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放心,元春的婚礼,不会出岔子。”贾政说着,看向元春,语气重新变得温和,“元儿,吉时到了,该上花轿了。”
随着唢呐声再次响起,迎亲队伍开始躁动起来。
卫家的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在门前等候,看到元春出来,连忙翻身下马,拱手行礼。
贾政亲自将元春扶上花轿,看着轿帘缓缓落下,心中却再次提起——江南的事虽暂时解决,但皇室的试探才刚刚开始,甄家的中立暧昧,水家的刻意奉承,还有北静王在北疆的蠢蠢欲动,都像一张张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这场盛大的婚礼,终究只是一场短暂的喜庆。
花轿抬起,在锣鼓声中缓缓朝着卫家方向走去,贾政站在门前,望着花轿远去的背影,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起来。
他知道,等婚礼结束,一场新的风暴,就要来了。
而这一次,他必须主动出击,才能护住贾家,护住大隋的安稳。
“是!”水靖领命,匆匆离去。
贾政整理了一下衣袍,重新回到前院,迎亲的唢呐声已经响起。
贾政整理好衣袍,大步迈向正堂,迎亲的唢呐声在庭院中回荡,却压不住他心中的筹谋。
刚到堂门口,便见卫家家主早已起身等候,双手垂在身侧,腰杆微微弯曲,姿态恭敬得近乎谦卑。
“贾大人,您回来了。”卫家主声音带着几分刻意放低的温和,目光落在贾政身上,满是敬重。
贾政跨步进门,抬手虚扶:“卫兄不必多礼,今日是两家大喜的日子,论的是亲情,不谈官职。”
他走到主位旁的客座坐下,示意卫家主也坐,语气放缓:“元儿能嫁入卫家,是她的福气,往后还请卫兄多照拂。”
卫家主连忙应道:“贾大人放心,元春姑娘是国公府嫡女,端庄贤淑,我们卫家定会待她如掌上明珠,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他顿了顿,眼神闪烁,似有话想说,却又碍于身份不敢开口。
贾政看在眼里,主动开口:“卫兄有话不妨直说,如今两家联姻,便是一家人,无需见外。”
“那我便直说了。”卫家主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如今贾家权倾朝野,卫家虽为皇后母族,却势单力薄,不知贾大人日后,能否为卫家多些照拂?”
贾政端起茶杯,指尖轻转杯沿,语气平淡却带着分量:“卫兄是担心皇室猜忌,还是怕朝中其他势力打压?”
“都有。”卫家主苦笑一声,“自从老端王昏迷,朝中势力重新洗牌,卫家夹在中间,日子并不好过。若能得贾家照拂,卫家才能安稳。”
贾政放下茶杯,目光直视卫家主:“照拂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
卫家主心中一紧,连忙道:“贾大人请讲,只要卫家能做到,绝无二话。”
“贾家如今虽掌京畿兵权,却人手不足,尤其是在江南、岭南等地,缺乏可靠的人手打理事务。”贾政语气沉稳,“卫家在江南有不少产业和人脉,我希望卫家能帮贾家打理这些事务,作为回报,贾家会保卫家在朝中的地位,不让其他势力打压。”
卫家主眼中一亮,随即又有些犹豫:“可是江南甄家势力庞大,卫家若帮贾家打理事务,恐会得罪甄家。”
“甄家那边,我自有办法应对。”贾政语气坚定,“再说,甄家如今态度暧昧,既想沾贾家的光,又怕惹皇室猜忌,未必敢与卫家为敌。”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走进来,在贾政耳边低语几句。
贾政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对卫家主道:“卫兄稍等,我去处理点小事,很快回来。”
他起身走出正堂,见水靖站在走廊上,神色凝重。
“大人,甄家老祖派人来了,说愿意与贾家合作,共同打理江南事务,但要求贾家不得干涉甄家内部事务。”水靖低声道。
贾政眉头微皱:“甄家老祖倒是会算计,既想借贾家的势,又不想被贾家控制。”
“那大人答应吗?”水靖问道。
“暂时先答应。”贾政沉声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甄家在江南根基深厚,若能暂时合作,对贾家有利。等日后贾家在江南站稳脚跟,再做打算。”
他转身回到正堂,见卫家主正坐立不安,便笑道:“卫兄不必担心,刚才是甄家那边传来消息,愿意与贾家合作,卫家帮贾家打理江南事务,甄家不会从中作梗。”
卫家主松了口气,连忙道:“那太好了!有贾大人这句话,卫家就放心了。”
“既然如此,咱们便立下字据,日后两家相互扶持,共同进退。”贾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卫家主连忙点头:“好!我这就让人准备字据。”
就在两人准备立字据时,一名禁军匆匆跑来,在贾政耳边低语几句。
卫家主见他神色变化,连忙问道:“贾大人,可是出了什么事?”
“是水家传来的消息。”贾政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水家在京中眼线发现,皇室私下接触了几位勋贵,想让他们联名上奏,说贾家与卫家联姻是‘结党营私’,意图限制咱们两家的往来。”
卫家主脸色骤变:“皇室怎敢如此?前几日还对婚事大加支持,转眼就变了卦!”
“他们是怕贾家与卫家结盟后,势力更盛,不好掌控。”贾政冷笑一声,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不过水家已经帮咱们挡了回去——水家主动宴请那几位勋贵,明着说‘贾家护持大隋有功,与卫家联姻是亲上加亲’,暗里却透了底,说贾家在京畿兵权在手,真要动怒,谁都讨不了好。”
卫家主松了口气,又带着几分庆幸:“多亏水家出面,不然咱们刚要立字据,就被皇室泼脏水,麻烦就大了。”
“水家也不是白帮忙。”贾政淡淡道,“他们想要贾家在江南的盐运份额,我已经答应,等江南事务稳定后,分三成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