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河离去后不久,便与紫莲一同返回。
紫莲听闻是为宋倩研制对症之药,自是义不容辞,立刻投入进来。
接下来的几日,谢玲儿与紫莲二人几乎足不出户,整日埋首于药典与那古方之中。
谢玲儿精通药理,对古方原意理解深刻;紫莲则心思缜密,尤擅药性配伍与剂量权衡,更因其独特的算术推演能力,对药力君臣佐使的平衡有着近乎直觉般的敏锐。
二人时而激烈讨论,时而各自演算,时而共同试制小样……她们将古方中的药材逐一剖析,结合宋倩最新的脉象与身体状况,反复调整君臣配伍,精确计算每一味药的用量,甚至对炮制方法、煎煮时辰与火候都进行了细致的优化。
数日之后,一张经过精心改良、完全针对宋倩当前病情的“新方”终于诞生了。
这张方子既保留了古方“通窍化瘀”的核心精要,又根据宋倩虚弱的体质做了温和化处理,君臣佐使的搭配更为精妙平衡,力求在化解颅内瘀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温养经络,固本培元。
药方既定,便立即按方煎药。
谢玲儿与紫莲亲自守着药炉,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汤药每日按时送至宋倩榻前,由谢玲儿或紫莲亲自喂服,并详细记录其服药后的反应。
时光匆匆,转眼一月已过。
这日清晨,宋倩如往常般服下汤药后,正由何大姐搀扶着在窗前缓缓走动,尝试适应光线。
忽然,她脚步一顿,下意识地抬手在眼前微微晃动,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等等!方才……方才我眼前似乎……似乎闪过了一丝极微弱的光亮?就像……就像烛火被风吹动时那般忽明忽暗……”
侍候在旁的谢玲儿与紫莲闻言,顿时惊喜交加!
两人强压住激动,连忙扶她坐下,细细询问。
又过了几日,宋倩的反馈愈发令人振奋。
她开始能隐约感受到窗外更强烈的日照光芒,虽仍模糊不清,却不再是彻底的黑暗。
直至某一日下午,当秦洛闻讯赶来,急切地走到她榻前俯身呼唤她时,宋倩竟猛地抬起头,努力睁大眼睛望向声音来源的方向,声音因激动而哽咽:
“夫……夫君?是……是你吗?我……我好像……好像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轮廓了……是你吗?”
虽然依旧朦胧,如同隔着一层浓雾,但这确确实实是人影的轮廓!
这是几年来,她第一次“看”到除了黑暗以外的东西!
这一进展,无疑宣告了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消息很快传遍百花谷,众人皆为之欣喜不已。
秦洛更是激动难言,对谢玲儿与紫莲感激不尽,医者仁心,莫过于此。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五月初五,端午佳节。
百花谷中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菖蒲艾草,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
河流边,青年男女正欢声笑语地准备着龙舟竞渡;谷场空地上,孩童们追逐嬉戏,额头上用雄黄酒画着“王”字,手腕脚腕系着五彩丝线,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而更令谷中上下欢欣鼓舞的是两桩大喜事:
其一,秦洛的伤腿经过数月的精心调养,已然痊愈如初。
他行动自如,甚至能重新披上轻甲,演练武艺,往日的英武之气更胜从前。
其二,宋倩的双眼,在谢玲儿与紫莲数月如一日的悉心医治下,终于重见光明!
虽视物仍有些许模糊,如隔薄纱,远处景致尚不能看得真切,但近处的人与物已能清晰辨认,日常生活再无大碍。
这对沉寂在黑暗中许久的她而言,不啻为再造之恩。
秦洛自是欣喜若狂。
他看着爱妻终于能再次用双眼看见他的模样,看见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心中充满了对谢玲儿与紫莲的感激,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谷中众人也纷纷前来道贺,宋倩的小院一时间门庭若市,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在这片普天同庆的喜悦之下,秦洛的心底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
每逢谷中议事之时,他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追寻着沈青河的身影。
看着她从容指挥若定,处理谷中大小事务;看着她与农人商讨田亩,与工匠规划水利;看着她偶尔流露出的坚韧与偶尔闪过的疲惫……
他发现自己对她的关注已远超寻常,那份欣赏与牵挂,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盘踞心头,难以自拔。
他深知自己对宋倩的承诺及责任。
可面对沈青河,那份心动与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却如同藤蔓般缠绕着他的心,让他感到愧疚,却又无法遏制。
尤其看着沈青河忙碌却略显孤单的身影,他心中那份压抑的情感更是翻涌不休,五味杂陈。
此时,午时刚过,阳光正好,宋倩正与何大婶在院中树荫下包着粽子,准备应节的吃食。
宋倩的手指虽还有些生疏,但已能看清翠绿的粽叶与雪白的糯米,这让她心中充满了久违的喜悦与满足。
然而,这份喜悦很快便被一阵脚步声打断。
她抬头望去,只见沈青河领着郑默与孙复二人走进了院子。
沈青河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青碧色衣裙,发髻简单挽起,未施粉黛,却更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清丽脱俗中自带一股干练飒爽之气。
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宋倩的目光落在沈青河脸上,心中那股刚刚被驱散的阴霾瞬间又聚拢起来,一股难以抑制的醋意与自卑感悄然滋生。
自从她重见光明以来,便真切地看到了谢玲儿的容貌——果然是肌肤如玉、眉目含情、身姿婀娜。实乃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之姿色。
而眼前的沈青河,虽不似谢玲儿那般娇柔妩媚,却另有一种清冷明澈、英气逼人的美丽,尤其是那双沉静睿智的眼眸,顾盼之间自有光华流转,令人见之难忘。
反观自己,虽恢复了视力,但镜中容颜终究比不得她们年轻娇嫩,更因久病初愈,眉宇间难免带着一丝憔悴与挥之不去的忧色。
这鲜明的对比,像一根细针,刺得她心中隐隐作痛。
夫君秦洛那般英伟出众,而自己……自己却已是残花败柳之姿,如何能与这些鲜亮明媚的女子相比?
沈青河并未察觉宋倩复杂的心绪,她走上前,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婉笑容,语气轻快地说道:“倩姐姐,何大婶,正在包粽子呢?真是应景!姐姐近日可好?”
宋倩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放下手中的粽叶,声音却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疏离与冷淡:“有劳青河妹妹挂心了!奴家一切都好,不敢劳烦妹妹惦记。”
她刻意垂下眼睑,不再去看沈青河那张过分清丽的脸庞,转而拿起一片粽叶,手指却微微有些颤抖,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何大婶在一旁看得分明,心中暗叹一口气,连忙打圆场道:“沈姑娘和两位兄弟来得正好,一会儿粽子熟了,定要尝尝鲜!”
就在此时,里屋的门帘“唰”地被猛地掀开!
只见秦洛闻声而出,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惊喜,竟是连鞋都忘了穿,赤着双脚便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到了院中,目光灼灼地落在沈青河身上,乐呵呵地笑道:“青河!你来了!今日前来,可是有重要的事情?”
他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欢喜,仿佛沈青河的出现便是这端午佳节最好的礼物。
沈青河被他这赤脚奔出的模样逗得一怔,随即忍不住“嗤”的一声轻笑出来,眉眼弯弯,带着几分戏谑道:“秦大哥,你这是作甚?连鞋都不穿便跑出来,也不怕地上石子硌脚?”
她顿了顿,收敛了些笑意,正色道:“你莫不是忘了?前些时日你亲口答应过的,待端午佳节,便要正式收郑默与孙复二人为徒,传授他们武艺兵法。”
“今日我便是特意带他二人前来,行拜师之礼的呀!谷中事务虽繁忙,这等要紧事,秦大哥怎可忘了?”
秦洛闻言,猛地一拍额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带着几分懊恼与自嘲:“哎呀!瞧我这记性!近来谷中杂事缠身,竟将这等大事忘得一干二净!该打,该打!”
他连忙转向一旁恭敬站立的郑默与孙复,歉然笑道:“快快请进,我们这便行拜师礼!”
一旁的宋倩看着丈夫因沈青河前来,而如此失态,甚至忘了穿鞋便奔出来,眼中只有沈青河一人,对自己却视若无睹,心中那根刺顿时扎得更深了。
方才包粽子时的些许喜悦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满腔酸涩与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