反复描摹隔壁班男生的名字,把他用过的草稿纸折成纸船;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假装不经意路过他训练的篮球场。有次暴雨突至,我被困在教学楼门口,是他递来一把蓝色雨伞:顺路。伞面倾斜的弧度里,心跳声盖过了雨声。多年后同学聚会上提起这段往事,大家笑着调侃青春的悸动,而那把雨伞早已不知所踪,唯有当时的局促与欢喜,永远留在了十七岁的夏天。
高考前的百日誓师大会,操场上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我们站在烈日下,举起右拳喊出誓言,汗水顺着发梢滴进校服领口。教室里的倒计时牌撕得飞快,每张课桌都堆满了习题册,黑板右上角的离高考还有xx天像悬在头顶的钟摆。某个深夜,我趴在桌上打盹,醒来时发现习题册上多了张字条:累了就抬头看看星空,我们都在努力发光。字迹清秀,至今不知出自谁手。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试卷上的红叉、咖啡杯底的沉淀、相互鼓励的眼神,织成了青春最坚韧的网。
大学报到那天,拖着行李箱走过铺满银杏叶的校道,突然意识到青春进入了新的篇章。社团招新时挤在人群里,听学长学姐热情地介绍;在图书馆占座备考,看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书上投下花纹;和室友挤在宿舍阳台煮火锅,油烟报警器响起时手忙脚乱地开窗。有次通宵排练话剧,散场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我们坐在操场的看台上,看启明星渐渐隐没。风掠过空旷的跑道,带着露水的凉意,却让心里充满对未来的期待。
青春不是完美的童话,也有迷茫与疼痛。曾为一次考试失利躲在厕所痛哭,为友情的裂痕彻夜难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感到彷徨。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青春有了真实的质感。就像教室窗外的梧桐树,会经历落叶的萧瑟,却总能在春天抽出新芽。
如今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偶尔会听见中学生的欢笑声,看见他们校服袖口的墨迹、书包上摇晃的挂件,仿佛看见曾经的自己。青春是一列呼啸而过的列车,我们在月台相遇、同行,又在不同的站点告别。那些留在记忆里的片段:运动会的呐喊、晚自习的烛光、雨季的心事、备考的晨昏,终将沉淀成生命里最珍贵的琥珀。
风依然穿过教学楼的走廊,吹起新一届学生的窗帘。而我们带着青春赋予的勇气与热忱,走向各自的远方。那些年少时种下的梦想,或许已经开花结果,或许还在等待破土而出的时刻。但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青春永远是记忆里最明亮的坐标,提醒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不仅是抵达的终点,更是那段奋力奔跑、肆意生长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