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段誉亲自发话,要为母亲归来以及新结识的“南宫大哥”接风洗尘,镇南王府自然不敢怠慢。
虽因王爷段正淳尚未回府,宴席规模有所控制,但依旧极尽王府之奢华。
华灯初上,王府最大的花厅“锦华轩”内已是灯火通明。
琉璃灯盏映照着雕梁画栋,地上铺着柔软的波斯地毯,空气中弥漫着酒香与花果的清新气息。
身着统一服饰的侍女穿梭其间,悄无声息地布菜斟酒。
段誉作为主人,坐于主位。
刀白凤坐于其左首,她已换上了一身更为正式庄重的宫装,更显雍容华贵,只是眉宇间那份由内而外的轻松与明媚,却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南宫宸作为主宾,被安排在段誉右首的位置,程灵素与马春花则依次坐在他下首。
程灵素依旧是一身素净衣裙,神色清冷,仿佛周遭的奢华与她无关。
马春花则稍显拘谨,但举止得体,默默观察着王府的礼仪。
除了他们,宴席上还有几位身份特殊的女客。
一位是坐在刀白凤下首的阮星竹。
她约莫三十许人,身着淡紫色衣裙,容貌娇美,眼波流转间自带一股灵动风流之气。
她是段正淳的情人之一,阿朱与阿紫的生母,如今借居在王府别院。
她目光不时落在南宫宸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探究。
另一位则是坐在稍远些位置的秦红棉。
她一身黑衣,面容冷艳,眼神锐利如刀,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煞气。
她是段正淳另一位情人,“修罗刀”秦红棉,木婉清的母亲。
她身边坐着一位同样身着黑衣、面带黑纱的少女,身姿窈窕,眼神冰冷,正是其女木婉清。
母女二人似乎与周遭热闹的气氛格格不入,只是沉默地坐着。
此外,得到消息匆匆从万劫谷赶来的甘宝宝也赫然在座。
她坐在阮星竹对面,虽已为人母,却依旧娇俏可人,眉眼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愁绪与倔强,目光偶尔扫过刀白凤和南宫宸,神色复杂。
这几位与段正淳关系匪浅的女子齐聚一堂,本就暗流涌动,如今又多了南宫宸这个变数,使得宴席的气氛更加微妙。
段誉浑然不觉场中暗流,他兴致极高,率先举杯,朗声道:“今日母亲回府,誉心甚喜!又得遇南宫大哥这般良师益友,更是幸事!诸位,请满饮此杯,为母亲接风,亦为南宫大哥洗尘!”
众人纷纷举杯。
南宫宸从容起身,举杯环敬,微笑道:“世子盛情,南宫宸感怀于心。王妃福泽深厚,自有天佑。南宫宸借花献佛,敬王妃,敬世子,亦敬在座诸位。”他言辞得体,气度从容,瞬间便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一杯饮尽,宴席正式开始。
段誉对南宫宸推崇备至,席间话题自然多围绕着他展开。
起初只是些寻常寒暄,问及南宫宸的游历见闻。
南宫宸也不藏私,将一路所见南北风光、各地民俗、乃至一些奇闻异事娓娓道来,他口才极佳,描述生动,不仅段誉听得入神,连在座诸女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当话题偶然转到医道药理时,一直沉默的程灵素在南宫宸的示意下,偶尔会开口补充几句。
她言语简洁,却往往直指核心,对一些疑难杂症和奇毒的分析,让略通医术的甘宝宝和阮星竹都暗自心惊,看向程灵素的目光顿时不同。
谈及江湖轶事、武功流派时,南宫宸更是见解独到。
他并不固守门派之见,对各家武学优劣分析得鞭辟入里,偶尔提及一些运劲发力的技巧,虽只是理论,却让在座的秦红棉这等高手都暗自凛然,意识到这年轻人武功修为恐怕深不可测。
他甚至能就段氏一阳指的特点说出些门道,虽未涉及核心,却也令深知家传武学精妙的刀白凤暗自点头。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段誉谈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时,南宫宸竟也能随口吟诵名家篇章,对书画鉴赏、古琴音律均有不俗见解,其学识之渊博,仿佛无所不包。
他谈笑风生,引经据典,对各种话题都能应对自如,且言语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睿智,卓尔不群的气度,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仿佛能洞察世事的深邃目光,交织成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在这华灯璀璨的宴厅中,显得如此耀眼。
阮星竹手执团扇,掩着半边朱唇,一双妙目几乎黏在南宫宸身上,眼波流转间,好奇与兴趣越来越浓。
她惯会见风使舵,察言观色,此刻已然看出,这位南宫公子绝非池中之物,其风采气度,竟隐隐将记忆中那个风流倜傥的段正淳都比了下去。
甘宝宝看着与段誉相谈甚欢、又与刀白凤关系匪浅的南宫宸,再想到万劫谷中那个狭隘暴躁的钟万仇,心中不由生出几分自怜与对比下的黯然,对南宫宸也多了几分莫名的关注。
就连一直冷着脸的秦红棉,那锐利的目光也在南宫宸身上停留了数次。
她性格刚烈,最讨厌油头粉面、夸夸其谈之辈,但南宫宸的言辞气度,却让她挑不出半点毛病,反而隐隐觉得此子不凡。
她身旁的木婉清,虽隔着面纱,但那冰冷的目光也数次扫过南宫宸,似乎想看清这个能让段誉如此推崇、又让母亲多看几眼的人,究竟有何特别。
刀白凤将诸女反应尽收眼底,心中莫名地生出几分自豪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妙感。
她知道南宫宸的优秀,却也没想到他在这等场合下,竟能如此光芒四射,引得这些眼高于顶的女子都为之侧目。
南宫宸坦然承受着各种目光,依旧从容不迫,与段誉交谈,偶尔也会礼貌地与阮星竹、甘宝宝等人对答几句,既不冷落旁人,也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场接风宴,因他的存在,已然成了他个人风采的展示场。
镇南王府的群芳,在这璀璨灯火下,心思各异,但目光却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那位青衫磊落的少年身上。
风月无声,却已悄然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