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杨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个进度完全在他预估的时间线上,但具体成效还需要实地检验。
在零件加工区的 ** ,立着一台颇具工业美感的原型机。虽然某些接缝处的铣削略显粗糙——这显然是研究员们亲自动手的痕迹——但整机结构已初具现代空调的雏形。当杨建按下启动键,清凉的气流顿时驱散了车间的燥热。
卫城东和团队成员们不约而同露出自豪的笑容。能亲手将这个改变人们生活的发明从图纸变为现实,这份成就感足以慰藉所有加班加点的辛劳。他们热切地注视着杨建,等待这位技术带头人的专业评判。
“风速过低,冷凝效果欠佳,热风过强,蒸发器略显松动,长期使用存在**风险,需对这两部分进行优化。”
杨建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
随后,他切断电源,拆开机箱,向众人详细讲解。
几乎每个机械部件都有问题,仍需进一步调试。
不过最多三天,这台空调就能真正完成。
卫城东等人积极配合,按照杨建的要求进行修改。
郭刚恰巧经过,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能让这些“太子爷”心服口服的,也只有杨建了,他自认没有这样的本事。
杨建瞥见郭刚,简单打了个招呼,随后前往零件加工区打磨枪械部件。
他打算把图纸和**样本提交给杨厂长。
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算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找点事做也好。
很快,零件制作完成,他简单组装后,便带着图纸去找杨厂长。
顺便提一提空调的事,过几天请杨厂长亲自来体验。
“杨厂长!”
杨建走进办公室,冲着办公桌前的杨厂长喊道。
“杨建,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杨厂长抬头问道。
“我改进了**的设计,带了图纸和样品,您看看是否能采用,可行的话就上报。”
杨建先说明来意,再拿出图纸和**样品,免得杨厂长大吃一惊。
“我瞧瞧!”
杨厂长看到那把**,眼前一亮。
他接过**仔细检查,确认无**后,拉动套筒,对着墙面试射了几发。
“不错,比我当年用的**强多了,可能比最新型号还出色。我把图纸和样品交给上级领导,看他怎么说。”
他将图纸和样品收起,说道。
“好。”
杨建点头应道。
接着,他又补充道。
杨厂长,我们部门新研制了一种叫空调的装置,能吹出冷风和暖风,夏天冬天都能在办公室使用,过几天请您来看看。
哦?还有这种东西?
杨厂长露出诧异的神情。能制造冷热风的稀奇玩意儿,他可是头一回听说。
是的,目前还有些小问题需要调试,三天后应该就能完工。杨建回答道。
行,到时候你通知我,我过去开开眼界。
杨厂长爽快地答应下来。
杨建简单告辞后便离开了。他径直回到车间忙活,直到下班时送高玥回家。返程途中,他遇见了丁秋楠。
杨建!她远远喊道。
杨建略显意外。他记得上次并未告知姓名,不知丁秋楠从何得知。他停下车问道:秋楠,有事吗?
我来是想谢谢你,要不是你帮忙,崔大可还会继续纠缠我,现在我总算解脱了。丁秋楠感激地说。
举手之劳。
杨建淡然摆手。其实他教训崔大可主要是那家伙太张狂,该有人收拾。
无论如何我都要谢谢你!
丁秋楠坚持道,随后称赞起杨建:我觉得你比傻柱和崔大可强多了。
过奖了。
杨建谦虚地回应。
你这电动车是在百货大楼买的吗?
丁秋楠仔细打量了一番,开口问道。
应该算是吧。
杨建回答。
他选择不提及自己改装的事情,省得被当成吹嘘。
听说这车要220块钱?
丁秋楠忍不住问道。
对,现在还不用票,不过听说下一批就要凭票购买了。
杨建解释道。
他确实收到过这个消息。
丁秋楠眼神微动,犹豫片刻后轻声问:
杨建,你知道我之前为什么想嫁给何雨柱吗?
不清楚。
杨建摇头。
其实他心里有数,多半是因为何雨柱答应送丁秋楠上大学。
我跟何雨柱说想继续念大学,他当场就答应了,还说要承担我的学费,所以我才会考虑嫁给他。
后来你也知道,我发现他品行不端,就取消了婚约。
丁秋楠坦诚道。
果然和杨建猜的一样,她唯一在乎的就是继续求学。
如果你愿意资助我上大学,我可以跟你在一起。
丁秋楠直截了当地表明心意。
她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杨建让人保护过她,长得也精神,更重要的是能买得起电动车,说明有能力供她读书。
杨建明显愣了一下,完全没料到丁秋楠会突然表白,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你都不了解我,就做这个决定,会不会太草率了?
杨建注视着丁秋楠的眼睛问道。
不会,我相信你的人品,也相信你会对我负责。
丁秋楠语气坚决,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
“我有钱,可以供你读书,照顾你家人,还能让你马上进大学。但坦白说,我不止你一个女人,你能接受吗?”
杨建挑明了说。
他先把好处摊开——学费、养家、上大学,他笃定丁秋楠不会拒绝。
到嘴的鸭子,怎么可能飞走。
“我能接受,只要你兑现承诺。”丁秋楠立刻答应。
学费、养家、立刻上大学,这些条件太诱人。杨建是什么人,她根本不在乎。
“先说好:每月给你家三十块,给你二十块含学费,其他自己解决。”杨建目光闪动。
就算他靠**每周赚几万,每月最多也只肯出五十块。
“够了!这就够了!”丁秋楠眼眶发红——比钢厂强太多了。
“上车,先去办入学。”杨建蹬开自行车。
“好!”
丁秋楠毫不犹豫跳上后座。
邮局里,杨建拨通大领导电话。要让丁秋楠立刻入学,只有这位出手才行。
现在是六一年,必须让她三年内读完大学送进轧钢厂,才能躲过风头。
电话那头的大领导爽快答应见面。
“走!”杨建挂断电话。
“嗯。”丁秋楠重新坐上车。
“听着,你必须三年内读完大学,超时就别念了。”杨建蹬着车说道。
这是避开风暴的唯一办法。
在这段对话中,人物之间的互动自然流畅,展现了彼此间的熟悉和信任。杨建主动提出展示厨艺,显示了他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而大领导则客气地婉拒了他的提议,体现出对客人的照顾。
大领导办事麻利、效率极高,很快就解决了丁秋楠上大学的问题。通过简单的电话沟通,他便为这位年轻人铺平了求学之路。同时,从大领导对丁秋楠的评价中,我们也感受到这位长者的亲和力。
丁秋楠显得比较腼腆,面对大领导的夸奖时更是不好意思。但这样的性格反而获得了大领导的喜爱,他甚至还打趣地说她了。
整体上,这次见面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保持着轻松愉快的氛围,展现了人物之间融洽的关系。
杨建连声致谢。
感谢领导关照!
丁秋楠见状也跟着道谢。
厨房传来开饭的招呼声。
饭菜已经备好。
领导亲切招呼:
小杨,咱们吃饭去!
三人朝饭厅走去,满桌佳肴香气四溢。
别客气,快请坐。
杨建从容入座,丁秋楠却略显局促。当她看见桌上摆着酱猪肘和红烧肉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暗自思忖这顿饭菜的分量。
丫头,尝尝这个。
领导特意给丁秋楠夹了块肘子肉。这份关照全因对杨建的器重,否则他断不会这般殷勤。
好的。
丁秋楠低头细嚼慢咽。
杨建则神色自若地用餐。
席间领导提起:
军部觉得你设计的图纸和样品很不错,准备投入量产,过些日子会有嘉奖。
承蒙领导提携。
领导摆手笑道:
这是你应得的,我不过传个话。
中途丁秋楠轻声说要如厕,领导夫人立即起身带路。
待她们离开,领导语重心长地告诫:
小杨,要以国事为重,切莫因儿女情长耽误前程。
杨建脚踩两条船的事,轧钢厂那边有个姑娘,这又领回一个,领导怕他心思歪了,耽误正经事。
您甭操心,我有数。再过些日子,准给您整出个利国利民的新发明。
杨建咧嘴一笑。
成,那我可等着瞧!
领导眼里直冒光。
147:贾东旭跟易忠海撕破脸了!
饭毕,杨建告辞领导,推着二八大杠往外走。丁秋楠跟在后头,他头也不回地甩话:
秋楠,明儿带你去清北报到。老魏我熟,让他给你安排个医学导师。抓紧学,听见没?
丁秋楠应得脆生。
那钢厂我还去不?
不用了。你那份工资,到时候直接去会计室领就成。
杨建瞧见领导刚才那个电话,知道这事黄不了。
丁秋楠点头如捣蒜。
杨建蹬上车,后座载着姑娘往她家窜。
道上丁秋楠起初绷着,后来话匣子开了闸,叽叽喳喳问东问西。这男朋友她越瞅越稀罕——大学、钞票,眨眼全安排妥了,这不是捡着活菩萨了么?
就到这儿吧!
眼看快到地儿,杨建捏闸停车。
那你慢着点儿骑。明早八点,我在这电线杆子底下候着你。
丁秋楠把点儿掐得死死的。
得咧!
杨建一蹬轱辘,车子蹿出去老远。
回院正撞见闫阜贵,这老小子龇着黄牙迎上来:
杨建,你可算回来了!知道今儿咱院儿里唱哪出吗?
(
“出什么事了?”杨建问道。
闫阜贵回答说:“贾东旭跟易忠海吵起来了。”
“怎么回事?”杨建假装不知情。
其实杨建心里有数,特别是最近易忠海对傻柱特别好,对贾东旭反而冷淡,闹矛盾也是意料之中。
闫阜贵笑了笑,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原来贾东旭去找易忠海借钱,易忠海直接拒绝说没钱。贾东旭恼羞成怒,威胁要断绝师徒关系。易忠海根本不吃这套,直接让贾东旭滚蛋。贾东旭眼看要不到钱,就放话说要揭发易忠海的老底。这下易忠海服软了,乖乖把钱借了出去。
“我在前院浇花时听得一清二楚。”闫阜贵笑着说。
杨建点了点头,推着自行车准备去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