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曲阳之战后,汉军联营并未立刻解散。皇甫嵩与朱儁需处理海量的降卒安置、战利品分配、以及向朝廷呈报最终捷报与叙功文书等繁琐事宜。刘备军也暂时驻扎在城外,一方面休整连日征战带来的疲惫,另一方面也等待朝廷对代郡都尉任命的进一步指令以及对此次大功的最终封赏。
营中气氛松弛了不少,但纪律并未涣散。关羽、张飞每日依旧督促士卒操练,整饬军纪。张珩则更多时间与刘备待在一起,或是探讨北上代郡后的施政方略,或是研读兵书战策,偶尔也与前来拜访的曹操饮宴交谈,彼此试探,维持着表面融洽的关系。
这一日,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刘备正与张珩在帐中对着代郡地图商议北上路线及可能遇到的胡患、豪强等问题,忽闻营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与高声唱喏:
“圣——旨——到——!代郡都尉刘备,接旨——!”
声音由远及近,带着宫廷特有的威严与急促。
刘备与张珩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与一丝期待。终于来了!
“快!摆香案,开中门,迎接天使!”刘备立刻下令,同时迅速整理衣冠。张珩也肃立一旁。
很快,营中校场上香案设立,刘备率领麾下所有军侯以上将领,跪伏于地。只见一名面白无须、身着宦官服饰的中年使者,在一队精锐羽林骑的护卫下,手持明黄诏书,昂然而入。其人气度不凡,眉宇间带着久居宫禁的矜持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正是灵帝身边颇受信重的宦官之一,张恭。
张恭立于香案之前,目光扫过跪伏的众人,尤其在身形魁梧、气势逼人的关羽、张飞,以及虽然年轻却沉静如渊的张珩身上停留片刻,这才展开诏书,用那特有的尖细嗓音高声诵读:
“制曰:咨尔代郡都尉刘备,汉室宗亲,忠勇性成。自黄巾倡乱,提义兵而讨逆,转战幽冀,解青州之围,克广宗之坚,定下曲阳之乱,斩将搴旗,功勋卓着。前已授尔都尉,假节,镇守北疆。今览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捷报,备陈尔及尔弟关羽、张飞、张珩等奋勇之功,朕心甚慰!”
“尔弟张珩,勇冠三军,智略非凡,阵斩管亥、波才、张梁、张宝等巨酋,厥功至伟,尤堪嘉尚!尔等兄弟,实乃国之柱石,宗室楷模!”
“朕思功臣,宜加殊宠。特宣刘备,携主要功臣张珩,即刻入洛阳觐见,朕欲面嘉尔等勋劳,另有封赏!其部将关羽、张飞,忠勇可嘉,着即先行前往代郡,整饬军务,安抚地方,绥靖边陲,不得有误!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校场上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激动情绪。入京觐见!面圣!这是何等荣耀!而且圣旨中特意点名了张珩,其功勋已直达天听!
“臣刘备,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备强压心中激动,叩首接旨。身后众将齐声附和。
仪式完毕,刘备连忙起身,热情地将张恭请入中军大帐,奉为上宾。
“张常侍一路辛苦,快请上座!”刘备亲自为张恭斟茶,态度恭敬而不失气度。
张恭微微颔首,接过茶盏,目光却似有似无地瞟了一眼侍立在刘备身后的张珩,笑道:“刘都尉,张将军,真是年少有为啊。陛下在宫中,听闻张将军万军丛中连斩黄巾魁首,龙颜大悦,连声称赞‘真乃朕之霸王再世’!此番宣召入京,陛下面授封赏,前程不可限量啊!”
这话语中,暗示之意已然十分明显。
刘备久经历练,岂能不懂?他立刻笑道:“备等微末之功,皆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更有赖张常侍等宫中贤达,于陛下面前秉公持正,方能上达天听。备感激不尽!”说着,他对张珩使了个眼色。
张珩会意,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不甚起眼却质地精美的锦囊,双手奉上,语气诚恳:“常侍大人远道而来,宣示天恩,一路劳顿。些许薄礼,乃缴获之微物,不成敬意,聊为大人润喉解乏,万望笑纳。”
那锦囊看似不大,但入手沉甸甸,张恭指尖微触,便知里面绝非寻常金银,怕是价值不菲的珠宝美玉。他脸上笑容顿时真切了几分,不动声色地袖了,尖声道:“哎呀,张将军太客气了!咱家只是为陛下办差,分内之事,当不得如此厚赠。”话虽如此,那锦囊却已稳稳落入袖中。
“应当的,应当的。”刘备笑道,“若非宫中诸位常侍大人维持,朝廷何以能迅速平定叛乱?此乃备等一点心意。”
张恭笑容更盛,压低了些声音道:“刘都尉,张将军,咱家不妨透个底。陛下对二位,尤其是刘都尉,着实看重。此番入京,除了应有的封赏,恐怕……还有重用。二位还需早作准备,洛阳不比边地,规矩多,眼睛也多,需处处留心才是。”
这话已是难得的提点。刘备与张珩连忙称谢。
又闲谈片刻,问明了入京的期限与一些礼仪注意事项后,张恭便心满意足地起身告辞,回驿馆休息去了。
送走张恭,帐内只剩下刘备兄弟四人。
刘备脸上难掩兴奋之色:“二弟、三弟、四弟!陛下宣召,此乃莫大荣宠!更是我等兄弟名扬天下之际!”
关羽抚髯道:“大哥,入京觐见,虽是荣耀,然朝廷水深,宦官外戚争斗不休,还需谨慎行事。”
张飞则嚷道:“大哥,三哥!你们放心去洛阳领赏!代郡那边,有俺和二哥在,定把它整治得铁桶一般!看哪个胡虏豪强敢扎刺!”
张珩沉吟道:“大哥,二哥所言极是。洛阳乃是是非之地,我等需谨言慎行,尤其要小心十常侍与何进之间的平衡。至于代郡,”他看向关羽、张飞,“有二哥、四弟先行,以二哥之沉稳,四弟之勇烈,必能稳住局面。我等在洛阳事了,便尽快北上与你们汇合。”
战略既定,众人立刻分头准备。关羽、张飞点齐本部兵马,携带部分粮草辎重,以及刘备的印绶节杖,即日启程,北上代郡。他们肩负着开拓根基的重任,深知此事关乎未来大业,不敢有丝毫怠慢。
而刘备与张珩,则精心挑选了百余名精锐可靠的亲卫,准备车马,打理行装,等待着前往帝都洛阳,去面对那充满机遇与风险的龙潭虎穴,去接受那来自帝国最高权力中心的审视与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