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话里父亲李建国那凝重的声音,让李晓宇的瞳孔微微一缩。
藤原敬二。
他来了。
这个在他前世记忆中,如同高山般横亘在中国数控界面前的巨擘,终于坐不住,亲自叩门了。
李晓宇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的弧度。
来得正好。
“爸,您别慌。”他的声音沉稳如山,听不出任何波澜,“按我说的三点去做。”
“第一,热情接待,规格要提到最高,让他感受到我们的尊重。”
“第二,可以参观,但只能带他们去看我们想让他们看的地方。比如‘龙渊’的总装车间和我们的新园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晓宇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想尽一切办法,拖住他。告诉他我正在外地出差,但很快就会回来与他会面。等我回来。”
他要让藤原敬二亲眼看一看,他口中的“游戏机”,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挂断电话,李晓宇将所有的思绪,都重新聚焦到了眼前这场,同样关键的战役上。
他转过身,对着早已看得目瞪口呆的李卫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厂长,各位专家,好戏,现在才刚刚开始。”
……
江州,“金陵中心”的豪华接待室里。
李建国强压着内心的紧张,满脸笑容地,亲自为藤原敬二,和他的四位助手,沏上了一杯顶级的雨前龙井。
“藤原先生,欢迎欢迎!您能亲自莅临我们中心指导工作,真是让我们蓬荜生辉啊!”
“李厂长太客气了。”藤原敬二优雅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但金丝眼镜后的那双眼睛,却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我只是对贵中心最近的一些传闻,感到非常好奇。特别是贵方自主研发的,那套基于pc平台的数控系统。”他的中文,标准得令人惊讶,“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非常勇敢,但也……非常有趣的探索之路。”
接下来的参观,在李建国巧妙的安排下,变成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迷魂阵”。
藤原敬二看到了热火朝天的“龙渊”总装车间。他看到了那些年轻的工程师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正在标准化的Sop流程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配。
他看到了“长缨一号”电主轴和“盘龙一号”滚珠丝杠,那无可挑剔的加工精度。
他甚至看到了园区里,那正在拔地而起的,充满了未来感的研发大楼和专家公寓。
这一切,都让他心中,暗暗吃惊。这个中国的“中心”,其发展的速度和展现出的潜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但当他,看到那些“龙渊”机床的控制柜里,确实无一例外地,都装着一台,再普通不过的486电脑时。
他眼神深处那抹,根深蒂固的轻蔑,又重新浮了上来。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只是精美的“壳”而已。没有一颗强大而可靠的“专用内核”,再华丽的躯体,也不过是一具,随时可能崩溃的木偶。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西飞车间里。
那场,真正的,决定胜负的“神迹”,正在上演!
在李晓宇的指令下,“龙渊一号”正式开始了对那块巨大飞机大梁的精密加工。
搭载着金刚石刀头的“长缨”主轴,发出轻快的嗡鸣,平稳地切入了坚硬的钛合金。
车间里,所有西飞的专家和工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机床旁那三台激光干涉仪的实时数据监控屏。
屏幕上,两条不同颜色的曲线,正在实时地跳动着。
一条,代表着机床在运动中产生的原始物理误差的红色曲线,如同心电图般,在正负五微米的区间内,不断地剧烈波动着。
而另一条,代表着经过“女娲”系统实时补偿后,刀具尖端最终实际运动轨迹的绿色曲线,却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始终,稳稳地,被锁定在零点基准线附近,波动幅度,从未超过0.5微米!
红色的狂乱,与绿色的宁静,形成了最极致,也最震撼的对比!
“天哪……”一位负责精度检测的老专家,扶着眼镜,喃喃自语,“它……它真的在……在实时地,修正自己!这不是一台机器,这是一个……有生命的,会自我调节的系统!”
李卫东,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感觉自己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关于机床误差不可避免的“常识”,正在被彻底地,无情地,碾碎!
数小时后。
当一个,长度超过三米,但直线度误差,却被奇迹般地控制在了3微米以内的,完美的巨型大梁,通过了最终检测时。
整个西飞车间,爆发出了一阵,比沈飞那次,还要猛烈十倍的,雷鸣般的欢呼!
李卫东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他冲上前,紧紧地抓住李晓宇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
“李总工!神了!真是神了!我们……我们西飞,也要二十台!不!三十台!我们现在就签合同!”
他立刻,拨通了那个他前几天,还嗤之以鼻的,“老对手”王强的电话。
这一次,他的声音里,没有了任何的嘴硬,只剩下了,发自肺腑的,彻彻底底的,叹服。
“老王……你……你说的对!”
“这他娘的,根本就不是机床!”
“这是……这是咱们中国自己的神仙,造出来的宝贝啊!”
……
江州,“金陵中心”的接待晚宴上。
藤原敬二依旧保持着他那份,属于行业巨擘的优雅与傲慢。
他摇晃着杯中的红酒,用一种“善意”的,充满了提携后辈意味的口吻,对李建国说道。
“李厂长,贵中心的硬件基础,和团队的活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恕我直言,你们在最核心的数控系统上,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如果贵方愿意,我们发那科,可以考虑,为你们提供我们上一代的0i-b系统,来提高你们‘龙渊’产品的可靠性,我想……”
他的话,还没说完。
李建国办公室的方向,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滴滴滴”的声响。
一名秘书,快步走了进来,将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一丝温度的传真纸,恭敬地,递到了李建国的手中。
李建国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将那张纸,轻轻地,推到了藤原敬二的面前。
传真纸的页眉上,印着一个,足以让任何一个军工人,都为之肃然起敬的徽标——
【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
而下面的内容,则是一份,由厂长李卫东亲笔签名的,加盖着鲜红公章的——
【首批订购三十台“龙渊一号”高精度立式加工中心之采购意向函】!
藤原敬二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