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靖轻声回应:
“贾家能有今日,不仅是靠人脉,更靠贾政能力——之前有人想靠送礼谋工部的职位,他直接拒之门外,反而提拔了几个有真本事的,这才让人心服。”
贾政没听见两人的对话,正与老端王商议驰道的具体路线,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新科状元带着几位进士来谢恩——他们都是李纨父亲的学生,特意先来拜见贾政,再去见皇帝。
老端王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却还是笑着道:
“政老弟,你这人脉,真是越来越广了。往后大隋的吏治,还得靠你们多费心。”
贾政躬身道:
“为大隋效力,臣义不容辞。只是四家分权,还需陛下居中协调,咱们才能走得更远。”
老端王哈哈一笑,拍了拍贾政的肩膀:
“好!朕信你!咱们君臣同心,定能让大隋重现往日荣光!”
贾政回到荣国府时,天色已暗。
荣庆堂内摆着四菜一汤,都是他爱吃的家常口味——水晶肘子泛着油光,清蒸鲈鱼鲜气扑鼻,还有一碟翠绿的时蔬,冒着袅袅热气。
他刚坐下,秦可卿就端着一碗燕窝粥走了进来,素白色的衣裙衬得她面色愈发温婉。
“爷,今日朝会累了吧?先喝碗粥垫垫。”
秦可卿将粥碗放在贾政面前,又拿起公筷,给他夹了块肘子,
“工部的大匠中午来府里了,说您要的王府图纸,他们已经拿去细化,还夸您设计的格局大气。”
贾政喝了口粥,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舒服地叹了口气:
“图纸能入他们的眼就好。”
“对了,你之前说要在王府加些东西,都加上了?”
“加了。”
秦可卿笑着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铺在桌上,
“我在正院旁边加了个暖阁,冬天您批奏折也不冷;”
“还在后花园修了个小书房,窗外种些竹子,您闲时能看书;最要紧的是,留了一个院子当族学,以后族里的孩子都能去王府读书。”
贾政看着草图上的暖阁与书房,眼中满是笑意:
“还是你想得周到。王府占地广,临近荣宁街,族里人来往也方便。”
“之前听小厮说,分支的人常去工地看?”
“可不是嘛!”
秦可卿无奈地笑了笑,
“二房的贾芹前日还来问,能不能在王府外围修两间铺子,说想做点小生意。我没敢应,只说等您回来定夺。”
“这些人倒是会打主意。”
贾政放下筷子,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却没生气,
“铺子可以修,但得按规矩来。”
秦可卿点头应下:
“我也是这么想的。”
“昨日去工地,族里的婶子们还围着我夸,说我是有福之人,嫁了您之后,您连连升官,如今都成了亲王,整个贾家都跟着升了两级——以前咱们见了国公府的人都得低头,现在连老端王都得给您几分面子。”
这话让贾政想起王夫人,眉头微挑:
“她们倒是会对比。”
“以前王夫人在时,对族里的事不管不问,支脉来求帮忙,她要么推脱,要么就给点银子打发,哪像你,族学和祭天的事都亲自盯着。”
“族学是根本,祭天是大事,哪能马虎?”
秦可卿端起茶杯,给贾政续了水,
“上月族学缺笔墨,我让人买了一百套送过去;祭天的祭品,我也让人挑最好的,不能让祖宗觉得咱们不诚心。”
“前日贾代儒先生还来谢我,说族里的孩子最近读书都用功了不少。”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贾母身边的大丫鬟进来回话:
“老爷,夫人,大太太来了,说有要事找您。”
贾政和秦可卿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贾赦的妻子邢夫人平日里很少来荣庆堂,今日突然到访,不知有什么事。
“让她进来。”
贾政放下茶杯,语气平静。
邢夫人走进来,穿着一身暗红色锦袍,脸上带着几分不自然的笑意:
“二弟,二弟妹,打扰你们吃饭了。”
“大嫂客气了,坐吧。”
秦可卿起身给她让座,又让人添了副碗筷,
“还没吃饭吧?一起吃点。”
邢夫人摆了摆手,眼神落在秦可卿身上,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二弟妹,我今日来,是想求你个事。”
“你也知道,我那儿子贾琏,如今还在户部当个小官,能不能……能不能让二弟给贾琏升一级?”
秦可卿还没开口,贾政就先皱了眉:
“大嫂,升官得看本事,贾琏在户部连账都算不清,怎么升?”
“要不是贪图回京,扬州好好的不干。”
邢夫人脸色一僵,却不死心:
“可二弟你如今是亲王,一句话的事……再说,都是贾家的人,互相帮衬也是应该的。”
“以前王夫人在时,虽说不管事,可也没这么不近人情……”
“大嫂这话就不对了。”
秦可卿打断她,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几分坚定,
“王夫人不管事,是对族里不负责;我帮衬族里,也得帮在正途上。”
“贾琏若真想升官,让他先把户部的差事做好,等有了功绩,不用爷开口,自然会升他。若只靠关系,就算升了官,也坐不稳。”
邢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站起身道:
“我知道了,是我唐突了。”
说罢,转身匆匆离开。
看着她的背影,秦可卿无奈地摇了摇头:
“大嫂也是急糊涂了,总想着走捷径。”
贾政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赞许:
“你做得对。”
“帮衬族里可以,但不能纵容他们投机取巧。咱们贾家能有今日,不能全靠我一人,否则我也忙不过来。”
正说着,小厮又进来回话:
“老爷,夫人,贾代儒先生来了,说族学的孩子们想给您和夫人磕头谢恩,都在门外等着呢。”
贾政和秦可卿对视一眼,都笑了。贾政站起身:
“走,出去看看。这些孩子,倒是有心。”
两人走到门口,只见族学的十几个孩子整齐地站在台阶下,穿着干净的衣衫,手里捧着用红纸包着的笔墨。
见他们出来,孩子们齐齐跪下:“见过王爷、王妃。”
秦可卿连忙上前扶起他们,笑着道:
“快起来,都是知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