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框架建议的上报,为林枫赢得了更高层面的关注和认可。然而,没容他稍有喘息,一场源自国际舞台的较量,已悄然逼近。这一次,挑战的层级和复杂性,远超以往。
周一刚上班,林枫就接到部办公厅的紧急会议通知。当他快步走进小会议室时,发现气氛异常凝重。分管副部长、部国际司、条法司、以及相关业务司局的负责人均已到场。部长亲自主持会议,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刚接到我驻wto代表团和商务部的紧急通报,”部长面色严峻,将一份文件推到会议桌中央,“由某西方大国牵头,联合十几个国家,正式在wto框架下提出了一项动议,要求设立专门工作组,讨论并制定所谓的‘传统医药产品国际贸易国际规范’。”
林枫心中一震,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国际规则的制定,直接关系到未来全球市场的准入和话语权。
国际司司长接着汇报:“对方提案的核心内容,是试图将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完全纳入现代药品的监管框架,要求进行极其严苛的化学成分分析、大规模临床试验等,其标准几乎等同于新化学药。这看似公平,实则无视了中医药作为复杂体系的理论特色和实践规律,是典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果通过,我国中药出口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国际化进程可能严重受阻!”
“不仅如此,”条法司司长补充道,“对方动作很快,利用其联盟优势和规则熟悉度,正在积极游说其他成员国,企图强行推动成立工作组,速战速决。留给我们的应对时间非常有限。”
会议室里一片沉寂。所有人都明白,这已不是简单的贸易纠纷,而是一场关乎国家重要产业利益和国际规则主导权的硬仗。
“情况紧急,形势逼人。”部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停留在林枫身上,“林枫同志,你既熟悉国际规则,又深谙中医药产业,部里决定,由你担任中方应对工作组组长,国际司、条法司等相关司局全力配合。你的任务是:第一,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研究对方提案,精准识别其不合理之处和法律漏洞;第二,制定周密的应对策略和谈判方案;第三,尽快率团赴日内瓦,参与相关会议,坚决维护我国核心利益!有没有困难?”
“保证完成任务!”林枫毫不犹豫地起身领命,声音沉稳有力。他深知此役关乎国运,不容有失。
接下来的日子,林枫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应对工作组迅速成立,集中了部内顶尖的国际法专家、贸易规则专家、中医药技术和标准化专家。林枫将团队分为情报分析、规则研究、方案制定、对外联络等小组,二十四小时连轴转。
他本人更是身先士卒,白天主持会议、研判形势,晚上审阅报告、推敲细节。办公室成了临时指挥部,地图、文件堆满案头。他要求团队,不仅要对提案条款逐字逐句进行法律和技术层面的驳斥,更要研究主要参与方的真实意图、利益诉求和可能的分化点,做到知己知彼。
通过深入分析,林枫团队发现,对方阵营并非铁板一块。一些欧洲国家传统上对植物药有一定接受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使用传统医药的需求,但苦于缺乏标准和话语权。关键在于如何争取中间力量,瓦解对方联盟。
基于此,林枫主导制定了“原则坚持、重点突破、分化瓦解、寻求共识”的总体策略。核心是:坚决反对将中医药简单套用西药标准,坚持其独特理论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同时,不回避问题,主动提出基于中医药特点、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评估框架和标准制定路线图,展现开放合作的姿态。重点拉拢欧盟内态度相对温和的国家和有传统医药需求的发展中国家。
在具体谈判方案上,林枫展现了高超的策略思维。他决定采取“迂回包抄”战术:一方面,在wto会议上据理力争,拖延其成立不利于我的工作组的进程;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平台,推动在其传统医学战略框架下开展更具包容性的国际标准研讨,争取形成对我有利的国际共识和道义优势,以此反制wto内的不利动议。
临行前夜,林枫再次审定了最终的谈判方案和应急预案,直至凌晨。苏晚晴悄悄来到部里,给他送来热汤和换洗衣物,看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心疼不已,却只说了一句:“放心去,家里有我。你一定行!”
带着国家的重托和团队的智慧,林枫率团再赴日内瓦。wto会议室内,唇枪舌剑。对方代表依仗先发优势和联盟声势,言辞犀利,试图主导议程。林枫沉着冷静,引导我方团队,一方面援引wto规则本身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的条款,指出提案的歧视性;另一方面,系统阐述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千年实践证据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出示了大量国际期刊发表的研究数据和各国应用实例,有力反驳了对方“不科学”的指控。
同时,林枫积极开展对外外交,密集会见各国代表团,特别是那些犹豫观望的代表。他耐心解释中方立场,强调制定规则应尊重文明多样性,有利于传统医药的合理使用和全球卫生保健的可及性,而非设置不必要的壁垒。他的专业、诚恳和对国际规则的深刻理解,给许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成功动摇了对方的部分支持者。
会议连开数日,斗争异常激烈。在最关键的表决前夜,林枫接到国内通报,who传统医学合作部门负责人发表谈话,对在who框架下合作制定包容性国际标准表示了积极态度。这一利好消息,极大地增强了我方的谈判筹码。
最终,在强大的事实、灵活的策略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对方企图强行推动对其有利工作组的图谋未能得逞。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开放性、非排他性的研讨会,继续讨论相关问题,这为我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首战告捷!消息传回国内,部领导发来贺电。但林枫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知道,这仅仅是漫长博弈的开始。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后续的研讨和国际合作中,将中国的实践智慧和方案,转化为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
回国的飞机上,林枫望着窗外的云海,思绪万千。从黑石峪的深山里辨认草药,到日内瓦的国际会议上为国家利益据理力争,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条不断攀升的曲线。他深知,个人的命运已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必将有更多、更复杂的较量等待着他。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