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罗联邦都星的战火并未停歇,反而在局部区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刘思浩,这位野心勃勃又心胸狭隘的少将,此刻正深陷于他自己一手促成的“功勋陷阱”之中。
在接到高洋那套被他私下里嗤之为“条条框框屁事多”的《清剿作战细则》后,刘思浩起初是极度抗拒的。什么“动态任务板抢单”,什么“标准化战术小组”,什么“战果KpI确认”,在他看来,这都是上层用来限制他这种“能吏”发挥、阻碍他快速晋升的枷锁。他更习惯于那种浑水摸鱼、在混乱中夸大功绩、灵活操作的老办法。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一击。
他的部队仿佛成了战场上的磁石,不用再费心去寻找敌踪,敌人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四面八方的废墟中不断涌出,主动找上门来。而且不再是之前那种小打小闹的四五股敌人,动辄便是数十股敌军如同潮水般扑来!
更让刘思浩部队官兵胆寒的是,这些敌人突然改变了之前“打不过就跑”的游击习性,变得异常悍勇,每一次接战,都仿佛不死不休,直至将刘思浩的部队拼得伤亡惨重、几乎打光,才被最终歼灭。短短时间内,刘思浩的清剿部队经历了数次“大换血”。
那些原本打破头都想挤进清剿部队捞取战功的军官和士兵,现在一听到自己被调往该部队,脸上瞬间失去血色,仿佛接到了死亡通知单。前线的狂热与争功现象,在刘思浩所属的这片区域,迅速被恐惧和绝望所取代。
但刘思浩对此的反应,却堪称冷血。他看着终端上不断累积的、按照新规虽难以夸大但依然可观的“击溃敌军批次”数据,内心非但没有为士兵的惨重伤亡感到痛心,反而涌起一股病态的沾沾自喜。
“死了这么多人,仗仗都赢了,老子场场都在!这KpI……哦不,这功绩攒下来,跳过上尉、大尉,直接晋升少校绝对是板上钉钉了!”他躲在相对安全的指挥节点,美滋滋地盘算着,“不行,少校可能还是中层,我要成为上层军官!必须把握住这地面部队唯一能立大功的机会!”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型:“就算手下这几万人全打光了,只要能把这片区域的敌人清理干净,这天大的功劳,足以让我在大唐军中跻身高层!”
于是,他不顾部下军官们的强烈反对和恳求(这些军官更珍惜自己和士兵的生命),执意继续从后方调兵,而且是成建制、整队整队地填入清剿部队这个无底洞。原本一支五千人规模的机动部队,硬是被他膨胀成了一个拥有三千架战车、三万士兵的臃肿庞然大物。
他天真地以为,凭借绝对的数量优势,可以碾压一切遭遇的敌人,轻松收割功勋。
然而,现实再次无情地嘲弄了他的无知。庞大的部队在复杂破碎的都市废墟中行动迟缓,队形极易被残垣断壁分割。更让他想骂娘的是,敌人仿佛能感知到他的兵力规模,他部队膨胀得越大,遭遇的敌人就越多,越强!
此刻,刘思浩就正面着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危机——足足一千架金属蜘蛛,带领着十万机甲战士,如同红色的死亡潮汐,从多个方向向他这支臃肿不堪的部队发起了猛攻!
“妈的!见鬼了!这帮铁疙瘩是能根据老子的兵力动态调兵吗?老子人越多,它们也越多?它们到底是怎么藏起来的?又是怎么精准找到老子的?!”刘思浩躲在临时加固的掩体里,看着外面漫山遍野的红色敌军,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几乎要失去理智。
他慌忙呼叫空中支援,但赶来的战斗机飞行员无奈地报告,敌我双方已彻底绞杀在一起,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轰炸而不误伤友军,只能在战场上空焦急地盘旋,束手无策。
看着己方部队在敌人猛攻下如同雪崩般消融,战车一辆接一辆化作燃烧的废铁,士兵成片倒下,刘思浩那点可怜的勇气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恐惧。他缩在掩体角落,脸色惨白,心中疯狂地向所有他知道的神佛祈求,保佑自己能活下去。什么功勋,什么晋升,在死亡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可笑。他甚至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才能“合理”地临阵脱逃,并且事后不被追究责任。
就在他绝望地以为自己的野心和生命都要在此终结时,外围阵地上幸存的士兵们突然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来了!”
刘思浩如同溺水者抓到救命稻草,猛地探出头,心中瞬间被劫后余生的狂喜填满。有援军就好,只要能活下来,功勋总有机会再挣!
然而,当他看清所谓的“援军”时,整个人都傻掉了。
那并非他想象中的装甲洪流或大规模步兵军团,而是一群在废墟间以惊人的弹跳力高速移动的红色身影!他们如同灵活的红色幽灵,在断壁残垣上蹦蹦跳跳,迅捷无比地朝着战场核心区域逼近。
“机……机甲部队?唐龙的亲卫队?”刘思浩愣住了,不是因为这群援军奇葩的行进方式,也不是因为他们仅有数千人的数量,而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支标志性的红色机甲部队,正是由唐龙元帅亲自率领的!
“妈的!居然是唐龙亲自来救?我刘思浩居然沦落到要他来救?!”一股强烈的屈辱感和嫉妒心瞬间冲淡了他的获救喜悦,让他几乎咬碎牙齿。但他反应极快,立刻连滚爬爬地冲出掩体,拔出配枪,声嘶力竭地高声呐喊,装出一副与阵地共存亡、誓死指挥的英勇模样——他绝不能给唐龙留下贪生怕死的坏印象,这关乎他未来的晋升前途。
“兄弟们!坚持住!元帅亲率精锐来支援我们了!为了联邦,杀啊!”他演技浮夸,却成功地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濒临崩溃的防线。
而那些早已得知唐龙亲临前线消息的联邦士兵,看到这标志性的红色机甲,更是士气大振,欢呼声直冲云霄:“唐龙元帅万岁!大唐万胜!”
这些红色机甲战士人手一支造型奇特的大口径枪械,他们在高速跃进中,甚至跃至半空时,便沉稳地扣动扳机。没有刺眼的光束射出,只有一声声沉闷如雷鸣的巨响炸开。
伴随着这恐怖的声响,围攻联邦军的敌群中,无数机甲战士仿佛被无形的巨锤狠狠击中,瞬间倒飞出去,紧接着便毫无征兆地凌空爆炸,化作漫天纷飞的金属碎片!它们那足以抵挡常规激光武器的护甲,在这种神秘武器面前,竟然如同纸糊一般不堪一击!
仅仅一轮齐射,便有数千敌军机甲战士被彻底抹除!
这一幕,极大地鼓舞了残余联邦军的士气,他们纷纷怒吼着发起反冲击。而刘思浩则看得目瞪口呆,舌头伸得老长都忘了收回去。
“这……这是什么武器?!威力也太恐怖了!”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唐龙竟然藏着这种大杀器!上次战舰格斗战要是用了,我那些亲信何至于死那么多?!妈的,还是地位不够,接触不到核心机密啊!”震惊之余,他更加坚定了要往上爬,掌握更多权力和资源的决心。
战斗在这些生力军加入后,局势瞬间逆转。数千红色机甲战士如同虎入羊群,手中的“雷鸣枪”(他后来才知道这名字)每一次轰鸣,都必然带走一个甚至多个敌军单位。就连皮糙肉厚的金属蜘蛛,也扛不住几枪重点集火,便在爆炸中化为残骸。
在红色机甲和残余联邦军的内外夹击下,这股庞大的敌军终于承受不住伤亡,再次恢复了“打不过就跑”的本能,四散溃逃。杀红了眼的联邦士兵不等命令,自发地追杀了出去。
而那数千红色机甲战士,在留下了近千人协助清剿残敌后,其余部队毫不停留,继续以那种独特的跳跃行进方式,奔赴其他需要支援的战区。
刘思浩看到一名被几名红色机甲战士簇拥着的、似乎是小队指挥官的人朝自己走来,连忙再次整理了一下仪容,挤出自认为最谦卑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不管对方是谁,能指挥唐龙亲卫的人,地位绝对非同小可。
那名机甲战士取下骷髅头盔,露出一张英俊但面无表情的脸,向刘思浩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唐帝国机甲部队,少尉A6,奉元帅命令,前来支援将军阁下。”
“A6?”刘思浩一听这编号和军衔,心里立刻咯噔一下,“又是个机器人?还是个少尉?”得知对方身份和军衔都低于自己后,他脸上那谄媚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冷漠。
他随意地回了个礼,用近乎命令的口吻说道:“嗯。我命令你部,立刻担任部队前锋,清剿溃逃之敌!”说完,根本不给A6回应的时间,便径直转身,对着自己的部下大声吆喝起来:“全体集合!保持战斗队形,继续前进!注意警戒四周!”然后头也不回地登上了自己的指挥车。
在他那狭隘的认知里,机器人不过是高级点的工具,无需浪费礼节,只需下达指令即可。
准备敬礼告退的A6和他的队员们,明显因为刘思浩这极其无礼的态度愣了一下。但严格的军纪让他们依然朝着刘思浩的背影,一丝不苟地敬了一个完整的军礼,这才沉默地转身,执行前锋任务去了。
走在队伍最前方,一名年轻的机甲战士忍不住通过内部通讯抱怨道:“长官,那个刘将军也太……我们救了他们,他连句感谢都没有,态度还那么差!简直不像个军人!”
A6沉默了一下,平静地回应,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电子合成般的质感,却并非毫无感情:“无需在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不遵守基本礼仪的指挥官,确实难以赢得下属真正的尊重。”他的核心逻辑中,对于“军人”的定义有着严格的标准,刘思浩的表现,显然不符合这个标准。
刘思浩完全没意识到,自己那点可怜的傲慢,已经在这支拥有高度智能和情感模拟的机器人部队心中,埋下了厌恶的种子。他还在做着“人类至上,机器人只是工具”的美梦,全然不知在未来,这些“工具”很可能成为他晋升道路上意想不到的绊脚石。
……
与此同时,在由高洋一手整顿、已然秩序井然的“停车场”前进指挥枢纽内,气氛则完全不同。
高洋站在巨大的立体星图前,看着代表各清剿部队的光点按照“动态任务板”的分配有序移动,敌我态势虽然依旧复杂,但已不再是之前的一团乱麻。他满意地点点头,端起他那标志性的保温杯,美滋滋地呷了一口提神草药茶。
“嗯,看来咱们这‘战场运营管理系统’1.0版本,运行得还算稳定。”他对着身旁正在快速处理信息的莉莉丝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项目经理验收成果时的自得,“数据驱动决策,流程优化效率,老祖宗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放到战场上,也是一个道理嘛。”
莉莉丝如今已不再是那个初临战阵、手忙脚乱的小姑娘。在高洋的言传身教下,她处理信息变得干练高效,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沉稳。她闻言抬起头,由衷地赞叹道:“参谋长,您这套办法真的太厉害了!各部队的协调性和响应速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伤亡率也显着下降。只是……刘思浩少将那边的战报,似乎有些异常。”
她调出了刘思浩部队的活动轨迹和遭遇敌军频率的数据分析图:“您看,他们遭遇敌人的频率和规模,远远超过了其他同等规模的清剿部队,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吸引力’。而且,他们的战术执行,似乎并未严格按照我们的‘标准化流程’,依然存在盲目集结、队形臃肿的问题。”
高洋凑过去看了看数据,眉毛挑了挑,脸上露出一种“我早就知道”的表情:“哦?刘思浩这个‘项目组’……看来是遇到‘针对性压力测试’了?或者说,他自个儿在瞎搞,触发了对方的某种‘反集结机制’?”他用手指敲着下巴,It男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
“莉莉丝,这像不像某种负载均衡策略被打破了?或者说,敌人拥有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动态难度调整算法?它们能感知到我方兵力聚集,并相应投入更多兵力进行压制?”他若有所思,“通知唐星小姐和星零小姐,重点分析一下刘思浩部队周边区域的敌军信号特征和调动模式,看看能不能找出规律。这可能是我们理解敌人指挥逻辑的一个突破口。”
“是,参谋长!”莉莉丝立刻记录并传达指令。
这时,关于唐龙亲自率领机甲部队解了刘思浩之围,以及后续A6小队被刘思浩无礼对待的报告也传了过来。
高洋听完,摇了摇头,对莉莉丝笑道:“看到没?这就是典型的‘问题员工’——能力配不上野心,心态还不好。总觉得别人抢他风头,占他功劳,对上级阿谀奉承,对下级(尤其是他眼中的‘工具人’)颐指气使。唐龙老大亲自救场,这是多粗的‘大腿’啊,他不赶紧抱紧了表忠心,还搁那儿因为自尊心闹别扭?啧,职场情商堪忧啊。”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和告诫:“莉莉丝,你以后要是当了领导,可得记住,对待任何下属,哪怕是非人类智能,基本的尊重是必须的。团队凝聚力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关键时刻能顶大用。你看A6他们,虽然被刘思浩甩了脸子,但军礼一丝不苟,任务执行毫不含糊,这就是职业素养。反观刘思浩……唉,我估计他在唐龙老大那里的‘印象分’,这次又扣了不少。”
莉莉丝认真地点点头,将高洋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她越来越发现,这位看似不着调、满嘴怪话的参谋长,其为人处世的智慧和驾驭局面的能力,深不可测。
“那……参谋长,我们需要对刘思浩将军那边,进行额外的战术指导或风险提示吗?”莉莉丝问道。
高洋摆摆手,又恢复了那副“老油条”的模样:“不必过度干预。咱们的‘系统’已经提供了支持,他自己操作不当,撞得头破血流,那是他的问题。咱们做管理的,要抓大放小,重点关注整体战局的‘系统稳定性’和‘核心指标达成’。只要整体KpI……咳咳,整体战果在向好,个别‘bug’(指刘思浩)只要不导致系统崩溃,就让他先跑着呗。冗余设计本来就是为了应对意外情况的。”
他话锋一转,指着星图上其他区域:“你看,其他部队在适应了新流程后,清剿效率是不是上来了?尤其是魏非、维尔、莱威他们指挥的舰队陆战队,本身就是精锐,现在有了清晰的‘任务导向’和‘流程规范’,更是如虎添翼。这就证明了我们这套‘敏捷作战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所谓的“敏捷作战管理模式”,正是高洋将现代软件开发的“敏捷开发”理念与战场清剿结合的生花妙笔。他将整个清剿区域划分为多个“作战迭代周期”,每个周期设定明确的“清剿目标”(类似产品功能),各清剿小队作为“敏捷团队”,通过“任务板”领取“用户故事”(具体敌情),每日进行“站会”沟通进展和障碍(通过通讯频道),最终以“可交付的战果”(确认消灭的敌人)来完成迭代。
这套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小部队的自主性和应变能力,同时又能通过中枢系统(指挥枢纽)进行宏观协调和资源调配,避免了各自为战和资源浪费。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不断整合各部队的战果,持续向最终目标(完全清剿)推进。同时,收集数据,快速迭代我们的战术和流程。”高洋对着星图比划着,“告诉各部队,鼓励小步快跑,大胆尝试新的小组配合战术,遇到硬骨头不要蛮干,及时呼叫‘支援服务’(炮兵、空军或其他清剿队)。我们要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团队的高效输出和项目的整体成功。”
就在高洋向莉莉丝灌输他的“管理心法”时,唐星那边传来了初步分析结果。
“高参谋长,你的直觉可能没错。”唐星清冷的声音在加密频道中响起,“我们对刘思浩部队周边区域的信号分析显示,敌军的调动存在一种模糊的协同模式,似乎存在一个低带宽、高隐蔽性的指挥网络在局部进行调度。它们确实表现出对大规模兵力聚集的敏感性和针对性。我们正在尝试逆向解析其通信协议,但这需要时间。”
星零温柔的声音补充道:“另外,我们监测到那两个巨大的机器人信号源曾短暂出现在低空,但很快又消失了。它们似乎在……观察。”
小黑猫的声音也挤了进来,带着点兴奋:“喵!要不要我试着给它们的网络来个‘渗透测试’?或者丢几个‘逻辑炸弹’过去?”
高洋赶紧阻止:“别别别!小猫兄,打草惊蛇就不好了!咱们现在优势在我,稳扎稳打就好。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保证咱们自己‘系统’的网络安全,以及继续分析数据。等我们把这地面的‘杂兵’清理得差不多了,腾出手来,再好好会会那俩‘大家伙’。”
结束通讯,高洋摸着下巴,对莉莉丝说:“看来,咱们的对手也不完全是‘无脑暴兵’,还是有点‘智能调度’能力的。不过,在咱们这套融合了现代管理智慧的‘降维打击’面前,它们这点调度能力,还不够看。接下来,就是耐心和执行力的比拼了。”
正如高洋所料,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依托于他建立的这套高效管理体系,联邦军的清剿行动进展顺利。各部队在“任务板”的引导下,目标明确,配合默契;后勤保障畅通无阻;战果确认清晰公正。红色机甲部队作为强大的机动打击力量,被精准地投送到最需要的区域,成为压垮敌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刘思浩部队,在经历了那次惨痛的被围之后,虽然依旧承担清剿任务,但刘思浩本人似乎也收敛了不少,不敢再肆意妄为地大规模集结部队,开始(不情愿地)更多地遵循指挥枢纽的调度和战术指导,伤亡率也随之下降,但他在官兵心中的威信,以及在上层眼中的评价,已然大打折扣。
三天后,当最后一小股躲藏在深层地下管道中的敌军机甲战士被魏非麾下的精锐陆战队揪出并彻底摧毁后,历时数日的万罗联邦都星地面清剿战,终于以联邦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刹那间,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不仅仅来自疲惫却兴奋的军人,更来自那些躲藏在避难所中、终于盼来和平曙光的普通民众。
“胜利了!我们赢了!”
欢呼声在废墟上空回荡,传递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在指挥枢纽内,莉莉丝看着综合战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高洋则淡定地喝光了保温杯里最后一口茶,长长地舒了口气。
“好了,第一阶段‘项目’总算‘成功上线’了。”他拍了拍莉莉丝的肩膀,“走,去给元帅汇报工作。记住汇报要点:突出集体努力,强调流程价值,功劳归于领导决策。至于某些人的‘异常数据’……点到为止即可。”他眨了眨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莉莉丝心领神会,用力点了点头。她知道,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唐龙在万罗联邦的地位,也彻底奠定了高洋参谋长作为唐龙身边不可或缺的、以智慧和经验创造价值的核心副手的地位。而她自己,在这位“职场导师”的带领下,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着。
战争的硝烟暂时散去,但宇宙的暗流依旧汹涌。海盗星系的AI威胁仍未解除,万罗联邦内部的政治博弈暗潮涌动,大唐的崛起之路也才刚刚开始。对于高洋来说,他在这片星辰大海中的“项目经理”生涯,还面临着无数新的挑战与“项目”。不过,此刻的他,至少可以稍微放松一下那根时刻紧绷的“风险管控”神经,享受一下这短暂的“项目间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