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姝元年的夏天在忙碌中悄然而至。随着慈懿皇贵太妃的丧仪结束,朝政重新步入正轨。这日早朝,萧景珩特意召见了刚返回苏州的安亲王萧景熙派来的信使。
陛下,安亲王命臣呈上漕运改革的具体方案。信使恭敬地递上奏章,亲王殿下已在苏州试行分段转运之法,效果显着。
萧景珩仔细翻阅奏章,眼中渐露赞许之色。奏章中详细记录了苏州至扬州段的漕运改革:将全程分为五段,每段配备特制的漕船,由熟悉当地水情的船工操舵。同时在每个中转站设立粮仓,方便粮食储存和转运。
萧景珩合上奏章,对众臣道,安亲王的这个方案,预计可使漕运损耗从三成降至一成,运输时间缩短一半。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户部尚书出列道:陛下,此法若能推广全国,每年可节省漕运开支百万两白银。只是改建中转站、定制新船,前期投入不小。
工部尚书接着道:臣估算过,若要在主要漕运干线推行此法,需投入二百万两白银,但三年内即可回本。
萧景珩沉吟片刻,果断道:准奏。即日起,由户部拨银二百万两,工部协助安亲王,先在江南主要漕运干线推行新法。若成效显着,再推广全国。
退朝后,萧景珩来到上书房。今日是太子萧靖初课业进阶的重要日子。自从三岁开蒙以来,萧靖初一直在太傅的教导下学习基础典籍,如今七岁已到,该开始学习更深奥的治国之道了。萧景珩特意请来了当代大儒顾炎之,与太傅一同为太子授课。
七岁的萧靖初穿着正式的朝服,小脸上满是庄重。见到父皇,他规规矩矩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萧景珩扶起他,温声道:靖儿,从今日起,顾先生将与太傅一同教导你。你要虚心向学,不可懈怠。
顾炎之年约五旬,须发花白,但目光炯炯有神。他向萧景珩行礼后,对萧靖初道:太子殿下,老臣听闻殿下已熟读《论语》《孟子》,今日便与殿下探讨之道。
太傅在旁补充道:殿下先前所学,是立身之本。如今要学的,是治国之道。
萧靖初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太傅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儿臣以为,这不仅要修身,更要惠民。
顾炎之赞许地点头:殿下能有此见,实属难得。老臣今日便从文景之治讲起,说说何为与民休息...
萧景珩在一旁听着儿子的对答,不禁想起自己幼时进阶学习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这时,沈静姝带着三岁的萧令仪前来。萧令仪见到哥哥在认真听讲,也安静地站在母亲身边。
令仪也要好好认字,将来才能像哥哥一样聪明。沈静姝柔声对女儿说,又对两位先生道,太子劳二位先生费心了。
顾炎之与太傅连忙还礼:娘娘言重了。太子殿下天资聪颖,勤学好问,实乃大周之福。
午膳时分,一家四口在坤宁宫用膳。萧靖初还在回味上午的课程:顾先生说,文景之治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才造就了后来的汉武盛世。这就像父皇推行新政,先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萧景珩欣慰地点头:靖儿能融会贯通,很好。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
萧令仪眨着大眼睛问:那令仪什么时候能学这些?
沈静姝为她夹菜,柔声道:令仪先把《千字文》认全,母后就开始教你读《诗经》。
用过午膳,萧景珩回到养心殿批阅奏章。最近各地春耕顺利,新政推行也渐入佳境,这让他心情颇为舒畅。特别是漕运改革的顺利推进,更是解决了朝廷的一个大难题。
傍晚时分,沈静姝来到养心殿。她手中拿着一本账册,脸上带着喜色。
陛下,女子学堂今年的成果出来了。她将账册呈上,去年共有一百三十七名女子入学,其中四十二人通过考核,如今分别在太医院、织造局任职。
萧景珩翻阅着账册,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个女子的学习情况和任职去向,不由赞道:办得不错。这些女子能自食其力,也能为国效力,实在是两全其美。
臣妾还想着,明年可否在京城再开一所女子医馆?沈静姝提议道,由女子学堂毕业的医女坐诊,专门为京中女眷看病。
这个主意好。萧景珩当即同意,需要多少银两,你直接与户部商议便是。
这时,萧靖初下学回来,小脸上带着几分困惑。
父皇,儿臣今日读《汉书》,读到萧何治国的篇章。为何萧何要建议高祖采取休养生息之策?
萧景珩将儿子拉到身边,耐心解释:秦末战乱连连,民生凋敝。高祖得天下后,若继续横征暴敛,必失民心。萧何深知此理,故而建议轻徭薄赋,让百姓得以喘息。
萧靖初若有所悟:所以治国要审时度势,不能一味沿用旧制?
正是。萧景珩欣慰地摸摸儿子的头,靖儿能明白这个道理,朕心甚慰。
晚膳后,萧景珩陪着沈静姝在御花园散步。夏夜的御花园凉风习习,荷香阵阵。远远地,可以听到萧令仪在殿内背诵《千字文》的稚嫩声音。
时间过得真快。沈静姝轻声道,转眼间,靖儿都开始研读治国之道了。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待国丧期满,我们带着孩子们去江南走走。让他们看看大周的锦绣河山,也看看安亲王改革的成果。
臣妾期待着那一天。
月光下,两人的身影依偎在一起。虽然国丧期间诸多限制,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朝政日益稳固,他们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日后,苏州再传捷报。安亲王主持的漕运改革初见成效,第一批采用新法运输的漕粮提前十日抵达京城,损耗不足一成。
消息传来,朝野振奋。萧景珩当即下旨嘉奖,并命工部将新式漕船的图样发往各地船厂,加快漕运改革的步伐。
随着新政的深入推进,景姝元年的这个夏天,大周王朝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而在深宫之中,太子萧靖初在名师的教导下,也开始深入学习治国之道,为将来继承大统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太傅和顾炎之的相辅相成,让太子的学业突飞猛进,每每提出见解都让两位先生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