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的“内养”并非枯坐。他将在“节点一号”强行引导地脉能量的刚猛方式彻底放下,转而将意识沉浸于自身微观世界的运转。他不再视那布满裂纹的“意识镀层”为亟待修复的破损屏障,而是将其当作自身精神图景的一部分,细细体悟其存在的状态,感受那冰冷“烙印”与自身意识能量接触时,产生的极其微妙的、非侵蚀性的排斥与僵持。
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平和心态下,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对体内生命能量的流动感知得更加清晰了。他甚至能“看”到玛莎所用药剂中蕴含的活性成分,是如何在生命能量的裹挟下,精准地作用于受损的组织,促进其缓慢愈合。这种微观层面的洞察力,是他以往依靠强大力量进行宏观掌控时从未有过的体验。
同时,他也开始尝试以同样的心态,去接触意识深处那片源自“遗产”的浩瀚知识海洋。不再是为了搜寻某个特定的技术或答案而进行有目的的检索,而是如同泛舟湖上,任凭思绪随着知识的流淌而漂移。一些以往被忽略的、关于意识本质、精神能量修复、乃至不同维度存在相互感知方式的碎片化信息,悄然浮现在他的心头。虽然依旧模糊,却为他指明了不同于强行对抗的、可能存在的解决路径。
就在林默沉浸于内景修持,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以缓慢但稳定的速度好转时,外部的情报收集也并未停止。
基地依旧处于“潜影”状态,但杰克团队对那股来自东北方向、冰冷目光的能量特征分析,取得了初步进展。他们发现,这道能量的构成方式极其特殊,并非单纯的生命能量或已知的任何物理能量,更像是一种高度有序的、带有明确信息承载功能的“结构化信息能量体”。其核心频率稳定得可怕,几乎不受外界干扰,这或许就是那烙印难以磨灭的原因。
“它像是一段自我维持的‘程序’,或者说是一个……‘信标’。”杰克在向苏婉和秦风汇报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林默,就是被这个信标标记的目标。只要信标不消失,对方理论上就能在一定范围内定位到他。”
这个结论让众人心情沉重。这意味着,单纯的物理隐藏和能量屏蔽,对于这个层次的“观察”可能效果有限。
“能找到屏蔽或干扰这个‘信标’的方法吗?”秦风沉声问道。
“很难。”杰克摇头,“它的能量层级和结构稳定性都远超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除非我们能彻底理解其运作原理,或者……林默自身发生某种质变,能够从内部覆盖或同化掉这个标记。”
希望似乎又回到了林默自身的恢复与成长上。
另一方面,小七的状态也引起了苏婉的注意。自从林默开始静养后,小七虽然不再需要时刻紧张地“聆听”南极的回响,但她偶尔会流露出些许困惑的表情。
“苏婉姐姐,”一次,她拉着苏婉的衣角,小声说道,“我好像……感觉不到之前那个特别‘冷’的东西了。”她指的是南极方向的“冰痕”。
“这是好事,说明林默哥哥的干扰起作用了。”苏婉安慰道。
“嗯。”小七点了点头,但眉头依然微蹙,“可是,有时候,我会感觉到一点点……很淡很淡的,和那个有点像,但又不一样的感觉……像是……回声?或者影子?我说不清楚。”
小七的描述很模糊,但苏婉不敢忽视。她将这一情况记录下来,准备等林默状态更好一些时与他探讨。或许,南极设施的“呼唤”虽被打断,但并未完全终止,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模式?抑或是,小七感知到的,是其他类似存在的微弱活动?
时间在内外各自的忙碌与静养中悄然流逝。林默的伤势一天天好转,脸色逐渐恢复了血色,眼神也愈发深邃内敛。他偶尔会在青木长老的陪同下,在基地内部新建的、模拟自然光照的生态园中散步,看着那些在共生菌群滋养下茁壮成长的作物,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温和而坚韧的生命力。
内景的修持,外察的进展,以及基地内部悄然萌发的生机,共同构成了一幅于巨大压力下,依旧在努力寻求出路、积蓄力量的画卷。
林默知道,平静是暂时的。那道冰冷的烙印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停。但他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躁,内心的沉淀让他能够更冷静地思考未来。
当身体彻底恢复,当对内对外的认知更进一步,便是他们主动去面对,甚至去触碰那东北方向冰冷目光的时刻。
蛰伏,是为了更有力的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