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点灵魂星火融入混沌核心,并未带来磅礴的力量,却仿佛为叶凡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引路明灯。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与坚定自心底升起,驱散了因师尊逝去而产生的彷徨与剧痛。师尊并未真正离开,他的意志、他的期盼,已与这混沌核心,与叶凡的前路融为一体。
叶凡珍而重之地将那枚温润玉简贴在额头,神念沉入其中。
刹那间,浩瀚如星海的信息流涌入他的意识,但这信息流并非杂乱无章,而是被李默然以无上智慧梳理得条理分明。
《归墟真解》
这并非简单的功法传承,而是李默然毕生对“混沌”与“归墟”本质的探索与总结,是他道途的结晶!
其中阐述了“归墟”并非单纯的毁灭与终结,而是宇宙循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能量与物质、甚至法则与概念的“回归”与“重置”之地。真正的归墟大道,是执掌“终结”,亦明悟“新生”,是从“无”中孕育“有”的至高法则之一。这与叶凡从混沌祖地中领悟的“有序混沌”,包容生灭的理念,竟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为深入、系统!
玉简中还记载了李默然对那“古老存在”——即紫曜长老口中的“原初神只”——的推测。根据其展现的力量特性与宇宙古老遗迹中的只言片语,李默然推断,盯上他们的这位,很可能执掌着与“归墟”相对立,却又同属终极法则之一的——“永恒寂无”。它并非追求循环,而是企图让整个宇宙陷入绝对的、不再有任何变化与生机的死寂状态,混沌的活性与创造性,是其绝对无法容忍的。
“原来如此……‘永恒寂无’……”叶凡喃喃自语,心中的许多疑惑豁然开朗。为何对方对混沌如此渴望又充满杀意,因为这涉及到了最根本的法则对立。
玉简的最后,并非具体的修炼法门,而是李默然结合自身感悟与对混沌祖地的理解,为叶凡指出的三条可能通往对抗“永恒寂无”的道路:
其一,极致的“有”:将混沌的“创造”与“存在”一面发挥到极致,演化无穷世界,以磅礴的“存在”硬抗“寂无”,但这需要难以想象的资源与时间。
其二,极致的“无”:深入理解并掌控“归墟”真意,甚至超越李默然,达到以身化墟,包容乃至同化“寂无”的境界,凶险万分,易迷失自我。
其三,平衡的“道”:不走极端,而是寻求混沌中生与灭、有与无的完美平衡点,形成内循环,自成一体,万法不侵。此路最为中庸,也最为艰难,需要对混沌本质有着至深的理解。
叶凡缓缓放下玉简,眼中神光湛然。师尊留下的,不仅仅是力量,更是方向,是格局!
他不必再迷茫,前路已然清晰。结合自身在祖地的感悟,他几乎瞬间就做出了选择——第三条路,平衡的“道”!这与他初步形成的“有序混沌”领域最为契合,也是最能包容师尊“归墟”传承的道路!
“如何?”紫曜长老见叶凡回神,关切地问道。
叶凡将玉简中的重要信息,尤其是关于“永恒寂无”的推测与三条道路的选择,简要告知了紫曜。
紫曜听后,沉思良久,肃然道:“默然道友大才,所见深远。第三条路,确是最适合圣子你的道路。集混沌之创造与归墟之终结于一体,若能成就,或可真正超脱,不惧那‘寂无’侵蚀。”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要踏足此路,在此地,我们便有了明确的目标。圣子你需要更深层次地融合祖地权柄,理解所有基础法则的运转,并找到那个属于你的‘平衡基点’。”
叶凡点头,目光坚定:“正是如此。此地乃法则源头,正是悟道最佳之所。请长老带领族人协助大家在此建立根基,努力恢复提升实力。而我,需要再次闭关,深入祖地核心,寻找我的‘道’。”
他没有丝毫耽搁,将管理之责托付给紫曜、云梦璃等人后,便一步踏出守护区域,再次投身于那汹涌澎湃的概念海洋之中。
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承受或艰难抵御。灵魂星火指引方向,《归墟真解》提供理论,混沌核心作为基石。他的神念主动拥抱那些狂暴的法则,如同最勤奋的学生,如饥似渴地吸收、解析、融合着一切。
他观察时间光带的流淌,体悟“过程”与“变化”;
他触摸空间褶皱的起伏,理解“距离”与“维度”;
他感受生命概念的萌芽与凋零,明悟“存在”与“意义”;
他甚至主动引动一丝微弱的虚无之力,在混沌核心的包裹下,小心翼翼地研究其“终结”与“沉寂”的特性……
他的“有序混沌”领域在不断完善,从最初的勉强支撑,到后来的稳固如山,再到现在的……仿佛与整个祖地共鸣脉动!
他的气息在沉淀,修为在元婴后期稳步巩固,对力量的掌控越发精微。更重要的,是他对“道”的理解,正在发生质的飞跃。
混沌祖地深处,叶凡的身影被无数法则光带环绕,如同一枚正在孕育无上道果的神卵。
他知道,当他破关而出之时,必将携带着足以撼动星空的力量与智慧,去面对那来自原初的恐怖存在,去践行对师尊的承诺,去为星盟与圣族,杀出一条血路!
希望,在寂静的悟道中,积蓄着石破天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