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的冬天来得更早,也更猛烈。废弃的伐木小屋坐落在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深处,厚厚的积雪几乎将低矮的木屋掩埋了一半。周瑾瑜裹着老陈留下的、打着补丁的旧棉袄,呵出的白气瞬间在眉毛和睫毛上凝结成霜。
这里比砖窑更隐蔽,但也更艰苦。他花了几天时间,小心翼翼地清理出屋内的积雪和动物粪便,用能找到的木板和枯草勉强堵住墙壁上最大的裂缝。取暖是个大问题,他不敢在白天生火,烟囱冒出的烟在纯净的雪原上太过显眼。只能在深夜,用一个小铁皮罐子,点燃少量捡来的枯枝,稍微驱散一点刺骨的寒意,顺便烤热一点雪水,就着干硬的饼子咽下去。
食物依旧是最大的挑战。老陈留下的钱和物资有限,他必须精打细算。附近的树林里能找到的野菜早已枯萎,偶尔设下的陷阱,十有八九是空的。饥饿如同附骨之疽,时刻折磨着他。但他不敢轻易远离小屋去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陌生的雪原隐藏着无数风险,更重要的是,他必须确保这个“休眠”点的绝对安全。
每一天,他都像一只真正的冬眠动物,大部分时间蜷缩在冰冷的木屋里,靠着回忆和意志力对抗着孤独、寒冷和饥饿。他反复回想与婉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从最初那个青涩的学生,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战友和爱人。他想起她第一次胎动时,自己虽然不在身边,但那种奇妙的连接感,仿佛能穿透时空,让他感受到那份生命的悸动。
“婉茹,你和孩子,一定要好好的。”这是他每天在心底重复最多的话。他知道,自己在这里承受的每一分艰苦,都是在为未来的重逢积蓄力量,都是在保护那个尚未谋面的孩子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父亲。
他严格遵守着“休眠”指令,不进行任何可能暴露的活动。唯一的“工作”,就是利用这段被迫静止的时间,在脑海中反复复盘之前的任务细节,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果将来有机会“唤醒”,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他将小屋周围的地形、可能的撤离路线、隐蔽点都刻在脑子里,甚至用木炭在屋内不起眼的角落,画下只有自己能看懂的记忆标记。
这种极致的潜伏,是对意志力的终极考验。但他扛住了。因为在他心里,那座由他和婉茹共同构筑的、远在哈尔滨的“日常堡垒”,是他们此刻最重要的阵地,而他,必须守护好自己这个孤独的角落。
哈尔滨的公寓里,顾婉茹同样将“休眠”指令贯彻到了极致。
她不再仅仅是“扮演”一个静养的孕妇,而是真正将自己沉浸到这个角色中去。她将公寓收拾得一尘不染,窗台上摆上了两盆耐寒的冬青,虽然不是什么名贵花草,但那一抹绿色在萧瑟的冬天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她开始更认真地准备婴儿的衣物,小小的肚兜、柔软的襁褓,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她全部的心力。这既是表演的需要,也是她排解忧虑、寄托希望的方式。
她严格遵循着“深居简出”的原则。除了每隔几天,在监视目光的注视下,去固定的杂货铺购买必要的生活物资外,她几乎从不踏出公寓大门。她的活动轨迹规律得如同钟摆:上午做些家务和针线,午后靠在窗边看书(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闲书),偶尔会播放那张他们仅有的、周璇的《夜上海》唱片,音量调得很低,婉转的歌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流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普通小市民的怀旧情调。
她敏锐地察觉到,监视的力量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楼下那个“修鞋匠”还在,但对面的窗帘似乎拉开的次数多了些,那种无孔不入的窥探感,不再像之前那样令人窒息。她不敢掉以轻心,这可能是清水一郎的麻痹战术,也可能是长期监视未见成效后的自然松懈。无论如何,她都必须维持住这个“堡垒”的坚固。
这天下午,小野寺夫人再次来访,依旧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周太太,我又做了些和果子,拿来给你换换口味。”小野寺夫人笑容温婉,目光却依旧习惯性地在屋内扫视了一圈。
顾婉茹热情地将她迎进来,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惊喜和感激:“夫人,您真是太客气了,每次都让您破费。”她接过食盒,动作自然地放在桌上,然后去泡茶。
两人在窗边的椅子上坐下。阳光透过玻璃,落在顾婉茹手中正在缝制的一件红色小肚兜上,上面的鲤鱼图案栩栩如生。
“周太太的手真巧,”小野寺夫人赞叹道,“这孩子还没出生,衣服就准备了这么多了。”
顾婉茹脸上泛起一层属于准母亲的光晕,她轻轻抚摸着自己隆起的腹部,语气温柔又带着点羞涩:“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多做点。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就挑了些喜庆的颜色先做着。”她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落寞,“要是瑾瑜在就好了,他一定能猜得更准些……”
小野寺夫人安慰道:“周先生也是为了你们这个家在外奔波,男人嘛,都是这样的。等他回来,看到孩子和这些漂亮的小衣服,不知道有多开心呢。”
“希望吧。”顾婉茹微微叹了口气,随即又振作起来,拿起一块和果子,小心地品尝着,并真诚地夸赞着小野寺夫人的手艺。她将一个思念丈夫、期待孩子、安于现状的普通孕妇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整个交谈过程,她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对当前处境的不安,也没有打探任何关于外界、关于周瑾瑜、甚至关于清水一郎的消息。她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孩子、饮食、天气这些最安全、最琐碎的日常。
小野寺夫人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送走她后,顾婉茹关上门,靠在门板上,轻轻吁了口气。每一次面对小野寺夫人,都是一次无声的考核。她不能确定对方是纯粹出于邻里关怀,还是依旧带着清水的试探任务,她只能以不变应万变,用最完美的“日常”来应对。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稀疏的行人。那个“修鞋匠”正低头忙碌着,似乎对她的生活毫无兴趣。一种奇异的平静感笼罩着这栋公寓楼,仿佛之前那些惊心动魄的夜晚和无处不在的监视,都只是一场遥远的噩梦。
但顾婉茹知道,平静之下,暗流依旧在涌动。清水一郎绝不会轻易放弃。她和周瑾瑜,一个在冰天雪地的林海深处坚守,一个在看似温馨的都市囚笼里蛰伏,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构筑着名为“日常”的堡垒,等待着未知的明天。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完)
【下一章预告:在日复一日的潜伏与表演中,对未来的期盼成为支撑彼此的力量。一次关于孩子名字的闲聊,悄然触动两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这看似平常的对话,会带来怎样的情感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