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计划的启动大会,在“双龙中心”刚刚落成的,足以容纳五百人的阶梯式报告厅里,隆重召开。
这一次,与会的人员,范围空前。
不仅包括了精密制造和人工智能两大研究院的所有核心骨干,还包括了从生产一线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工人技师代表。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即将参与一场伟大远征般的激动与自豪。
李晓宇,站在巨大的讲台中央。他的身后,幕布上,投影着一行,充满了磅礴气势的大字:
【“龙渊”计划——暨国产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项目启动大会】
“同志们,”李晓宇的声音,通过音响,清晰地在每个人的耳边回响,“今天,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一生的日子。”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用‘长缨’和‘盘龙’,解决了我们工业母机的‘心脏’和‘筋骨’的问题。”
“而从今天起,我们的目标,将是为我们国家,打造出一台真正意义上拥有独立‘大脑’和‘灵魂’的,完整的——工业巨人!”
他按动遥-控器,幕布上,出现了一张,由他亲手绘制的,“龙渊一号”三轴立式加工中心的设计渲染图。
那简洁、硬朗,充满了模块化设计美感的,极具未来感的造型,瞬间,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龙渊一号’。”
“要让它,从图纸,变成现实,我们必须,翻越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最后三座技术大山。”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依次点过。
“第一,是赋予它强健‘体魄’的——高刚性、高稳定性床身结构!”
“第二,是驱动它精准‘运动’的——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
“以及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指挥它进行‘思考’的,‘大脑’与‘灵魂’——我们自己的,数控系统!”
话音刚落,李晓宇便抛出了,他的第一个,足以让所有材料学和铸造学专家,都感到匪夷所思的方案。
“关于床身,”他切换了投影,“传统的铸铁床身,工艺复杂,时效处理周期长,而且,吸震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龙渊一号’,将全面弃用铸铁!”
他看向钱秉义教授,沉声说道:“钱老,我将交给您的材料组,一个全新的课题——‘人造花岗岩’,也就是矿物铸件床身的研发与制造!”
“矿物铸件?!”
台下,一位从国内顶尖铸造研究所,刚刚被“挖”来的老专家,失声喊道,“李总工,这……这在国际上,都还停留在实验室的理论阶段啊!它的配方和浇筑工艺,比最高标号的混凝土,还要复杂一百倍!我们……”
“我知道很难。”李晓宇打断了他,“但是,它拥有,比铸铁好十倍以上的热稳定性和近乎完美的吸震能力!是未来所有超精密机床,唯一的,也是最终极的选择!这个方向,我们必须走,也必须,第一个走通!”
钱秉义教授站起身,苍老的脸上,满是战意。
“没问题!这个课题,我们材料组,接了!”
紧接着,李晓宇又抛出了,他的第二个“重磅炸弹”。
“关于伺服系统,”他再次切换投影,上面,出现了一张复杂的电路和电机结构图,“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是日系的‘模拟伺服’和德系的‘数字-模拟混合伺服’。但我们,两条路,都不走!”
“我们,要跳过这两个阶段,直接,一步到位!研发基于‘dSp’,也就是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系统’!”
这个,长长的,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名词,让在场的所有电机和自动化专家,都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连“dSp”这个词,都是第一次听说!
最后,当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前两个“黑科技”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中时。
李晓宇,终于,图穷匕见,抛出了他今天,最核心,也最惊世骇俗的,一个决定!
“最后,是数控系统。”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扫过全场。
“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应该,像国内其他厂家一样,去购买,或者,去仿制,日本‘发那科’,或者德国‘西门子’的,那些昂贵、封闭,但却技术成熟的,专用数控系统。”
“但是,我今天,要告诉大家——”
“这条路,是一条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的死路!”
“所以,我决定!”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平地惊雷!
“‘龙渊’计划,将彻底放弃全世界所有主流的专用硬件系统路线!”
“我们,将基于我们研究院里,那些最普通的,最廉价的,386、486个人电脑(pc)平台,去开发一套完全‘开放式’的,‘软件化’的百分之百,属于我们自己的——”
“pc-based开放式数控系统!”
“轰——!!!”
这个决定,如同一颗引爆的原子弹,在整个报告厅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什么?用pc机?用那个只能玩游戏的‘铁盒子’,去控制价值上百万的精密机床?!”
“这……这简直是胡闹!疯了!绝对是疯了!”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这么干的!pc机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根本无法满足工业控制的要求!这违背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常识!”
质疑声,反对声,此起彼伏!
这一次,就连钱秉义和秦振华(通过视频连线)的脸上,都露出了深深的困惑与不解。
这个决定,实在是太“叛逆”了!太“离经叛道”了!
面对着台下几乎所有人的巨大的质疑。
李晓宇,没有做任何的争辩。
他只是平静地走到了白板前。
在那张充满了未来感的“龙渊一号”的设计图旁边。
缓缓地画了一个无比简陋、方方正正的pc电脑机箱草图。
然后,他伸出手指,指着那个在所有人看来都无比廉价,无比脆弱的“铁盒子”。
他的声音,不大。
但却,如同神谕般清晰地烙印在了在场所有人的灵魂深处。
“你们记住。”
“在未来,所有的工业制造,所有的信息处理,所有的智能控制……”
“都将运行在这台廉价,开放,并且拥有着无限可能性的‘铁盒子’里。”
“日本人的精工,德国人的严谨,都将被它,彻底颠覆。”
“谁,能第一个掌握用‘软件’去定义‘硬件’的钥匙。”
“谁,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