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顾怀远的声音在隔离室内回荡,平静却带着千钧重量,斩断了所有犹豫与彷徨。
主动出击,寻找那缥缈的“呼唤”,为这片在风雨中飘摇的星火,寻找新的希望与武器。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权衡利弊后,唯一可行的破局之路。留在晨曦星系,即便有“生命织缕”的协助,在“终焉回响”的绝对力量面前,也不过是延缓死亡的进程。
“生命织缕”的意念没有劝阻,反而带着一丝赞许:“明智的抉择。坐标已传输。目标区域,位于‘荒寂星渊’另一侧边缘,一处被古老记录标记为‘寂静回廊’的异常星域。那里规则结构极其特殊,排斥一切高能反应与强烈情绪波动,如同宇宙的‘静默区’。也正因如此,或许才能躲过‘归一意志’的清扫,留存下某些痕迹。”
它顿了顿,补充道:“此行凶险,你的状态亦不适合长途跋涉与激烈冲突。吾可提供一艘特制的‘潜航孢子艇’,它能最大程度融入‘寂静回廊’的环境,并提供基础的生命维持。但一切探索与应对,需靠你自身。”
很快,一艘仅有小型逃生舱大小、通体由某种深褐色、仿佛失去活力的生物组织构成、表面没有任何明显引擎或武器结构的奇异梭形飞船,被运送至空间站对接港。它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萎靡,但其内部蕴含的生命规则技术,却远超晨曦星系目前的科技水平。
顾怀远的身体状况,远未达到可以驾驶飞船的程度。强行进行超空间航行,无异于自杀。
“让我来。”沈青的意念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的意识与腕带核心融合,可以暂时接管孢子艇的导航与基础操控。你专心恢复,保存体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她的提议是目前最优解。顾怀远没有反对,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腕带上那团温顺流转的银白光辉。
转移的过程简单而迅速。顾怀远被小心翼翼地安置进孢子艇那仅能容纳一人的、如同生物子宫般柔软温暖的舱室内。舱门闭合,内部充盈着“生命织缕”提供的、富含生机的营养液,缓缓包裹住他残破的身躯,持续滋养着。
下一刻,沈青的意念如同水流般蔓延开来,与孢子艇的生物神经网络深度连接。梭形飞船表面那看似枯萎的组织微微蠕动,悄无声息地脱离了对接港,如同一颗融入星海的种子,向着遥远的“寂静回廊”坐标,开始了隐秘的航行。
航程是漫长的,也是顾怀远自苏醒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休息”。
他不再需要时刻对抗体内的混乱与痛苦,不再需要紧绷神经维持脆弱的平衡。孢子艇内部温和的生命能量,如同母亲的怀抱,舒缓着他千疮百孔的身心。他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一种半睡半醒的冥想状态,引导着那丝微弱却纯净的新生能量,如同溪流般缓缓冲刷、滋养着受损的经脉与意识核心。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效果微乎其微,但胜在安稳。他能感觉到,那被“生命织缕”和星辰契约力量强行“净化”后的意识海,虽然空旷贫瘠,却异常稳固,为他未来的力量重塑,打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干净的根基。
而这段航程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他与沈青、林星语之间那超越常规的“连接”。
由于沈青的意识主导着航行,她与顾怀远之间通过腕带建立的连接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不再是简单的意念传递,更像是一种浅层的意识交融。顾怀远能模糊地“看到”沈青处理航行数据时那专注的“侧影”,能“听到”她面对未知星域时那细微的紧张与计算,也能感受到她时刻关注着自己状态时,那无声的温柔与担忧。
这种连接并非窥探,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分享与陪伴。就像两个人并肩坐在一辆安静行驶的夜行车里,无需言语,却能清晰感知到对方的存在与情绪。
更奇妙的是,处于“信息茧房”沉眠中的林星语,她那通过“星核之泪”和契约建立的星辰共鸣,也仿佛受到了这稳定而紧密的连接吸引,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和……主动。
她不再仅仅是传递模糊的警示或低语。偶尔,当孢子艇穿越某片规则相对平和的区域时,顾怀远和沈青的“共享意识”中,会突然“流淌”过一段段无声的、却充满意境的画面——
或许是某颗垂死恒星最后爆发的壮丽余晖,被她以星辰的视角“记录”下来,传递出淡淡的悲伤与敬意;
或许是一群在星云中迁徙的、如同发光水母般的奇妙能量生命,传递出对新奇事物的纯粹好奇;
甚至有一次,是一段极其古老、破碎的、仿佛源自某个失落文明的星空民谣旋律,空灵而忧伤,似乎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这些来自林星语的“星辰低语”,如同旅途中最珍贵的点缀,不仅缓解了漫长航行的孤寂,更仿佛在一点点拓宽着顾怀远和沈青对宇宙的认知。他们开始意识到,宇宙并非只有冰冷的数据、残酷的厮杀和秩序与混沌的对立,还有着无数他们未曾想象过的、瑰丽而温柔的生命形态与情感共鸣。
沈青的意念时常会因为这些“分享”而变得柔软,她会尝试着以自己的“变量”本质去解析那些星辰画面中蕴含的规则之美;而顾怀远,那颗在杀戮与绝望中被磨砺得冰冷坚硬的心,似乎也在这些无声的浸润下,悄然剥落着一些外壳,露出深处一丝久违的、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一种超越爱情、友情与战友情的,更加复杂、更加深厚的灵魂羁绊,在这特殊的航程中,于三人之间无声地构筑、加固。他们仿佛成了一个奇特的、跨越了物质与意识界限的三位一体,彼此支撑,彼此滋养。
不知在静谧的星海中航行了多久,孢子艇终于开始减速。
“我们快到了。”沈青的意念传来,带着一丝凝重。
顾怀远从深沉的冥想中苏醒,透过孢子艇那如同生物角膜般的外壁望出去。
前方,是一片……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星域。
没有璀璨的星河,没有绚烂的星云,甚至没有多少可见的天体。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仿佛凝固了的深灰色虚空。这里的空间呈现出一种极致的“平整”与“死寂”,光线经过这里,都仿佛被吸走了所有的活力与色彩,变得黯淡而苍白。一种无形的、强大的“静默”规则力场,如同无形的壁垒,笼罩着整个区域。
这就是“寂静回廊”。一个连宇宙的背景噪音都被剥夺的、绝对的“静默区”。
孢子艇表面的生物组织进一步收缩,能量波动降至近乎于无,如同一条融入深灰色画布的变色龙,小心翼翼地滑入了这片死寂的虚空。
一进入“寂静回廊”,顾怀远立刻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并非物理上的压迫,而是规则层面的“噤声”。他体内那丝微弱的新生能量,运转变得异常滞涩;甚至连思维的速度,都仿佛受到了无形的迟滞。任何强烈的情绪波动,在这里都会引起规则的细微涟漪,如同在绝对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喧哗。
沈青的意念也变得更加“轻缓”,如同耳语:“导航受到严重干扰,星图坐标在这里偏差很大。只能依靠林星语感应到的那丝‘呼唤’进行大致方向的引导了。”
顾怀远点了点头,集中精神,试图捕捉那冥冥中的指引。同时,他也将自身那被“净化”后异常敏锐的规则感知力扩散开去,如同雷达般扫描着这片死寂的虚空。
孢子艇在绝对的静默中,如同盲人探路,缓慢而谨慎地向着回廊深处潜入。
这里并非空无一物。偶尔,他们会“看”到一些巨大无比的、如同化石般的星球残骸,它们寂静地悬浮着,表面没有任何活动迹象,仿佛已经死去了亿万年。有时,会掠过一些结构极其复杂、却同样毫无生气的、非自然形成的几何体遗迹,像是某个远古文明留下的、已被时间遗忘的墓碑。
一切都笼罩在永恒的寂静与灰败之中。
突然,一直通过星辰共鸣传递着宁静画面的林星语,那边的波动猛地变得急促起来!
一段清晰无比、带着强烈警示意味的意念,瞬间传入顾怀远和沈青的意识:
“停下!”
“前面……有‘东西’……在‘看’我们!”
“不是活的……是……冰冷的……‘秩序’……残留!”
几乎在同一时间,顾怀远那扩散出去的规则感知,也猛地触碰到了什么!
在前方一片看似空无一物的深灰色虚空中,隐藏着一个极其隐晦的、与周围“静默”环境格格不入的、散发着微弱但纯粹的秩序波动的节点!
那波动……与“窃权者”的秩序同源,却又有所不同,更加……古老,更加……呆板,仿佛一个被设定好程序后、就一直在此地默默执行了无数岁月的……自动化哨兵?!
“生命织缕”的警告在脑海中回响——“归一意志”行事,诡谲难测!
难道它们……早已在此地布下了陷阱?!还是说,这古老的秩序节点,与林星语感应的“呼唤”,本就是一体?!
孢子艇瞬间静止,如同受惊的尺蠖,紧紧贴在冰冷的虚空中。
顾怀远屏住呼吸,混沌重生后的眼眸锐利如刀,死死锁定着那个隐藏在寂静中的秩序节点。
在这片连时间都仿佛凝固的死寂回廊里,一场无声的、关乎生死与秘密的对峙,悄然展开。
而那个节点深处,似乎也因外来者的闯入,开始有了极其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反应。
一丝冰冷的、扫描般的意念,如同无形的触须,缓缓地……朝着孢子艇的方向,探了过来。
(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