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手机,看到行程表上特意标红的行程:参观当地以矿物学为特色的实验小学,以及安排与乡村教师代表的座谈会。这些细节显然都是按照我平日的研究兴趣精心安排的。
连课程观摩都安排好了?我惊喜地发现行程里甚至包括旁听一节宝石鉴定实践课。
无尘从身后轻轻环住我,下巴抵在我肩头:知道你对体验式教学感兴趣,特意请驻S国使馆的文化参赞帮忙联系的。这所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位教育革新者,你们一定会很谈得来。
我的指尖抚过平板电脑上那张天文观测台的设计图,忽然想起什么:要不要给新学校也设计一套星空主题的课程?可以请毓晴来当特别顾问,她带孩子们观星的经验很宝贵。
这个提议很好。无尘眼睛微亮,立即在备忘录上记下这个想法,等从S国回来,无攸会安排人着手组建课程开发团队。集团的教育基金会可以支持这个项目。
窗外的石榴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叶片摩擦的声音像是远方孩子们的笑语。我靠在无尘胸前,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忽然对这次出行充满了期待。
对了,他忽然想起什么,简曦今早送来了一份S国教育体系的调研报告,我放在你书桌的文件夹里。里面特别整理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我走到书桌前翻开文件夹,果然看到一份详尽的报告。不仅分析了S国基础教育的特色,还附带了多个创新学校的案例研究。在页边空白处,还能看到无尘熟悉的笔迹标注着:这个模式可借鉴适合山区学校等批注。
你总是想得这么周到。我转身望向他,月光在他深邃的眸中流转,这些资料正好能帮我提前了解当地的教育生态。
他走近,执起我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我腕间的月光石手链:因为知道这是你心之所系。声音轻柔却坚定,记得你说过,每个孩子都该被照亮前路。
我跟着外交部团队抵达S国首都时,正逢雨季来临前的第一个晴天。机场外,无攸早已带着集团的技术团队等候多时,他身后整齐停着三辆装载着全息投影设备和虚拟实验室系统的专业车辆。
教育部的批文比我们预想的更快。无攸将一份盖着钢印的文件递给我,对方大学特别开放了他们的创新教育基地,希望与我们开展深度合作。
在前往驻地的大巴上,我仔细翻阅着合作方案。这份由两国教育部门共同签署的协议,不仅批准了我们学校与S国国立大学共建跨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还特别标注了将无尘集团的最新教育科技纳入合作项目。
次日的签约仪式上,S国国立大学的校长亲自出席了会议。当我在协议书上签下名字时,闪光灯此起彼伏。对方的教育部长在致辞中特别提到:这是首个将企业科技创新与学校教育实践如此紧密结合的国际合作项目。
随后的两周里,我带着学校的教研团队深入走访了S国的三所标杆学校。无攸的技术团队则在当地安装了首批智能教学设备。在宝石鉴定实践课上,我亲眼目睹了孩子们通过全息投影观察矿物结构的专注神情——这正是无尘集团最新研发的教学系统。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参观当地一所乡村学校时,我们发现他们自发采用了类似毓晴的观星教学方法。校长骄傲地展示着学生们手绘的星图:我们相信,最好的教育应该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同时仰望星空。
当晚的视频会议中,我将这个发现分享给无尘。他立即指示无攸的技术团队为这所学校特别定制了一套天文观测设备。让更多孩子能够触摸星空。他在屏幕那端微笑,这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项目的推进速度超出预期。在第三周的成果汇报会上,我向双方教育部代表展示了首期合作的成果:不仅建立了跨文化的教师培训机制,还成功开发了融合两地特色的StEAm课程模块。S国教育部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这个项目将成为该国教育国际化的典范案例。
回国前夕,我收到院长的越洋电话。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江教授,学校刚刚被评选为教育部国际合作示范单位。这份荣誉,离不开你们在S国打下的坚实基础。
挂断电话后,我站在酒店露台上眺望远方。无尘悄然来到我身边,递上一杯热茶。集团旗下的技术团队会留下继续完成后续安装,他说,无攸刚才来电话,集团决定追加投资,将这个模式推广到更多国家。
夜空中的星辰格外明亮,仿佛在见证着我们共同播种的教育理想正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现在,我们正在将这份光明传递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