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将军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军官,投影的蓝光在他刚毅的面容上投下深深的阴影。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全息沙盘上那几个依然闪烁的蓝色光点上。
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这几条防线至今未被突破的原因。
会议室角落里,一名参谋小声嘀咕:
黑影机甲团……
声音虽轻,却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罗将军突然指向那名参谋,指尖如刀,他的声音陡然提高。
没错!就是黑影机甲团!但严格来说,这支仅有三百台机甲的部队,根本不在沙纳德的正式作战序列中。
将军调出一份加密档案,上面赫然盖着非军事单位的红色印章,档案翻到下一页,显示出黑影机甲团的标志,
他们没有番号,没有编制,甚至连雇佣军都算不上,只能算民间武装力量。可就是这样一支,挡住了罗尼特最精锐的卡米诺斯机甲。
罗将军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他缓缓转动着全息沙盘,投影不断变换着角度,映出他意味深长的表情,
诸位,我想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有时候,战争的胜负不在于番号,而在于谁更敢打破规则。我要让你们关注的不是黑影军团的特殊性,而是他们打破常规的作战方式。
罗将军双手撑在会议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位军官。
诸位,你们不觉得,我们认知中那些传统的作战方式——能量武器对轰、机甲与机械化步兵协同推进、机甲近身格斗这些战术,正在被彻底颠覆吗?
他调出战场实况影像,手指轻点,画面放大到极致。投影上,卡米诺斯机甲的残骸散落各处,那些优雅的流线型装甲如今像被解剖的标本般支离破碎。
看看这个时代的新战场,已经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模样。
罗将军突然提高音量,他的巴掌重重拍在桌面上。
卡米诺斯不强吗?我们的甲级精神力机士在它面前都撑不过三分钟!可在这群面前,它们却成了待宰的羔羊。为什么?
影像切换到慢动作回放,罗将军的声音也随之放缓,画面中,三台黑影机甲以诡异的默契同时扑向一台卡米诺斯,它们的动作看似野蛮,实则精准得可怕。
因为战斗的本质已经变了。看仔细了,这不是简单的群殴,而是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罗将军的手指沿着影像中卡米诺斯的装甲接缝滑动,画面继续放大,所有人都看到黑影机甲的链锯精准地切入装甲板之间那道几乎不可见的缝隙,那正是卡米诺斯防护最薄弱的位置。
每一刀都砍在神经节点上,每一锯都沿着设计缺陷走。这些弱点连罗尼特的设计师都未必全知道,但却像是天生就懂。
罗将军调出卡米诺斯的原始设计图,与实战画面并列对比。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全息投影仪发出轻微的嗡鸣。影像切换到另一段:一台黑影机甲用合金爪生生撬开卡米诺斯的肩部装甲,暴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神经传导线,然后毫不犹豫地一口咬下,就像野兽撕开猎物的咽喉。
这才是未来战争的模样,不是比谁的火力猛,而是比谁更了解杀戮的本质。黑影机甲团的机士,全部都是精神力彻底丧失的机甲格斗士。但是现在他们通过非精神力操控技术重回战场。他们不是在战斗,他们是在重新定义战争。
会议室陷入一片凝重的沉默,只有全息投影仪发出轻微的嗡鸣。每位军官的脸上都映着幽蓝的光,眉头紧锁,陷入深思。
罗将军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张面孔,声音再次打破了沉寂:
或许,是时候放下我们的傲慢了,让新事物真正走进我们的视野。唯有改变,才是真正的出路。
话音刚落,每位军官面前的战术平板上同时跳出一份加密文件。深红色的界面上闪烁着字样,下方是生物识别认证区域。
没有人说话,但会议室里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指纹、虹膜、声纹,一道道安全锁被依次解开。
文件展开的瞬间,几个军官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冷气。
计划书的扉页上赫然印着《超级人工智能辅助操控系统列装可行性研究报告》,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张全息动态图——艾小武驾驶的机甲正在模拟战场上大杀四方。
画面中,十米高的动作流畅得不像机械,而像活物。
它时而以反关节姿态闪过炮火,时而用人类绝不可能做到的角度发起攻击。最令人震惊的是侧边栏的数据流。那些实时演算的战斗参数,明显超出了人类反应极限。
一位将军的指尖悬在平板上方,微微发抖。
这,这是要让人工智能直接参与作战?
罗将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调出一段对比视频。左侧是传统甲级精神力机士的战斗记录,右侧是的作战数据。
看清楚,这不是取代,而是共生。
罗将军指向数据峰值,画面切换到驾驶舱内部,艾小武的神经链接头盔上流动着蓝色数据流,
机师负责战略决策,人工智能处理微观操作。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气氛已经截然不同。几位年轻军官的眼中开始闪烁起异样的光芒,而年长者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投影仪的光束中,尘埃缓缓浮动,仿佛也在思考这场即将到来的军事革命。
在军部会议进行的同时,特殊会议室里,李鑫和陈教授的对话仍在继续。
李鑫的眉头紧锁,不可置信的问:
教授,你是说,艾小武那个丫头,通过我的非精神力操控技术,将会引发一场军事技术的革命?
没错。搭载的是沙纳德军方最尖端的人工智能程序,但它的核心运算逻辑实际上是从机甲上大树的辅助驾驶程序衍生而来。
陈教授揉了揉太阳穴。
但泰山的缺陷很明显,就体现在辅助效率上。
李鑫凑近了一点问:
这个怎么讲?
大树应该已经给你分析过泰山的数据了。我们可以将人类和人工智能视为共同操控机甲的两个部分,它们各自的作用占比,这就是辅助效率比,最优值仅在很窄的区间内出现。
陈教授摘下眼镜,他的声音突然压低。
这一点我无法给你讲得太详细,你只需要明白,目前我们无法完美平衡精神力操控与人工智能操控的衔接点。
老教授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线。
这会导致双重浪费。既造成机士精神力的无谓消耗,又白白损耗人工智能的宝贵算力。
李鑫缓缓点头:
确实,以现有技术,再先进的人工智能都达不到这种微妙的平衡。
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陈教授的脸,突然愣住了,陈教授正对着他露出神秘的微笑,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某种期待。
李鑫的瞳孔骤然收缩,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劈开迷雾:
等等,教授,你是说星痕和大树,他们能找到那个平衡点?
陈教授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没错,这正是只有他们两个拥有完整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才能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