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南山脚下的谢家别院。
这别院是早年置办下的产业,专供族中女眷踏青赏春时歇脚。因着今日是清明,来的人格外多。车马刚停稳,前院的喧闹便扑面而来。
一群半大的小子在庭院里追逐打闹,呼喝声震天响。女眷们则三五成群,聚在花架下、凉亭里,摇着团扇说笑,身上穿的绫罗绸缎在阳光下流光溢彩,很是热闹。
谢长风才从马车上下来,闻着空气中混杂的脂粉香和饭菜香,眉头就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他今年在国子监读书,性子沉稳,向来喜静。
“墨心,我们去后山走走。”
撂下一句话,谢长风便提步朝着后院的方向行去,留下他的书童墨心在原地,对着一院子的热闹唉声叹气。
自家公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冷清,半点不喜凑热闹。
穿过喧闹的前院,绕过一道月洞门,周遭的声响瞬间小了下去。一条青石小径蜿蜒着伸向后山深处,两旁是新绿的杏林,暖风拂过,带来阵阵清甜的花香。
溪涧潺潺,鸟鸣啾啾,与前院的喧嚣仿若两个世界。
谢长风的眉头舒展开来,脚步也放缓了许多。
正行至一处转角,一阵清脆的笑声,伴着女子低低的软语,顺着风飘了过来。
那声音清甜悦耳,带着几分少女独有的娇憨。
谢长风脚步一顿,下意识便要转身回避。他自小受的教导,便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后山虽是公共之地,但踏青时节,偶遇女眷,男子理应避嫌。
可那笑声钻进耳朵里,让他莫名有些心烦意乱,脚步也挪不动了。
鬼使神差的,他的脚步没动,反而抬眼顺着声音的来处望了过去。
只一眼,谢长风的目光便定住了。
不远处的溪边,一块半人高的青石之上,立着一个穿着水绿罗裙的少女。
她梳着双环髻,发间簪了支海棠簪,簪头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阳光透过杏树的枝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裙摆上的白梅暗纹若隐若现。
她正微微俯身,伸出手指,拂去不小心沾在裙角的几片杏花瓣。那动作十分轻柔,小心翼翼的。
光落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她的眉眼秀气,鼻尖小巧,菱唇不点自红。
谢长风在京中见过不少名门贵女,有端庄的,也有明艳的,但从未有一个人像她这样,气质干净又带着几分灵气。
她身旁还站着个梳着双丫髻的丫鬟,手里捧着一只白瓷瓶,瓶中已经插了大半枝杏花。
丫鬟正弯腰捡起一枝落在地上的花枝,笑道:“小姐你看,这枝开得真好,拿回去插瓶,能香上好几天呢。”
墨心在后面看着自家公子那副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完了,公子看呆了。
他连忙压低声音,轻咳一声提醒:“公子,该走了。”
这一声轻咳,总算把谢长风的神魂拉了回来。他的脸颊瞬间升起一股热意,耳根烫的厉害。
他心里暗骂自己失礼,忙不迭的转身就想溜。谁知心一慌,脚下便乱了,一脚踩在块松动的石子上。
“咔嗒。”
一声轻响,在这清幽的山径里,显得格外突兀。
溪边的少女显然被惊动了,拂花的动作一停,缓缓的转过身来。
四目相对。
少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她朝他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动作很是得体,声音清脆悦耳:“公子安好。小女唐突,扰了公子清净。”
她一开口,谢长风只觉脑子里“嗡”的一声,方才那点镇定瞬间飞到了九霄云外。
他手忙脚乱的拱手回礼,指尖绷得死紧,喉结上下滚动了好几下,平日里那些应对自如的客套话,此刻全堵在了嗓子眼,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姑……姑娘安好。”
半晌,他才憋出这么一句。
“是……是在下唐突,未曾回避,还望姑娘勿怪。”
话一出口,谢长风就想给自己一个嘴巴。这叫什么话?听着倒像是在责怪对方不该出现在这里一样。
他一张俊脸涨得通红,恨不得地上立刻裂开一道缝让他钻进去。
墨心在后面捂住了脸。
没眼看了,这还是他那个在国子监舌战群儒,连夫子都夸赞不已的从容公子吗?
那少女身旁的丫鬟见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丫鬟显然是个机灵的,见场面尴尬,连忙上前一步,屈膝福了一礼:“公子客气了。这后山又不是谁家私产,大家都是来赏春的,谈不上谁扰了谁。我家小姐是城南苏家的二姑娘,今日随夫人来别院踏青,不想在此巧遇公子。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一番话,既解了围,又递上了自家小姐的身份。
谢长风感激的看了那丫鬟一眼,总算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在下谢长风。”
“谢长风?”
苏二姑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漾起一抹浅笑,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羞涩。
“原来是谢公子。”
这一笑,晃得谢长风心口猛的一跳,视线再也移不开了。
他脑子里飞快的转着,该说点什么?夸她好看?太唐突。问她芳龄?更失礼。
母亲说过不能对女孩子耍“流氓”的。
情急之下,他的目光落在了她丫鬟手中的白瓷瓶上,总算找到了一个安全的话题。
“姑娘雅兴,这杏花开得正好,折来插瓶,倒是清雅别致。”
苏二姑娘顺着他的目光,低头看了眼瓶中的花枝,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公子谬赞。不过是瞧着春光正好,想留住几分春色罢了。听公子的脚步声,似乎是要往山里去?”
“正是。”谢长风暗暗松了口气,话也说得流畅了些,“前院太过喧闹,想寻一处清静之地。说起来,这后山深处有一片桃林,此刻怕是开得比这杏花更盛,景致也更胜一筹。”
说完,他的心又提了起来。这么说,算不算是……在邀约?会不会太唐突了?
苏二姑娘眼中果然闪过一丝向往,但随即又流露出一丝迟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身旁的丫鬟。
那机灵的丫鬟立刻会意,笑盈盈地开口:“小姐素来喜爱桃花,既然谢公子说那里的景致更胜一筹,不如我们就去瞧瞧?也算不负这大好春光了。”
“如此甚好。”苏二姑娘这才点了点头,对谢长风柔柔一笑,“那便有劳谢公子引路了。”
“不劳烦,不劳烦!”
谢长风几乎是立刻回答,连日来读书的疲惫一扫而空,只觉得连阳光都暖了几分。
他连忙侧过身,做了个“请”的手势,自己则当先一步,走在前面引路。
只是那脚步,却放得极缓,一颗心更是七上八下。
他时不时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瞟向身侧的少女。
见她正好奇的仰头打量着路边的景致,阳光洒在她的发梢,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光晕。那恬静美好的侧脸,看得谢长风心头愈发柔软。
空气中,除了清甜的杏花香,还萦绕着一股若有似无的兰草香气,想来是她身上熏香的味道,清雅宜人,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
墨心跟在数步之后,看着自家公子那副同手同脚的僵硬模样,以及那快要咧到耳根的嘴角,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非常识趣的再次放慢了脚步,远远的坠在后面,将这片春光留给了那对璧人。
溪涧潺潺,鸟鸣声声。
风一吹,白色的杏花瓣簌簌落下,拂过两人的肩头,落在发间。
谢长风想,这般明媚的春光,遇上这般美好的人,大概就是话本里才有的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