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山回到清水村时,已是下午。村里像炸开了锅一样,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村委会门口的土坪上,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昨天深夜的村民大会,两百万元专项资金的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全村。
“大山回来啦!”眼尖的人喊了一声,人群立刻围了上来。
“大山支书,镇里咋说的?钱啥时候能到?”
“这钱真能给咱修路吗?”
“种花的事定了没?我家那山坡地能种不?”
“听说这钱是市里大官批的?真的假的?”
七嘴八舌的问题扑面而来,赵大山抬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乡亲们!静一静!听我说!”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无数双充满期盼的眼睛盯着他。
赵大山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激动后的疲惫,但眼神炯炯有神:“我刚从镇里开会回来!楚镇长亲自主持的会!好消息!县里第一期一百万资金,今天已经划到镇上了!”
“噢!”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
“但是!”赵大山提高音量,表情严肃起来,“楚镇长说了,这钱,是市委陆书记亲自关心批下来的!是给咱们村打造样板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要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不能乱花,更不能瞎花!”
他按照楚峰的交代,把镇上会议讨论的资金使用方向大致说了一遍:“……所以,这头一笔钱,主要先干两件大事:第一,把咱们村通往外头的那条烂路,修成水泥路!第二,支持咱们种花,买好种子,请技术员!”
听到要修水泥路,人群再次激动起来。老光棍李老四扯着嗓子喊:“修路好!早该修了!我那三轮车每回出去都颠得散架!”
张婶也高兴地说:“路修好了,娃们上学也方便多了!”
但听到种花,有些人露出了疑虑。王彩凤怯生生地问:“大山叔,种花……真能挣钱吗?别到时候花开了,没人来看,烂在地里咋办?”
另一个村民也嘟囔:“就是,还不如多种点玉米红薯实在。”
赵大山早就料到会有这种反应,他耐心解释:“彩凤,各位乡亲,楚镇长和镇上的领导,还有省里来的大公司,都考察过了,都说咱这山好水好,种花能成!种花不是为了看,是为了吸引城里人来玩,来花钱!人家大老板比咱们见识广,他们说行,咱就得试试!再说了,头一年,镇里还给补贴,亏不了啥!”
他接着把楚峰关于危房问题的解决办法也说了:“……楚镇长也惦记着咱们住房难的乡亲!镇里会另外想办法申请资金,也跟要来投资的大公司商量,让他们帮帮忙。但眼前,咱们得先把路修好,把花种起来!这是咱们自己的事业,得靠咱们自己先干出个样子来!”
这时,村里比较有威望的老党员周老爷子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大山说得在理!咱们清水村,穷了多少代了?为啥穷?就是因为路不通,没产业!现在,市委的大官都关心咱们了,县里镇里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要是还前怕狼后怕虎,那就活该穷一辈子!我老头子第一个支持修路种花!我家门口那块自留地,拿出来做示范田!”
周老爷子的话很有分量,许多还在犹豫的村民听了,也纷纷点头。
“周老爷子说得对!咱们得争这口气!”
“对!干!怕啥!”
“修路我出工!种花我学!”
看着群情激奋的村民,赵大山心里热乎乎的,他趁热打铁:“好!既然大家都有这个决心,那咱们就干起来!明天,镇里勘测队就来量路,各家各户,把路边的柴火垛、杂物都清理干净!愿意种花的,到我这报名登记,咱们统一规划,集中学习技术!”
动员会开得很成功,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散会后,许多人没有立刻回家,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规划,畅想着路通花开后的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河阳镇政府里,楚峰正在接听天成集团宁希打来的电话。
“楚镇长,您好!关于下周的洽谈,林总非常重视,要求我们做好充分准备。不知道您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宁希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悦耳动听。
“苏助理您好!我们正在抓紧准备,特别是县里资金支持到位后,我们的底气更足了,合作思路也更清晰了。”楚峰回答道。
“那太好了!”宁希笑道,“林总希望这次洽谈能更深入一些,涉及到具体的合作模式、股权结构、投资额度、运营管理等等。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另外,林总的意思,如果您方便,是否可以提前一天到市里,晚上我们集团设宴为您接风,有些细节可以提前沟通一下?”
楚峰略一沉吟,便答应了:“好的,没问题。感谢林总和苏助理的周到安排。”
“那就说定了!具体行程和酒店安排,我稍后发邮件给您。期待您的到来,楚镇长!”宁希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我也很期待,谢谢苏助理。”
挂了电话,楚峰走到窗前,望着清水村的方向。村里传来的隐约喧闹声,似乎预示着一种新的生机。资金有了,群众的热情点燃了,投资方也表现出更大的诚意。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硬仗——与天成集团的谈判,即将开始。那将是一场关乎利益、责任和未来的博弈。他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