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堂所提供的关于大理的情报,犹如一块巨石被投入到平静的湖面一般,在天机阁的核心层引起了轩然大波,激起了层层涟漪。
南宫宸深知这个情报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明白这绝非是影堂或者他一个人能够轻易决断的事情。
如此重大的决策,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统一思想,凝聚各方共识才行。
于是,南宫宸毫不犹豫地当机立断,下达命令,要求召开最高级别的核心会议。
这个会议将汇聚天机阁的核心成员,共同商讨应对这一情报的策略和方案。
与会者仅有五人:南宫宸、程灵素、袁紫衣、马春花,以及通过特殊信鸽渠道紧急联络、以书面形式“参会”的北方总负责人胡斐。
静思斋内,气氛凝重。
南宫宸没有绕圈子,直接将袁紫衣汇总、并经他分析提炼后的情报,向众人进行了通报。
当听到“大理世子离家”、“四大恶人异动”、“慕容氏南顾”以及“可能存在的秘藏武学”等信息时,即便是性情清冷的程灵素,眼中也闪过一丝惊异;马春花更是掩口低呼;而远在北方的胡斐,通过信笺传来的意见也充满了震惊与重视。
“诸位,”南宫宸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沉静而有力,“情报已然共享。依我判断,大理国不久必将生变,且此变非一城一地之得失,恐将牵扯多方势力,影响整个南方武林,乃至天下格局!”
他走到疆域图前,手指重点圈出大理位置,开始阐述他的战略分析:
“其一,大理段氏,以一阳指、六脉神剑闻名于世,虽为国主,亦为武林翘楚,若能结交,乃至结盟,于我天机阁抗衡清廷,无疑是一大强援。”
“其二,风暴之中,必有机遇。无论那‘秘藏武学’传闻是真是假,动荡之下,必有平时难以触及的武学资源、人才、乃至势力范围显露出来。此乃我天机阁快速提升实力之良机。”
“其三,我天机阁新立,虽有名声,然根基尚浅。若能在此等大事中有所作为,乃至主导部分局势,必将极大提升我阁在天下武林中的地位与话语权,不再仅限于‘抗清义士’的形象。”
“其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南宫宸语气加重,“清廷目光,多半集中于中原与北方。南方,尤其是大理这等相对偏远之地,是其力量相对薄弱之处。在此地发展,可避其锋芒,积蓄力量,乃‘避实击虚’之上策!”
他条分缕析,将介入大理事务的利弊、必要性与潜在收益,阐述得清清楚楚。这不仅仅是基于先知先觉,更是立足于天机阁自身发展的现实考量。
袁紫衣第一个表态,她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阁主分析得透彻!影堂已初步在南疆铺开网络,正可借此机会大力扩张!若能在大理站稳脚跟,获取第一手情报,对我阁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支持战略南移!”
程灵素沉吟片刻,清冷开口:“大理地处南疆,多瘴疠虫蛊,药材种类与中原迥异。药堂可借此机会,收集当地独特药材,研究破解蛊毒瘴气之法,既可保障阁内人员安全,亦可丰富我药堂底蕴。于公于私,南下有利。”她的支持,立足于专业领域,同样理由充分。
马春花虽对可能的危险有些担忧,但见南宫宸决心已定,且分析合理,便也温言道:“内务堂会全力保障南下所需物资调配,确保后勤无忧。只是……此行凶险,还望阁主与诸位多加小心。”
最后,是胡斐通过信笺传来的意见,由马春花代为宣读:“胡堂主言:北方局势已初步稳定,商家堡运转良好,与苗人凤等关系融洽。阁主目光深远,大理确为机遇所在。斐虽不能亲身随行,然北方之事,绝无后顾之忧!武堂弟子随时可南下支援!祝阁主与诸位旗开得胜!”
核心成员意见高度统一,无人反对。
南宫宸心中一定,朗声道:“既然如此,我正式宣布,天机阁下一阶段战略重心,将转向南方,首攻目标——大理国!”
他随即做出初步部署:
“此次南下,旨在灵活机动,把握先机。故,我将亲率一支精干小队前往。成员包括:我、程堂主、袁堂主、马总管。”
“胡堂主继续坐镇北方,稳固根基,并保持与苗人凤等北方势力的联系,以为奥援。”
“武堂赵大勇、钱大勇留守别院,继续主持训练,并负责总部的日常防卫。”
“阁内日常事务,由王老爷子、鲁师傅等执事协同处理,重大决策,通过信鸽急报于我。”
众人齐声领命。
“此行风险与机遇并存。”南宫宸最后肃然道,“我等需步步为营,谨慎行事。既要敢于火中取栗,亦要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一切行动,以壮大我天机阁为最终目的!”
“谨遵阁主之命!”程灵素、袁紫衣、马春花齐声应道。
战略方向就此确定。
天机阁这艘刚刚稳固下来的航船,调整了风帆,即将驶向南方那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汹涌海域。
一场围绕大理国展开的波澜壮阔的画卷,即将在天机阁的核心团队面前,缓缓展开。
静思斋的会议结束后,整个天机阁总部如同上紧了发条,开始为阁主南下做最后的准备。
药堂加紧配制各类解毒、避瘴、疗伤的丹药;影堂将大理及周边区域的情报进行最终汇总分析;内务堂则忙着调配资金、准备行装。
一股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弥漫在药王谷别院。
南宫宸立于窗前,望着南方天际,目光仿佛已穿越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即将风起云涌的土地上。
大理,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