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郎中张谦对着李清廉说话,眼睛却死死盯着贾政,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期盼——满工部都知道,贾政点子多,之前改进的淬火工艺就解决了不少难题,如今兵器出了岔子,众人都盼着他能出面。
李清廉眼角余光瞥见张谦的眼神,又看了看贾政沉默的侧脸,心里立刻明白过来。
他连忙上前一步,笑着拍了拍张谦的肩膀:
“张郎中别急,兵器的事咱们慢慢商议。对了政兄,你今早脸色看着就不太好,是不是昨夜没歇好?”
他一边说,一边对着贾政使了个眼色,手指悄悄指了指值房门口,暗示贾政先离开。
贾政何等精明,瞬间领会了李清廉的用意——这是怕他出头解决了问题,反而再引皇帝猜忌。
他心中微动,泛起一丝暖意,面上却不动声色,顺着话头道:
“确实有些乏了,许是近日耗了些心神。”
“既然你们要商议兵器的事,我便先回府歇息,有事再寻我。”
“哎,快回去歇着!”
李清廉连忙应下,又对着张谦使了个眼色,
“政兄身子要紧,工部的琐事哪能让他劳心?咱们自己商量就是。”
贾政对着两人温言嘱咐几句“注意优先保证前线需求”,便转身离开了值房。
脚步声渐渐远去,张谦终于按捺不住,满脸诧异地质问李清廉:
“李大人!您这是干什么?贾大人在工部的才华谁不知道?”
“现在兵器出了这么大的事,正需要他出主意,您怎么还把他劝走了?”
“我不劝走他,难道让他再趟这浑水?”
李清廉收起笑容,语气陡然沉了下来,伸手将值房的门关上,
“你以为我不想让他出谋划策?可你忘了,他刚被陛下削了都察院的权!”
张谦愣了愣,语气弱了几分:
“可那是都察院的事,跟工部无关啊!”
“再说,现在是边境危急,陛下总不至于连正事都不管吧?”
“正事?”
李清廉冷笑一声,手指重重敲了敲桌案,
“上次荣国府遇袭,巡兵迟迟不到,陛下的心思还不够明显吗?”
“他忌惮贾政的实力,又怕贾家在军中的威望,就算贾政这次解决了兵器的事,你觉得陛下会念他的好?”
“说不定还会觉得他在工部拉拢人心!”
张谦脸色一白,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他只想着解决眼前的难题,却忘了朝堂上的弯弯绕绕。
“咱们在工部待了这么多年,还看不懂吗?”
李清廉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
“贾政有才华,可架不住陛下不喜欢!上次他改进淬火工艺,让兵器产量提高了三成,结果呢?”
“陛下只赏了些绸缎,连句正经的夸赞都没有,反而暗中让吏部查了他半个月!”
“还有这种事?”
张谦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
“怎么没有?”
李清廉的声音压得更低,
“你以为赵峰为什么总跟贾政作对?还不是摸准了陛下的心思,想借着打压贾政往上爬!”
“这次兵器出了问题,要是贾政出头解决了,赵峰肯定会在陛下面前说他‘越权行事’‘把持工部’,到时候遭殃的不仅是贾政,咱们这些跟他走得近的,也得跟着倒霉!”
张谦听得后背发凉,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的冷汗:
“那……那咱们现在怎么办?总不能真让士兵拿着有裂痕的长枪去打仗吧?”
“还能怎么办?”
李清廉走到桌前,拿起兵器清单,
“先让人去城外铁匠铺收现存的铁器,凑够第一批补给;”
“再让匠作监把有裂痕的长枪挑出来返工,用老法子锻造,虽然慢些,但能保证质量。”
“至于后续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窗外贾政离去的方向,语气带着几分惋惜:
“说起来,贾政也是真不容易。”
“有能力,却处处被掣肘;想为朝廷做事,却要提防陛下的猜忌。”
“咱们能做的,也只有别让他再被这些琐事拖累,让他能安心做自己的事。”
张谦默默点头,心中再无之前的诧异,只剩下对贾政的同情——原来在朝堂上,有才华竟也成了一种罪过。
值房外,匠人们的敲打声依旧急促,兵器锻造的紧急氛围笼罩着整个工部。
李清廉看着手中的清单,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次把贾政劝走,只是暂时避了祸,可只要皇帝的猜忌还在,贾政在朝堂上的日子,就永远不会安稳。
贾政刚踏入荣国府大门,就见丫鬟抱着贾环、奶娘抱着贾珝迎上来。
快一岁的贾环伸着胖乎乎的小手,咿呀喊着“爹爹”,贾珝也跟着奶声奶气地附和,瞬间扫去了他一身朝堂疲惫。
“别摔着。”
贾政弯腰接过贾环,捏了捏他肉嘟嘟的脸蛋,
“今日精神头不错,是不是又跟弟弟抢点心了?”
奶娘笑着回话:
“可不是嘛!环少爷今早吃了三块桂花糕,还抢了珝少爷半块,闹得珝少爷差点哭了。”
贾珝立刻噘着嘴。
贾政失笑,摸了摸贾珝的头:
“下次哥哥再抢,你就告诉爹爹,爹爹替你做主。”
陪着两个孩子玩了半个时辰,贾政才起身往贾母院里去。
刚进门,就见贾母正和秦可卿、王夫人说话,桌上摆着刚摘的桃花。
“回来了?”
贾母抬眼,笑着招手,
“快坐,刚跟可卿说,这几日天气好,京郊庄子的桃林该开得正好,想带着家里人去住几日。”
贾政顺势坐下:
“母亲说得是,春季草长莺飞,正适合出去散散心。府里近来事多,也该让大家松快松快。”
秦可卿立刻接话:
“可不是嘛!前日庄子里来人说,桃林今年长得特别好,一眼望不到头,还种了不少新的果树,正好带孩子们去认识认识。”
李纨也笑着道:
“我看行!”
“咱们明日就动身,让厨房准备些点心,再带些衣物,住个三五日正好。”
次日一早,荣国府一行人坐着马车往京郊庄子去。
刚到庄口,就见成片的桃林映入眼帘,粉白的桃花开得热烈,风一吹,花瓣簌簌落下,引得丫鬟仆妇们纷纷惊叹。
“这桃林比去年好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