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是摆脱了许氏的嘘寒问暖,刘睿几乎是半拉半拽地将方言“请”进了自己的书房。
一进门,他便迫不及待地闩上门栓,生怕这尊“活菩萨”跑了似的。
他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容,搓着手道:“方兄,方兄!快,快给小弟讲讲,张知县和周知府,他们近来有何偏好?”
“这次县试、府试,大概会偏向何种题型?”
方言看着刘睿那急不可耐的样子,只觉得好笑。
他慢悠悠地踱到书案前,拿起一本刘睿做的八股文草稿瞥了两眼,摇了摇头,这才在椅子上坐下,翘起二郎腿,折扇轻摇。
“刘兄,稍安勿躁。”方言语气慵懒,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从容。
“张知县此人,为官讲究一个‘稳’字,不尚空谈,注重实务。”
“他近来最关心的,无非是税务收缴、地方治安,以及我那‘物流中心’带来的新气象。”
“故而,我料他出题,多半会贴合‘民生’、‘务实’这几方面。”
“譬如,‘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刘睿见方言滔滔不绝,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赶紧拿起毛笔记录。
“至于周知府嘛……”方言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经历赵德海一事后,他如今更看重‘气节’与‘变通’。加之北方乱民未平,他心中常怀忧患。”
“出题可能偏向‘居安思危’或者直接取自《孟子》中关于‘民本’、‘仁政’......”
刘睿越听越是激动。
方言所说的话,有理有据还符合情理和各位大人的性格。
显然不是无的放矢!想必此次科考,多数就是这方面的了!
“妙啊!太妙了!”
“方兄,你真是我的指路明灯!句句都说在点子上!”
他看着方言,眼神火热,恨不得当场倒头就拜,称他为“带头大哥”。
有大哥如此!他刘睿的科举之路,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响。
刘睿正听到关键处,被打断很是不耐,粗声问道:“谁啊?”
门外传来刘云岫轻柔的声音:“睿弟,娘让我给方公子送些点心来。”
刘睿无奈,只得起身开门。
只见刘云岫端着一盘精致的糕点站在门外,俏脸微红,目光飞快地扫了一眼房内的方言,便将点心盘子塞到刘睿手里,低声道。
“你们……慢用。”
说完,便像受惊的小鹿般匆匆离去。
刘睿端着点心回来,看着方言那俊逸的侧脸,心中已是一片苦涩。
方言这小子,长得太帅,简直是少女杀手!
不行,我得看紧点,不能让他把我姐姐的魂儿勾走了……
如果,我说是如果,如果他真成了我姐夫,是不是好像也不错?!
他想到了方言现在的赚钱能力,以及众人对他科举能力的肯定。
好家伙!刘睿直呼好家伙!
方言这小子,在江陵,貌似还真是一个枪手的香饽饽!!
方言倒是没在意,自顾自地拈起一块桂花糕品尝,点头赞道:“味道不错!”
没过多久,房门再次被敲响。这次来的许氏。
她端着两碗绿豆汤,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
“方公子,读书辛苦,喝点绿豆汤解解暑。”
她一边殷勤的把绿豆汤放在桌上,一边目光灼灼看着方言,又一边看着刘睿。
哪怕方言两人,都已经将绿豆汤喝完,却也不见许氏离去。
其眼神一直流离在方言和刘睿的身上。
其眼神仿佛在说,我儿子刘睿科举有戏吗?
方言何等精明,只是一会儿,就领会了她的意图。
他将喝完的碗放到桌上笑道:“多谢许夫人。刘兄天资聪颖,只是以往未得方法。”
“方才我观他文章,已有些火候。”
“只要接下来按我所说的方法潜心攻读,摒弃杂念,考取秀才功名,依我看,至少有七成把握!”
“七成?!”
许氏的声音瞬间拔高,激动得手都有些抖,脸上的笑容如同菊花。
“真的?方公子,您……您没骗我?我家刘睿还有这资质?!”
眼见方言微微点头,许氏都已经激动的快要无法站立。
她看向方言的眼神,越看越是觉得满意,恨不得这就是自己的儿子。
许氏一走,刘睿脸上的兴奋却淡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愁容。
方言帮他应付母亲,他很感激。
但是这样吹捧,是不是太过了一点?
他知道自己的功底,虽说在方言的帮助下,县试和府试他有了把握。
但是考秀才功名,那是需要考院试的!
院试今年的主考官可是湖广按察司的副使,一省之宗师的存在。
方言凭什么对他那么有信心?难道是他刚刚那几篇文章打动了他?
他自己的斤两他非常清楚。
别说是七层了!哪怕是一层!他都没有!
但是看到方言那胸有成竹的样子,刘睿不由的多想了几分。
莫非方兄有办法?
一想到方言那广阔的人脉!刘睿的心中就不由自主的砰怦的跳了起来。
莫非!莫非方兄在湖广按察司也有门路?
他紧忙凑近方言,小声道:“方兄,你有如此把握!莫非你还认识湖广按察司的人?”
方言折扇“啪”地一合,敲在刘睿头上,神色一正:“尽想些有的没的!我不认识那些人!但是我真有办法提高你考秀才的成功率!”
此言一出,刘睿惊为天人。
他没想到方兄居然如此有自信!
在不走偏门的情况下!
有信心让他一个学堂中游考上秀才?
方兄难道有他不知道的科举绝密?
方言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我方言何时说过妄语?说你有七成,还是保守估计。关键在于,你能否吃得了接下来的苦!”
刘睿一听方言真有办法,挺直腰板,点头如捣蒜:“方兄你说!只要能中秀才,什么苦我都能吃!”
“好!”
方言面露怪异,看着刘睿阵阵发毛。只觉得好似有什么恐怖的事情要发生一般!
“从今日起,忘掉你以前那套读书方法。一切,听我安排!”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刘睿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地狱式”备考。
方言完全摒弃了漫无目的的泛读,直接从书堆里抽出《四书章句集注》和几本经典的八股范文集。
“首先,划定重点范围!《论语》‘为政’......这些是高频考点,给我反复精读,做到倒背如流,不仅要背原文,还要背朱注!”
然后,他拿出一叠空白的“方记雪浪笺”,开始书写生活时间。
晨时开始读书!读半个时辰,然后闭眼休息一盏茶的时间。
睡醒再继续读书,读完再休息一盏茶的时间直至午时,午时过后,就开始就疯狂做八股,休息时间和上午一样。
如此反复,直至深夜!
“每日,我出五个小题,你必须在两炷香内完成破题和承题!不许拖延!”
“还有,‘时文’不是让你欣赏的,是让你拆解的!把其中好的句式、承转结构、典故运用,全都给我摘抄下来,形成你自己的‘素材库’!”
“每日完成之后!我会亲自批改,不合格?重写!直到符合规范,言之有物为止!”
方言按照前世那些高考学子的方式,全方面开始安排刘睿的作息。
就连八股文,都开始按照高考学生的方式,进行填鸭式教育。
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做题也是如此!做题万遍,笔下如有神助!
只要刘睿天天做八股!天天钻研八股。再加上他的猜题讲解。
考上秀才,应该不是难事。
刘睿看着方言递过来的作息表,只觉得头皮发麻!
按照这个作息,他每日读书加写八股最少要进行八个时辰!
每日除了休息吃饭以外!就没了其他时间!
这种噩梦训练,他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好在他按照方言的方法去破题时。以往那种浑浑噩噩、无处下手的感觉竟然渐渐消失。
思路变得清晰,下笔也顺畅了许多。
许久之后,刘睿放下笔。
看着自己刚刚在方言指导下完成的一篇八股文。
虽然还显稚嫩,但结构完整,破题准确,比他自己之前写的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好!
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成就感涌上心头!
他激动地抓住方言的手:“方兄!神了!真是神了!我感觉我开窍了!”
“此法如此强效!可是某个古籍上的失传秘法?!”
方言被他晃得头晕目眩,一扇子打在他的手上,整理了一下衣袖,脸上带着高深莫测的笑容。
“此奥义为,‘三年秀才,五年举人’的题海战术!”
“三……三年秀才?五年举人?题海战术?”刘睿重复着这些陌生的词汇,眼睛瞪得溜圆。
三年就考上秀才?五年就考上举人?方兄居然如此有信心?
但这名字听起来就特别专业,就像是专门为科考而生一般。
联想到方言那恐怖的进步速度,以及他刚刚展现出的高效学习方法……
莫非这是方兄独门创造的科考秘籍?
居然就这么简单的教给我了?
自己仅仅是学了一会,就感觉到进步明显!
这独步天下的科举秘籍!
其价值,恐怕不亚于那些世家大族珍藏的秘本!
刘睿脑海里瞬间想起方言编写秘籍的画面。
他在家中,伏在案上,一边扒着头发,一边呕心沥血,认真编写秘籍的辛苦模样!
方兄如此待我!真是我刘睿的再生父母!
他看向方言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与崇拜,声音都开始颤抖起来。
“方兄大恩!请受小弟一拜!”
说着,他竟真的起身,要对着方言行跪拜大礼。
方言哪里敢让他跪拜!这还在刘睿家呢!
要是让别人看见,他方言的名声不就毁了吗?
他只是想着拿这套模式,让刘睿体验一下后世高中学子的生活。
虽然有效,但是必定辛苦!
如今刘睿不仅不苦闷,还乐在其中!
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刘睿这小子!若穿越到现代,也可以当一个合格的高中生了!
他赶紧用折扇拦住,面上露出一丝怪异:“别别别,刘兄!咱俩的关系!何必如此?”
他看了一眼窗外渐暗的天色,拍了拍刘睿的肩膀,语气同情。
“好了,今日就到这儿。记住我布置的功课,明日我来检查。刘兄,你的‘幸福’备考生活,才刚刚开始呢。”
说完,他潇洒地转身离去。
当方言走后,刘睿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重点范围”和习作要求。
既感到压力,又感到希望。
他紧紧攥起了拳头,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三年秀才!五年举人!题海战术!此法必定可行!拼了!!”
点灯熬油?不!他要油尽灯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