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转眼便到了金秋十月。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检验成果的时刻。红星大队合作社的药圃里,大部分薄荷、紫苏已然采收完毕,进入了晾晒和加工环节,而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那两分备受瞩目的试验田上——那里种植着关系着合作社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药材,丹参和黄芪。
经过春夏两季的精心呵护,尤其是成功度过了初夏的肥害危机后,试验田里的丹参和黄芪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丹参植株健壮,叶片深绿,地下的根茎虽然还未到最佳采收期(通常需生长一年以上),但挖开少数几株查看,根系已颇为发达,主根粗壮,表皮呈暗红色,隐隐有了些药材的品相。黄芪的长势更是喜人,茎秆直立,枝叶繁茂,淡黄色的蝶形小花点缀其间,显得生机勃勃。
苏念晚几乎每天都要到试验田里转上几圈,仔细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张伯也是这里的常客,两位合作社的技术核心,经常蹲在田埂边,对着这些“宝贝疙瘩”低声交流,时而点头,时而蹙眉。
这天下午,苏念晚正和春花媳妇一起,给黄芪植株进行最后一次松土除草,为即将到来的根部膨大期创造更好的条件。沈建国陪着县农业局的两位技术员和公社主管农业的副主任来到了试验田边。他们是听说红星大队试种了高价值药材,特意前来查看进展的。
“苏副社长,张老,这两位是县农业局的刘技术员、王技术员,这位是公社的李副主任。”沈建国热情地介绍。
苏念晚和张伯连忙起身打招呼。李副主任看着长势良好的黄芪,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这就是黄芪?长势很不错啊!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县里的刘技术员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干部,他蹲下身,仔细拔起一株黄芪,抖掉根部的泥土,仔细观察其根系。只见主根粗长,直顺,侧根少,表皮淡棕色,木质部黄白色,品相上佳。
“好!真好!”刘技术员连连赞叹,抬头看向苏念晚,目光中充满了欣赏,“苏念晚同志,不简单!黄芪是深根性植物,对土壤要求高,管理也精细,你们能种到这个程度,非常不容易!这根系,这成色,初步判断,有效成分含量应该不低!”
王技术员也查看了丹参的长势,虽然还未到采收期,但从植株状态和已见雏形的根茎来看,管理也非常到位。“丹参也种得很好!看来你们在土壤改良和精细化管理上,确实下了苦功夫。”
得到县里和公社技术干部的肯定,沈建国脸上乐开了花,与有荣焉。苏念晚心里也松了口气,谦虚地回应:“主要是领导和张伯指导得好,也是我们试种小组的同志们用心。”
李副主任对合作社勇于尝试新品种、积极进行产业升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红星大队合作社,眼光长远,敢闯敢试,是我们全公社学习的榜样!这两种药材如果能成功推广,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你们要好好总结经验,到时候在全公社推广,还要请苏副社长去给大家讲课啊!”
“一定尽力!”苏念晚笑着应承。
领导和技术员们的肯定,如同给试验田里的新药项目盖上了“官方认证”的合格章。消息很快在社员中传开,大家对新药材的成功更是充满了信心,对苏念晚的领导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信服达到了新的高度。连最初对试种持保留态度的少数人,此刻也彻底没了话说。
孙小云在自家院子里,听着隔壁王婶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县里领导如何夸赞试验田的黄芪,如何肯定苏念晚,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又是羡慕又是后悔。她男人沈墨林晚上回来,也难得地说了她两句:“早就跟你说,别老盯着人家眼红,跟着晚晚嫂子好好干才是正理。你看现在,参与试种和加工坊的人家,哪个不分到更多钱?咱们家呢?”
孙小云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只能懊恼地跺了跺脚。
试验田的阶段性成功,不仅证明了新药材种植的可行性,更极大地鼓舞了合作社的士气。苏念晚趁热打铁,在合作社理事会上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丹参和黄芪的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尤其是黄芪,需要生长两到三年品质才最佳。我建议,明年在扩大薄荷、紫苏等短期药材种植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丹参和黄芪的种植面积,形成长短期结合的合理结构。另外,加工坊这边,也要开始着手研究丹参和黄芪的炮制工艺,为将来的深加工做准备。”
她的规划清晰而有远见,得到了理事会成员的一致赞同。合作社的发展蓝图,在她手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宏伟。
晚上,苏念晚在灯下整理试验田的观测记录和数据,为撰写总结报告做准备。沈墨琛这次休假在家,坐在她对面,安静地看着一份军事杂志,偶尔抬眼看看她专注的侧影。
“试验田,成功了。”他放下杂志,忽然开口,语气是陈述,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为她高兴的意味。
苏念晚从数据中抬起头,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嗯,算是过了最重要的一关。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和精细管理了。”
“你做得很好。”沈墨琛看着她,目光沉静而专注。
被他这样直白地肯定,苏念晚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也有大家的功劳。”
屋里陷入短暂的安静,只有煤油灯芯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过了一会儿,沈墨琛像是想起什么,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包裹的、方方正正的东西,递给她。
“路过书店看到的,或许对你有用。”
苏念晚疑惑地接过,打开牛皮纸,里面是一本崭新的《中药炮制学》,还是最新修订的版本。这书在此时可是非常专业和难得的参考资料!
“这……谢谢你,墨琛!”苏念晚惊喜不已,这正是她接下来准备深入研究的方向!
“嗯。”沈墨琛应了一声,重新拿起杂志,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苏念晚摩挲着光滑的书皮,心里暖流涌动。他总是这样,在她需要的时候,送上最及时、最贴心的支持。她看着他在灯光下棱角分明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依赖。
试验田里的新药,如同她播下的希望种子,已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身边这个沉默却无比可靠的男人,则是她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