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凛很会来事,主动打招呼,毕竟以后是同学。
“哎同学你好,我叫江凛,大青山村的。”
那个行李特别简单的男生立刻笑了,自我介绍。
“额我叫李友民,曲沟村的。”
另一个也说:“我叫侯学辉,北赵村的。”
几个半大孩子聊了起来,江雪已经麻利地铺好了床。
“江凛,去食堂看看?”
江凛应了一声,刚要走,李友民随口问:“你家里人?”
江凛咧嘴一笑,带着点小骄傲:“嘿,我姐。”
说完就追了上去,“二姐,等等我。”
李友民看着他们离开宿舍,碰了碰旁边的侯学辉。
“江凛说他是大青山村的,可他姐看着不像农村的啊,倒像城里人。”
侯学辉应了一声,他也觉得江凛的姐姐像城里人,但这跟他有啥关系?
见侯学辉没兴趣继续这话题,李友民换了个话茬。
“除了咱们,你知道还有谁考上安城一中了吗?”
江雪带着江凛去食堂,一口气买了20斤粮票和10块钱的菜票。
粮票是按干面粉重量算的,打饭的时候也是按干面粉称,大概一两面粉能出一两六的主食。
外面买一斤粮票要加手续费,在食堂换粮票,手续费已经含在里面了,学生之后直接用粮票换主食就行。
菜票是买菜的,食堂的菜便宜,三分到一毛不等,10块钱够他吃一阵子了。
把这些东西都交给江凛,才算把该办的事都办妥当。
“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别舍不得吃,你还在长身体,有啥需要的,跟老师请假,要么去包子铺找我,要么回家。”
江雪又叮嘱了几句,江凛鼻子一酸,不知咋的,竟有点想哭。
二姐待他实在太好,别的不说,就冲二姐为他花钱时那毫不犹豫的劲儿。
要是换成妈,肯定得念叨半天。
“嗯,二姐,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学,考上大学,让你为我骄傲。”
“嗯,姐相信你。”
江雪等江凛回了宿舍,才转身出了学校。
安城一中,她曾梦想着能考上这里,然后考上大学,甚至把这当成了自己的目标。
然而,因为江悦萱成绩不好,不能继续读书,她便劝母亲也让自己辍学。
母亲似乎从未对她抱有任何期望。
即便老师上门,肯定了她的成绩,苦口婆心地劝说,母亲也没同意让她继续上学。
江雪回过神,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一块公告栏。
上面列着恢复高考后安城一中考上大学的学生名单,陈颈生的名字赫然在最顶端。
江雪的嘴角微微上扬,真可惜没带相机,真想拍下来留作纪念。
到了包子铺,她看到张桂兰在窗口卖熟食。
张桂兰笑着问:“送弟弟上学就这么开心啊?”
江雪摸了摸嘴角,自己都没注意到,从学校出来后心情一直很好,但这并不是因为送弟弟上学。
她不好意思说真正的原因,便岔开话题:“红梅呢?”
平时都是周红梅在窗口卖熟食。
张桂兰回头看了眼厨房:“在后面呢,她怀孕了,这阵子闻不得熟食味儿,咱换了下。”
“怀孕了?那可真是好消息。”
这时候计划生育政策还不严格,陈武目前只有一个女儿。
按照政策,农村家庭头胎是女儿的,等女儿长到一定年龄可以生二胎。
这是考虑到农村的农业劳动力需求。
周红梅的情况符合条件,生二胎是合情合理的。
江雪看了眼张桂兰:“你打算啥时候再要一个?”
她知道陈萧夫妻俩一直想要二胎。
张桂兰也不避讳:“不急,现在红梅怀孕了,我要是也怀了,包子铺谁管啊?等她生了再说吧。”
在村里,孩子生下来没多久通常就交给爷爷奶奶带,出了月子就能干活,耽误不了多久。
但江雪不这么看,再过两年计划生育政策会收紧。
而且大哥头胎是儿子,再想要一个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别想那么多,依我看,你跟嫂子一起怀孕正好,店里再雇两个人,俩孩子也能作个伴。”
张桂兰以为江雪只是随口说说,可江雪突然严肃起来。
“嫂子,最多到明年,计划生育就会变严,你跟大哥得抓紧。”
张桂兰脸上的笑容淡了,见江雪表情严肃。
想起她跟镇上甚至县里领导都有来往,说不定真有内部消息。
便应道:“好,知道了。”
回到家,小壮壮上来迎接她:“小婶婶,你看我的新书包,奶奶给我做的。”
江雪才想起,明天壮壮也要去小学报到了。
之前她跟张桂兰说过壮壮上学的事,张桂兰第二天就去找了陈江媳妇。
徐云是村小学的老师,孩子就算年龄不够,跟校长打个招呼就行。
那只藏青色的布包,江雪认出来了,是她年前给陈妈买的布料。
陈妈本想用它做条裤子,一直没舍得,如今竟给孩子做了书包。
用这么珍爱的新布料给孩子做书包,可见陈妈多重视孙子上学的事。
“真好看。”江雪回应着小家伙期待的目光,夸赞道,“有本子了吗?小婶婶带你去买本子和铅笔盒。”
小壮壮眼睛一亮,使劲点头:“好。”
陈妈从厨房出来,见江雪刚回来就要走,提醒道:“反正明天不上课,让你大哥带他去买就行。”
小壮壮眼里的光暗了下去,江雪却回道:“没事,骑车也不远,很快就回来。”
陈萧夫妻俩每天晚上关了店才回来,第二天一早又得走,其实比她还忙。
壮壮眼里的光又亮了起来。
江雪推着自行车:“上来吧。”
那是一辆二八自行车,前面有根横杆,壮壮已经学会跨坐在上面了。
他一只脚踩着脚踏板,另一只脚蹬在车架上,小屁股一扭就坐了上去。
“准备好了,婶婶。”他大声回头喊道。
“好了,出发。”
村里有个小商店,但只卖本子和铅笔。
江雪直接带他去了城里的百货商店。
铁皮铅笔盒五毛一个,有好几种图案。
普通铅笔五分钱一支,带花纹的六分,仿皮的八分。
橡皮也有两分钱、三分钱、五分钱的。
各种各样的,小壮壮看得眼睛都不够用了,显然很兴奋。
“喜欢哪个?”江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