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风侧着身子引路,步子放得很慢,指尖下意识的理了理浅青纱袍的衣襟,连呼吸都轻了些。
苏二姑娘就走在他身边,水绿的罗裙和他的月白衫配在一起,如青柳映月,煞是好看。
两人偶尔说上几句话,大多是谢长风在找话,介绍着后山的景致。
“再往前走半里路,溪流会宽一些,岸边有几块瞧着像卧牛的石头。”
“过了那片石滩,还能看到一片翠竹林,风吹过去,声音甚是好听。”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着平稳,手心却已经渗出了细汗。
苏二姑娘安静的听着,偶尔点头应一声,声音很轻。
“是么?”
“嗯。”
她每一个字都像敲在谢长风的心上,让他心跳都漏了半拍。
又走了半里路,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望不到头的桃林,就这么毫无征兆的撞进了视野。
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正艳,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铺满了枝头,也落满了地面。踩上去软软的,跟踩在云上似的。
暖风吹过,无数花瓣簌簌落下,像下了一场盛大的桃花雪。香甜的气息飘在空气里,让人心都醉了。
“好美。”
苏二姑娘眼睛一亮,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径直走到一株开得最繁盛的桃树下。
她仰起脸,望着满树的繁花,嘴角漾开一抹明亮的笑。
阳光穿过花瓣的缝隙,细碎的洒在她脸上,把她的皮肤映得雪白,眉眼精致得像一幅画。
谢长风站在旁边看着她的笑脸,只觉得心口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软又麻。周围的春光,都因为她这一笑,变得更加醉人。
他正想开口说点什么,林子里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伴着脚步声由远及近。
“大哥!大哥你在哪儿?”
这声音……谢长风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转头望去。
只见自家小妹谢婉兮,领着隔房的姑姑谢雨瑶,还带着几个丫鬟婆子,正浩浩荡荡的朝着这边走来。
谢婉兮穿一身鹅黄短袄,性子活泼,像只不知愁的小黄鹂。
谢雨瑶比她大六岁,穿着淡粉罗裙,性子温婉,是京中有名的美人儿。
“大哥!可算找到你了!”
谢婉兮一眼看到谢长风,立刻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当她看到旁边的苏二姑娘时,脚步一顿,眼睛里满是好奇。
“这位是?”
谢长风下意识上前一步,稍稍挡在了苏二姑娘身前,客气的介绍:
“这是城南苏家的二姑娘,我们在这儿偶遇赏春。”
他又转向苏二姑娘,声音不自觉的放柔了许多:“这是舍妹婉兮,还有我的堂姑姑雨瑶。”
苏二姑娘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姿态大方:“见过雨瑶姑娘,婉兮妹妹。”
谢雨瑶连忙回礼,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苏二姑娘安好。早就听说苏家姑娘才貌出众,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谢婉兮也学着样子福了福身,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在自家大哥和苏二姑娘之间转了一圈,嘴角勾起一抹坏笑。
“原来大哥是在这儿陪苏二姑娘赏桃花呢,怪不得我们在前院怎么也找不到你人。”
谢长风的耳根瞬间烧了起来,正要解释,谢雨瑶已经不动声色地拉了拉谢婉兮的袖子,笑道:“婉兮别胡说。苏二姑娘既然来了,不如一起赏春?我们刚刚在前院看到苏夫人了,她说二姑娘来了后山,我们正想着来找你呢。”
苏二姑娘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浅浅一笑:“原来母亲也在这儿。那便劳烦雨瑶姑娘告知方位了,改日小女一定登门道谢。”
“谢什么,都是缘分。”谢婉兮抢着说,“苏夫人这会儿正在我们家别院里和母亲她们品茗赏景呢,我带你过去!”
说着,就要上前去拉苏二姑娘的手,显得格外热情。
看着她们要走,谢长风心里空落落的,却也知道男女有别,不好再留,只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一些。
“姑娘既然要寻令堂,在下便不打扰了。改日若有机会,再与姑娘论诗赏景。”
苏二姑娘抬眸望了他一眼,那双清澈的眸子里似有波光一闪而过。她轻轻点头,声音细得像蚊子叫:“谢公子客气了。今天多谢公子引路,小女告辞。”
说完,她再次行了一礼,转身跟着谢雨瑶、谢婉兮二人往桃林外走去。
走了几步,苏二姑娘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回过头来,望了谢长风一眼。
那一眼,隔着漫天飞舞的桃花,很轻,也很短,却像一片羽毛,轻轻落在了谢长风心上。
随即,她便加快了脚步,水绿的裙角很快消失在桃林深处。
谢长风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许久没有动弹。
他甚至觉得,心口那处空落落的,却又莫名有些期待。
墨心不知何时凑了上来,低声劝道:“公子,苏家二姑娘既然在京中,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
谢长风回过神,嘴角不自觉的扬了起来,眼神里带着几分肯定。
“说的是。”
春日正好,桃花灼灼。
他总觉得,这场踏青的偶遇,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