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飞刚洗漱完,正准备铺床睡觉,就听见院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他以为是陈姗姗又偷偷跑过来,趿着鞋打开门,却愣住了 , 门口站着三大爷闫埠贵、一大爷易中海,还有二大爷刘海中,三人都裹着厚厚的棉袄,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路飞,没打扰你休息吧?” 一大爷易中海率先开口,声音压得有些低。
路飞赶紧侧身让他们进屋,他给三人倒了热水,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 这大晚上的,三位大爷一起找他,八成是有重要的事。
果然,三大爷闫埠贵开了口:“路飞,白天你回来的时候,我问你公社粮食的情况,你说食堂天天白面馒头可劲造,,我回去就跟老易、老刘说了。我们仨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一听就觉得不对劲,这样下去有多少粮食也不够吃啊。”
二大爷刘海中放下水杯,语气严肃:“是啊路飞,这白面馒头可劲造,这不是好兆头,指不定哪天粮食就供不上了。我们来找你,就是想问问,你在公社见得多,你感觉这粮食这样吃下去,能供应上吗?”
路飞看着三位大爷认真的眼神,知道他们不是在小题大做。他沉吟了一下,如实说道:“几位大爷,我也不清楚,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像南台公社这么吃,反正我只是感觉现在粮食产量根本达不到顿顿白面程度,咱就是个普通老百姓,我备的粮,就是有备无患,至于后面会不会缺粮,这我可不敢保证。”
三位大爷看了看,显然不满意路飞的回答
路飞顿了顿,又说道“不行这样,一大爷 二大爷 三大爷 你们私下和各家各户透露一下,让他们平时节省一点,多备点粮食,至于各家各户自己怎么做,让他们自己决定,千万不要大肆张扬,出了这个门,我可不会承认什么”。
一大爷易中海点点头,眉头皱得更紧:“我们也是这么想的。院里几十口人,要是真闹粮荒,日子就难了。
三位大爷趁夜去各家各户通知去了,路飞也算小小的尽了一点责任,至于其他人信不信,可就和他没关系了。
雪停后的南台公社,田边地头的积雪还还很厚,却已经热闹得像开了锅。这天一早,大队长李进就带着几百号社员,聚集在村东头的田埂上 , 公社要挖一条新水渠,连通南边的水库,好为开春的春耕做准备。
对于冬天挖水渠,还是靠人力,放在后世,路飞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看着热火朝天的几百号人,每个人脸上还带着笑容,路飞也被深深震撼到了。这个时代,虽然可能生活上条件比较艰苦,但精神上绝对比后世要富足的多。
铁锹碰撞冻土的 “砰砰” 声、人们的吆喝声、姑娘们的说笑声混在一起,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男人们抡着铁锹奋力挖冻土,额头上渗着汗;
女人们则拿着篮子,把挖出来的碎土运到田埂边,偶尔停下来擦把汗,目光就不自觉地往不远处的电路架那边瞟。
几个半大小姑娘蹲在土堆旁歇脚,手里攥着帕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正在架设线路的路飞。“你们看那个电工师傅,长得也太俊了吧!” 穿红棉袄的姑娘戳了戳旁边的人,声音压得低低的,却难掩兴奋,“个子又高,眉眼又周正,比咱们村的小伙子强太多了,尤其还带俩酒窝!”
“可不是嘛!” 另一个姑娘跟着点头,“听说他才十九岁,就是城里轧钢厂的技术员,工资可高了!”
人群里,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听得格外认真 , 她是秦家庄的秦京茹,今年刚满十五岁,早就不上学了,跟着村里的人来帮忙。京茹皮肤白净,眼睛又大又亮,此时也在人群中,不时看向路飞这边。
“京茹,你别光看呀!” 旁边的姑娘推了她一把,笑着说,“听说你堂姐秦淮茹嫁到城里去了?男人还是轧钢厂的职工,是不是真的?”
秦京茹愣了一下,点点头,声音细细的:“是…… 堂姐好几年前嫁的,姐夫叫贾东旭,现在在轧钢厂当钳工。”
“哎哟,那可太好了!” 姑娘们瞬间围了过来,眼里满是羡慕,“城里多好啊!有电灯电话,还有供销社,想买啥就能买啥!你堂姐真是好福气,能嫁去城里!”
京茹没再说话,她又偷偷看了路飞一眼,见他正专注地接电线,手指灵活地缠绕着线头,阳光落在他身上,连侧脸的轮廓都透着干净的劲儿,心跳莫名快了几分。这人可真俊,自己要是能和姐姐一样嫁去城里就好了,不知道这个电工师傅有没有对象。
另一边,路飞带着周小虎和七八个公社的电工,正忙着架设电线杆,此时的电线杆大多还是木制,要七八个人用绳子架起来,埋到挖好的坑洞中。今天任务比较重,晚上可能要加班,得提前把灯装好。他蹲在电线杆上,手里拿着钳子,刚把电线固定好,就听见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声。
车停稳后,先下来个穿深灰色厚棉大衣的男人,戴着圆框眼镜,脖子上绕着粗毛线围巾,裹得只露出一双眼睛,看着文质彬彬;随后下来两个女人,前一个穿藏蓝色长款棉服,围着一个同样颜色的围脖,头发用发夹别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精致,哪怕冻得脸颊发红,气质依旧优雅;后一个穿红色短款棉袄,搭配黑色棉裤和系带棉鞋,扎着高马尾,辫子上还系着红绳,脸上带着活力的笑,看着格外亮眼。
大队长李进一看这阵仗,赶紧扔下手里的铁锹,小跑着迎了上去,脸上堆着笑:“几位同志,是来咱们公社采访的吧?我是大队长李进,早就盼着你们来了!”
藏蓝色棉服姑娘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又沉稳,主动介绍:“李队长您好,我是报社记者赵清歌,这次下乡采访由我统筹。这位是同事杨鹤,负责文字记录与摄影;旁边是李娟,协助整理采访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