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府的大门匆匆打开,秦业满脸焦急地迎出来,见到女儿浑身湿透的模样,险些晕倒:
“可卿!这是怎么回事?”
“爹......”
秦可卿虚弱地唤了一声,再也支撑不住,晕倒在父亲怀里。
贾政将药包递给秦业,简略说明了情况。
秦业听完,脸色铁青,望着贾政的眼神中既有感激,又有忧虑:
“贾大人,老夫不知该如何谢你...... 只是这事儿......”
“秦大人不必多言。”
贾政打断他,
“当务之急是给令爱诊治。至于其他,稍后再议。”
看着秦府下人匆匆将秦可卿抬进内室,贾政忽然感到一阵眩晕。
他这才想起,自己浑身湿透,在寒风中吹了这么久,纵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何况他修炼是精神,肉身还是有些弱。
“贾大人!”
宝珠惊呼一声,忙扶住摇摇欲坠的贾政。
贾政摆了摆手,强打精神:
“无妨,本官先告辞了。秦大人,明日我再来看望令爱。”
走在回府的路上,贾政望着漫天飞雪,心中沉甸甸的。
两次救秦可卿,看似巧合,实则处处透着诡异。
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他们为何盯着秦可卿不放?又为何总要将他牵扯进来?
更让他忧虑的是,今日之事,恐怕又要在神京掀起一场风暴。
人工呼吸之事,虽为救命之举,但在礼教森严的古代,难免会被人曲解。
他贾政的名声倒是其次,可秦可卿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只怕......
贾政叹了口气,裹紧披风,加快了脚步。
雪越下越大,身后的脚印很快被覆盖,仿佛从未有人走过。
但他知道,有些事,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抹去痕迹。
而神京的这场局,恐怕才刚刚开始。
暖阁里的鎏金炭烧得正旺,贾母手中的翡翠佛珠却透着丝丝凉意。
当周瑞家的将神京街头的传言咬着耳朵禀告完毕,佛珠突然 “啪” 地断了线,
滚落在猩红毡毯上的声响,惊得廊下鹦鹉扑棱着翅膀叫出 “吉祥” 二字。
“成何体统!”
贾母的鎏金护甲重重敲在紫檀木小几上,震得盖碗里的龙井泛起涟漪,
“老二素来最重礼教,如何做出这等......”
她忽然顿住,目光扫过垂手而立的王夫人,只见儿媳的指尖正紧紧绞着帕角,指节泛白。
王夫人察觉到贾母的视线,慌忙福身:
“母亲切勿动怒,老爷素来端方,定是有人蓄意造谣......”
话音未落,却见王熙凤端着参茶进来,丹凤眼半掩着,
倒比往日多了几分探究。
“姑母这话可就差了。”
王熙凤将茶盏轻轻搁在贾母手边,金镶玉护甲擦过盏沿发出轻响,
“外头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什么‘人工呼吸’‘冰河相拥’,若说没影儿的事,百姓们怎会编得这般详细?”
贾母皱眉看着这个侄孙女,到底是王家的姑娘,说话总是带刺儿。
她转向王夫人,语气缓和了些:
“凤丫头说得对,空穴不来风。老二这几日可曾提过秦家那姑娘?”
王夫人的睫毛猛地颤动,想起昨夜贾政回府时浑身湿透的模样,以及他袖口残留的淡淡脂粉香。
她下意识摸了摸鬓边的珍珠钗,那是今早起来时,丫鬟悄悄告诉她 “老爷书房有女子青丝” 的佐证。
“母亲,老爷这些日子为工部事务操劳,昨夜还说要去秦府探望......”
她终究说不下去,声音渐渐低了。
暖阁里陷入诡异的沉默。
鹦鹉在架子上转了两圈,忽然学舌般喊:
“珠儿,读书去!”
这话如利刃般剜进王夫人的心,她险些站立不稳,扶住桌沿的手碰倒了青瓷笔筒,狼毫笔散落一地。
“罢了。”
贾母叹了口气,示意鸳鸯捡起佛珠,
“不管怎样,先顾着咱们的体面。那秦业虽是五品官,却也是清贵人家。若真有这档子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王熙凤,
“凤丫头,你去前头告诉赖大,让账房备份养补的药材,明日送去秦府。”
王熙凤挑眉,心中暗忖:
老太太这是要将计就计,把秦家姑娘纳进府做姨娘?
如此一来,既堵了外人的嘴,又显得贾府宽宏大量,当真是好手段。
“是,祖母。”
她福身应下,转身时瞥见王夫人惨白的脸色,心中不由得冷笑 ——
这二太太平日里端着贤良淑德的架子,如今怕是要坐不住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在贾府传开。
傍晚时分,贾政从工部回府,刚跨进垂花门,就听见角门处几个婆子压低的议论:
“听说了吗?二老爷在河里抱住那秦家姑娘,足足半盏茶工夫呢!”
“可不是嘛!那姑娘生得狐媚样儿,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嘘 —— 你找死!没看见周瑞家的在那边吗?”
贾政不动声色地走过,这些下人果然如他所想,整日里不务正业,就知道搬弄是非。
若不趁此机会整饬,将来不知要闹出多少乱子。
“老爷回来了?”
王夫人迎出来,身后跟着两个捧汤婆子,
“今日老太太问起......”
“我知道。”
贾政抬手打断,示意婆子退下,
“夫人可觉得,府里的下人近来太清闲了?”
王夫人一愣,望着丈夫眼中的冷意,忽然想起婚前母亲说过的话,她咬了咬唇,低声道:
“老爷可是想......”
“明日起,让赖大重新规整各房丫鬟婆子。”
贾政解下大氅,目光落在博古架上的汝窑花瓶,
“凡是爱嚼舌根、手脚不干净的,一概打发出去。尤其是角门那几个,连主子的名声都敢编排......”
王夫人连连点头,心中却有些发寒。
眼前的丈夫仿佛变了个人,不再是那个只知读书论礼的迂腐老爷,
而是浑身透着威严与谋略的当家人。
她忽然想起贾珠在世时,贾政看儿子的眼神总是带着期许,
如今那份期许,似乎转移到了整个贾府的兴衰上。
是夜,贾政在书房处修炼,尽力提升实力,幸得弥陀经为无上绝学,使得他进展颇快。
如今的他依然接近出窍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