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刚把社区亲子活动的初步策划案发给刘总,桌上的内线电话就响了——是王建国的办公室。他心里咯噔一下,刚想起昨天提交的复盘报告被刘总在管理层会议上点名表扬,这会儿叫他,八成不是好事。
推开门,就见王建国把那份复盘报告摊在桌上,红笔圈出来的“关键失误点分析”格外扎眼。他没抬头,手指在报告上敲得哒哒响:“林宇,你这报告写得挺‘锋利’啊,连老张负责的物料对接问题都写得明明白白,怎么,想当部门的‘纠错专员’?”
林宇心里门儿清——这哪是挑报告的错,分明是替张涛找补,顺便敲打自己。他笑着递过一杯刚泡的茶:“王经理,我就是按实际流程写的,没别的意思,要是冒犯到同事,我下次注意措辞。”
“注意措辞是小事,注意‘分寸’才是大事。”王建国终于抬头,眼神里带着点审视,他把茶杯往旁边一推,身子往椅背上一靠,“你是文案岗,把稿子写好就行。策划案、复盘报告这些活儿,轮不到你抢着干。别以为刘总夸你两句,就忘了自己的本分。”
这话里的敲打像针一样扎人,林宇攥了攥手心——自己凭本事救烂尾项目、搞定难搞客户,怎么就成了“抢活”?但他也知道现在硬刚不划算,只能点头:“您说得对,我以后专注文案,不瞎掺和别的。”
王建国见他“服软”,脸色稍缓,话锋却更尖了:“不是我针对你,是怕你年轻气盛走歪路。你看张涛,虽然偶尔犯点小错,但胜在‘稳’,从不越界。咱们公司不缺会写文案的,想长久待着,得懂‘规矩’。”
“规矩”俩字被他咬得重重的,林宇差点没憋住笑——张涛那叫“稳”吗?是甩锅稳、抢功劳稳,也就王建国把他当块宝。但他没戳破,顺着说:“我明白,以后多向张涛学习‘稳’。”
正说着,王建国办公桌上的手机震了一下,屏幕亮起来,林宇余光瞥见是张涛发来的消息:“王哥,林宇没跟你顶嘴吧?”他心里冷笑,合着这俩人早就串通好了,就等着给自己“上规矩”。
从办公室出来,林宇刚坐回工位,赵倩就凑过来,压低声音问:“老王是不是又给你穿小鞋了?刚看你进去,他办公室的灯都比平时亮,跟要审犯人似的。”
林宇把刚才的对话简要说了一遍,赵倩气得拍了下桌子:“什么叫‘抢活’?上次传单项目没人接,是你主动扛的;这次复盘报告,是他让所有人写的,怎么到你这就成‘越界’了?分明是怕你抢了张涛的风头!”
“别气别气,”林宇拉了拉她的胳膊,指了指周围,“小心被人听见。他越是警告,我越得做好。不然岂不是顺了他的意?”
赵倩愣了愣,随即笑了:“也是,你现在可是刘总眼里的‘潜力股’,他想压也压不住。对了,你那个亲子活动策划案,我帮你看看设计需求呗?免得他又在细节上挑刺。”
林宇心里一暖,刚想道谢,就见张涛从王建国办公室出来,路过他工位时,故意撞了下他的椅子,还阴阳怪气地说:“林宇,以后多跟王经理学学,别总瞎折腾,累着自己不说,还让别人难做。”
林宇抬头看他,笑得一脸无害:“谢谢涛哥提醒,不过我这人就喜欢‘折腾’,毕竟多做点事,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不像有些人,只敢在背后递话,连自己的活都干不明白。”
张涛脸一下子红了,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只能灰溜溜地走了。赵倩在旁边憋笑,竖了个大拇指:“行啊你,现在嘴皮子越来越溜了!”
林宇摸了摸手腕上的手环,心里更坚定了——王建国的警告,不是让他退缩的理由,反而让他看清了,只有变得更厉害,才能不被人随意拿捏。他打开电脑,把亲子活动策划案又仔细改了一遍,加了几个之前记在心里的用户偏好细节,心里暗暗想:等着吧,我不仅要出风头,还要站在更显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