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等家人都睡熟后,白杨悄悄从枕头下拿出小本子,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开始整理为咨询会准备的资料。他知道,大姐虽然有家人支持,但面对专业的老师和学长,难免会紧张得漏掉关键问题,自己提前做些功课,说不定能帮上大忙。 小本子上,白杨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文科咨询会准备”几个大字,下面分了三个板块:老师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学长学姐的经验、需要避开的“坑”。他翻到“老师问题”板块,想起白天和大姐聊的历史学习方法,赶紧写下“1. 历史能不能用讲故事的方式记?2. 语文作文怎么积累素材才高效?3. 政治大题怎么答才能得高分?” 接着,他又翻到“学长经验”板块,回忆起张学长说过的新闻学专业情况,补充道:“1. 新闻学专业需要提前学什么知识?2. 实习是不是要从大一开始找?3. 文科生考公务员有哪些优势?”这些问题都是大姐关心但可能紧张到忘记问的,白杨特意用红笔做了标记,提醒自己明天记得提醒大姐。 写着写着,白杨想起上一世听别人说过,有些理科老师会在咨询会上故意夸大文科高考难度,他赶紧在“避开的坑”板块写下:“要是有老师说‘文科考高分难’,就问他‘去年学校文科状元考了多少分,有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要是说‘文科就业面窄’,就举刘阿姨和张学长的例子反驳。” 他还想起妈妈说过,王老师手里有去年学校文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赶紧又加了一条:“让妈妈问问王老师,能不能把去年文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打印一份,这样爸爸也能更直观地看到文科的就业前景。” 写完这些,白杨又拿出之前收集的文科优秀案例报纸,找出市一中文科状元的采访报道,折好放进书包:“明天要是有老师质疑文科,就把这个给大姐看,让她知道文科也能考高分,也能上名校。” 做完这些,已经快半夜了。白杨把小本子和报纸放进书包,轻轻爬上床。他想起明天咨询会大姐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在心里默默演练:“要是有老师说文科不好,我就拉着爸爸的手,让爸爸说支持大姐;要是大姐紧张得说不出话,我就帮她把准备好的问题念出来……” 第二天早上,白杨比平时早起半小时。他帮妈妈一起做鸡蛋灌饼,还特意在大姐的那份里多加了一个鸡蛋:“大姐今天要去咨询会,需要多补充营养,这样才能有精神提问。” 出发去学校的路上,白杨把小本子递给大姐:“大姐,这是我昨晚整理的咨询会要问的问题,还有一些应对方法,你看看,说不定能用到。” 白玲接过小本子,看着上面歪歪扭扭却认真的字迹,还有红笔标记的重点,眼眶一下子红了:“白杨,谢谢你,你为我做了这么多。”她翻开小本子,指着“历史故事记忆法”那行字:“这个问题我肯定会问,说不定真的能帮到我。” 白杨笑着说:“不用谢,我们是一家人呀!到了学校,要是你紧张,就看看这个小本子,想想我们都在你身边,你就不害怕了。” 车子驶进学校大门,远远就能看到咨询会的横幅挂在教学楼前。白杨拉着大姐的手,小声说:“大姐,加油!你是最棒的!”白玲握紧弟弟的手,看着身边的家人,心里充满了力量——有这么多人支持自己,有这么充分的准备,这次咨询会,自己一定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