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过竹林时,天边忽然滚过一阵轻雷,风裹着湿意穿过木栅栏,把院子里晒着的艾草褥子吹得轻轻晃。王彬刚把最后一根晾衣绳收进屋檐下,豆大的雨点就“啪嗒”砸在竹窗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赶紧把木柴挪进灶房!”徐嘉喊了一声,率先抱起墙角堆着的干松枝。小石头也跟着凑过来,踮着脚抱了几根细竹条,却没走稳,差点摔在台阶上。老周眼疾手快扶住他,笑着把竹条接过来:“慢些走,雨点子急,脚下滑。”
张茜坐在屋里的竹椅上,手里还捏着没绣完的雏菊布片,看着窗外众人忙活的身影,刚想起身帮忙,就被林笑按住肩膀:“你坐着歇着,这点活他们几个够了。”林笑把刚温好的姜茶递到她手里,“刚熬的,趁热喝,免得淋了潮气。”
竹窗被雨敲得噼啪响,屋里却暖融融的。王彬把灶房的火塘生起来,火苗舔着陶壶底,映得满室橘红。徐嘉搬来几块打磨好的木板,在火塘边搭了个临时的小桌,又从木柜里拿出之前晒的野核桃,用小锤子敲开壳,把核桃仁剥出来放在陶盘里。
“今天编的藤围栏,我再检查一遍。”老周擦了擦手上的水珠,走到摇篮架旁。他蹲下身,手指顺着藤条的纹路摸过去,时不时轻轻扯一扯网格,确认每处固定的竹丝都拉紧了,才放心点头:“结实,等小芽能抓东西了,也扯不坏。”
小石头趴在摇篮边,手指戳了戳里面的小草鞋,忽然抬头问:“周爷爷,小芽什么时候能穿我编的网兜去摘野山楂呀?”老周被他问得笑起来,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等雨停了,小芽再长些,咱们就带他去。到时候你教他认山楂树,好不好?”小石头立刻用力点头,眼睛亮得像火塘里的火星。
张茜喝着姜茶,看着摇篮里的木盒子——里面的鹅卵石在灯火下泛着温润的光,太阳纹和竹芽纹被映得格外清晰。她忽然想起什么,拉过王彬的手:“咱们明天去河边捡些光滑的小石子吧,我想给小芽串个挂在摇篮上的风铃,风一吹就能响。”王彬握着她的手,指尖蹭过她指腹上浅浅的针眼,轻声应着:“好,明天雨停了就去,顺便看看河边的芦苇黄了没,能编个软垫子。”
林笑把绣好的小肚兜叠整齐,放进竹篮里,又拿起张茜没绣完的布片看了看:“这雏菊还差两片花瓣,我教你用回针绣,针脚更密,洗了也不容易散。”她坐在张茜身边,捏着她的手,一点点教她走线,灯火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叠得格外近。
徐嘉坐在火塘边,手里拿着块桃木,正用小刀细细刻着什么。没过多久,一个小小的长命锁模样的木牌就渐渐成型,边缘被他打磨得圆润光滑,中间还刻了个小小的“芽”字。“等晾干了,用红绳串起来,给小芽挂在脖子上。”他把木牌放在火塘边烘干,语气里带着少见的温柔。
雨越下越密,竹屋顶上的雨声像撒了把碎珠子,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王彬往火塘里添了块松木,火苗窜得更高,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红扑扑的。老周拿出随身带的旱烟袋,刚想点燃,又想起屋里有孕妇,便又塞回兜里:“等出去了再抽,别呛着茜丫头和小芽。”
小石头玩累了,靠在老周身边打哈欠,眼睛却还盯着摇篮架。张茜看着他困得耷拉着脑袋的模样,笑着把他抱到腿上:“困了就睡会儿,等雨停了,叔叔带你去摘野柿子。”小石头揉了揉眼睛,小声嘟囔:“我要等小芽醒了,和他一起吃……”话没说完,就靠在张茜怀里睡着了。
林笑把自己的外衫脱下来,轻轻盖在小石头身上,又给张茜掖了掖衣角:“夜深了,你也早点歇着,别熬太晚。”张茜点点头,却没起身——她喜欢这样的夜晚,火塘暖,灯火亮,身边的人都在,连雨声都变得温柔起来。
徐嘉把烘干的木牌拿起来,用细砂纸再磨了一遍,确认没有毛刺,才递给王彬:“明天找根红绳串上,尺寸刚好。”王彬接过木牌,放在手里掂了掂,又递给张茜:“你摸摸,光滑得很,不会硌着小芽。”张茜指尖抚过木牌上的“芽”字,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雨渐渐小了,竹窗上的水珠顺着纹路往下淌,在窗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火塘里的火苗慢慢弱下来,变成暖暖的余烬。老周把小石头抱到里屋的竹床上,盖好薄被,又轻轻带上门。
王彬扶着张茜站起来,慢慢走到摇篮架旁。张茜伸手摸了摸藤编围栏,又碰了碰里面的小肚兜,轻声说:“小芽,你听,雨快停了,大家都在等你呢。”王彬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等雨停了,咱们的家就更热闹了。”
窗外的雨声越来越轻,天边透出一点微弱的光。屋里的灯火还亮着,映着摇篮架上的小木勺、鹅卵石、小草鞋,还有那串没来得及编的风铃材料,把这片荒野里的小木屋,变成了风雨都打不透的暖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