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鲁塞尔返回北京,林枫还没来得及倒过时差,便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后续工作汇报和材料整理中。跨境危机谈判的初步成功,在部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他牵头撰写的谈判总结报告,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不仅还原了谈判现场的激烈交锋,更对后续如何系统提升我国中医药产品国际化水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获得了部领导的高度认可。
周四上午,林枫正在审阅一份关于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报告,周司长的内线电话打了过来:“林枫,现在有空吗?来我办公室一趟。” 周司长的声音听起来比往常更加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林枫放下文件,整理了一下衣着,快步走向司长办公室。他心里隐约感觉到,这次谈话可能不同寻常。
“林枫,坐。”周司长指了指沙发,亲自给他倒了杯茶,这让林枫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周司长坐在他对面,目光中带着欣赏和期许。
“布鲁塞尔那边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周司长开门见山,“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危机,更展现了我们中国官员的专业素养和谈判能力,部里几位领导都点了名表扬你。”
“谢谢司长肯定,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林枫谦逊地回答。
“嗯,不骄不躁,很好。”周司长点点头,话锋一转,“林枫啊,你在司里工作的时间不短了,特别是在主持综合处工作以及这次处理跨境危机期间,表现出的全局观念、政策水平和协调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经部党组研究决定,并报上级批准……”
周司长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林枫:“任命你为政策研究司副司长,级别调整为副厅级,主持司内日常工作。希望你在新的岗位上,能更好地发挥才干,勇挑重担。”
尽管有所预感,但当任命真的宣布时,林枫的心跳还是漏了一拍。副司长,主持工作!这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部委的中层领导序列,需要独立负责一个司的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转,责任和权力都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他迅速压下心中的波澜,站起身,神色庄重地表态:“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我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一定加强学习,恪尽职守,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团结全司同志,努力开创政策研究工作的新局面,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好!要的就是这个决心和担当!”周司长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政策研究司是部里的参谋智囊,地位关键。老司长前段时间身体不适,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你这算是临危受命。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政策研究的前瞻性、针对性要求越来越高,你的任务很重啊。”
“请司长放心,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林枫坚定地回答。
消息很快在部里传开。三十岁出头的副司长,主持一个重要业务司的工作,这在部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祝贺的电话、短信纷至沓来,有真诚的,也有客套的。林枫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一礼貌回应,但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工作的交接和熟悉新业务上。
他首先与周司长和综合处的同事进行了细致的工作交接。随后,在周司长的陪同下,到政策研究司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与各位副司长、处长见了面。政策研究司下辖宏观研究处、产业研究处、社会研究处等多个处室,人才济济,但也意味着关系更复杂,对领导能力的要求更高。
林枫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开始了密集的“调研”。他分别与司里每一位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单独谈话,耐心听取他们对司内工作的看法、对当前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以及未来的工作建议。他态度谦和,问题深入,很快掌握了司内的基本情况和人员特点。同时,他调阅了近一两年来司里形成的重要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稿,快速熟悉业务范围和已有的工作基础。
通过调研,林枫意识到,政策研究司底蕴深厚,但近年来在一些前沿性、突破性课题的研究上略显保守,成果的决策转化率有待提高。他心中渐渐形成了初步的工作思路:在保持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必须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推动研究方式方法创新,强化研究成果的实效性。
周末,林枫难得地准时下班回家。苏晚晴做了一桌好菜,母亲李秀兰的气色也很好。饭桌上,林枫轻描淡写地提了职务变动的事。苏晚晴眼中闪过欣喜和骄傲,温柔地说:“这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忙更累了。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有我和妈呢。”母亲李秀兰拉着儿子的手,眼圈微红:“小枫,当大官了,更要稳稳当当地,多为国家做实事。”
看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林枫心中充满温暖和力量。家庭的稳定,是他应对一切风雨的港湾。
周一清晨,林枫提前来到办公室,坐在了副司长的位置上。窗外,长安街上的车流已经开始奔涌。他翻开日程表,今天上午要主持召开司务会,讨论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下午要和宏观研究处的同志一起讨论一份关于当前经济运行新特点新趋势的报告。
他知道,作为副司长,主持工作,他不能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业务尖兵”,更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员”和“设计师”。他必须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带领整个团队拿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真正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
新的岗位,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林枫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桌上那份待议的课题清单,眼神坚定而锐利。新的征程,已经开启,他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