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时分,太和殿内香烟缭绕。
贾政出列,手持奏折沉声启奏:“陛下,扬州府辖县去岁秋收欠丰,部分州县已现粮盐短缺之象。臣恳请朝廷调拨粮种、农具援助,并暂免扬州半年漕粮,以稳民心、防民变。”
话音刚落,殿内便起了骚动。
工部右侍郎率先出列,语气带着几分讥讽:“贾大人出身勋贵,凭荫封入仕,怕是不知地方治理的难处吧?百姓欠收便要朝廷救助,岂不是助长懒惰之风?此例一开,各地纷纷效仿,朝廷如何支撑?”
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水中,立刻有七八位官员接连附议:
“右侍郎所言极是!民生本就需百姓自食其力,朝廷岂能事事兜底?”
“贾大人只知推广机器,怕是不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盲目救助只会养懒!”
贾政面色平静,刚要开口反驳,户部左侍郎已上前一步,捧着账册躬身道:“陛下,臣附议右侍郎之言。如今国库虽因蒸汽机略有盈余,但北方边防需增拨军饷,河南又逢蝗灾,府库早已捉襟见肘。扬州之事,若贸然救助,恐难顾全其他灾区,还望陛下三思。”
一时间,殿内反对之声占了多数。
不少官员望着贾政的眼神,带着几分“勋贵不懂实务”的轻视——在他们看来,贾政此举要么是为了彰显自己“心系百姓”,要么是为了巩固他在扬州的势力,绝非真为民生考量。
贾政握着奏折的手紧了紧,抬眼望向龙椅上的皇帝,语气依旧沉稳:“陛下,臣并非盲目救助。扬州乃江南盐漕重地,若因粮盐短缺生变,损失的不仅是一地民生,更是朝廷赋税根基。”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太和殿内,兵部一位武将出身的郎中听完贾政的话,忍不住嗤笑出声:
“贾大人未免太过谨慎!区区乱民,若真敢扰乱盐政、生出事端,江南大营十万兵马随时可调,何需费这般力气?依末将看,只需再派些兵丁巡查,谁敢闹事便按律处置,比什么救助都管用!”
这话像给反对的官员们打了剂强心针,先前沉默的几人立刻缓过神来,纷纷附和:
“是啊!江南大营兵力充足,足以震慑宵小,何必对百姓这般‘纵容’?”
“整顿盐政本就需铁腕,若因怕民变而妥协,往后地方更难管束!”
贾政心中一沉,知道以救助的计策已行不通——朝堂上不少人仍抱着“以武力压民生”的想法,既不认可百姓的困境,也不愿给他机会稳固扬州局势。
他迅速压下心中的念头,目光扫过殿内官员,忽然想起林如海口中“私盐断后,官盐供应不足”的实情,脑中灵光一闪,再次出列躬身:
“陛下,臣有一策,可解扬州盐荒,无需动用兵马,亦不耗国库。”
皇帝抬手示意他继续,殿内官员也都看向他,想知道他还能有什么主意。
贾政朗声道:“如今扬州私盐虽禁,但市面上仍有不少盐商囤积的私盐。臣恳请陛下下旨,准许官府统一收购这些私盐,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回收,再由官盐渠道按官价售卖——如此一来,既填补了官盐的缺口,压制了盐价,也能分化盐商,增加盐政收入;更重要的是,百姓能买到平价盐,民心自稳,无需担忧生变。”
这话一出,殿内的议论声渐渐小了。
户部左侍郎捧着账册,眉头微蹙:“统一收购私盐,虽无需国库出钱,可如何确保盐商肯如实交出私盐?又如何防止官员趁机中饱私囊?”
“臣愿举荐周瑞负责此事。”贾政立刻接话,“周瑞此前在扬州处置学子之事,行事稳妥,且他出身基层,熟悉盐商习性。可令他联合林如海,先摸清私盐囤积数量,再立下规矩:凡主动上交私盐者,给予平价补偿;若隐匿不报,一经查出便没收盐产、按律治罪——如此恩威并施,盐商必不敢违抗。”
龙椅上的皇帝手指轻轻敲击扶手,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兵部官员还想反驳,却被皇帝抬手制止。殿内静了片刻,皇帝缓缓开口:“贾政此策,既解盐荒,又稳民心,且不耗国库,可行。着周瑞与林如海共同督办此事,务必尽快落实,不得有误。”
贾政躬身领旨:“臣遵旨!”
殿内反对的官员见皇帝已拍板,虽仍有不满,却也不敢再多言。
贾政退归班列,心中稍稍松了口气——虽未达成救助粮种的目的,但至少解了盐荒的燃眉之急,也算为扬州民生争取了一丝喘息之机,没了暴乱的理由。
扬州城南的盐商会馆内,八大盐商齐聚一堂,案上的茶水早已凉透,气氛却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贾政这老东西,简直不当人子!”坐在首位的王盐商猛地将茶盏摔在桌上,青瓷碎片溅了一地,
“咱们八大商家,握着江南七成的官盐、五成的私盐,他倒好,一句‘官府统购’,直接断了咱们的活路!”
旁边的李盐商脸色铁青,手指攥着帕子:“这是阳谋!明着给小贩子留了活路——略高于成本价收购,那些小打小闹的,肯定巴不得赶紧脱手,免得被查抄。可咱们不一样,手里私盐囤得太多,真要按他定的价交出去,少说也得亏几十万两!”
“更糟的是价格踩踏!”另一位盐商急得站起身,“只要有一家忍不住先交了私盐,其他人就得跟着降价,否则官府查下来,不仅盐要被没收,连身家性命都可能保不住!到时候咱们几家,要么一起亏得底朝天,要么互相拆台,让贾政坐收渔利!”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痛处。
他们八大盐商虽平日勾心斗角,却在“把控盐价”上拧成一股绳,如今贾政的计策,正好掐住了他们的软肋——小贩子的“顺从”,会变成压垮他们的巨石,要么妥协亏损,要么硬抗被查,怎么选都是输。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有人不甘心地低吼,“咱们跟甄家还有交情,要不……请甄家出面,给朝廷递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