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白露为霜,秋意渐浓。田野里的色彩变得丰富起来:玉米棒子撑破了包衣,露出金黄的颗粒;高粱穗子沉甸甸地弯下了腰,一片火红;土豆秧开始枯黄,地下的块茎等待着收获;而药田里,柴胡、黄芩等也进入了最后的生长积累期,植株壮实,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秋收,这场一年中最隆重、最辛苦,也最令人期盼的战役,即将打响。
今年的秋收,意义非同寻常。它是检验春耕夏耘成果的时刻,更是检验伊拉一系列“科学种田”措施成效的关键。尤其是那部分按照新规划种植的庄稼和药材,收成如何,直接关系到明年能否更大规模地推广。
收割、运输、打场、晾晒、入库……每一个环节都紧张而有序。打谷场上,日夜忙碌,脱粒机的轰鸣声(如果队里有的话,否则是连枷的噼啪声)、人们的吆喝声、孩子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丰收的喧闹与喜悦。
伊拉虽然年纪小,但也投身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帮忙晾晒、拣选。她的目光更多关注着那杆公平秤。每一样粮食过秤,她都会仔细记录下重量,并与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逐渐清晰:虽然经历了春旱和虫害,但由于蓄水池保障了关键期灌溉,科学施肥和管理到位,再加上夏锄精细,粮食总产量虽然因为种植面积调整(部分好地种了药材)而略有减少,但单位面积产量却有了明显提升!尤其是那些靠近水池、精心种植的玉米地,亩产创了新高!
而药材的收获,更是带来了巨大的惊喜。那些种在坡地薄地上的柴胡、黄芩,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经过李大夫初步鉴定,品质相当不错。按照与县药材公司签订的协议价格估算,这批药材带来的收入,将远远超过种植普通作物在那块地上的收益!
一笔笔账算下来,张书记和队委会成员们脸上乐开了花。王卫东拿着账本,兴奋地对着社员们宣布:“咱们今年,粮仓没空,钱袋子也要鼓起来了!这都是咱们科学种田、粮药并举的成果!”
社员们听着实实在在的数字,看着金灿灿的粮食和成捆的药材,心里别提多踏实了。他们看向伊拉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信服。这个丫头,用事实证明了她的每一个点子,都不是空想,都能给集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秋收的秤杆,称出的不仅是粮食的重量,更是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的价值。这把精准的“算盘”,打出了红星生产队发展的新天地,也彻底奠定了伊拉在屯子里不可动摇的“智囊”地位。丰收的喜悦,像醇厚的美酒,醉透了每个人的心田。
粮食入库,药材交售,账目清算完毕,一年一度的年终分红大会,在腊月二十这天隆重举行。
今年的会场气氛,与去年的沉闷压抑截然不同。队部里挤满了人,大人孩子脸上都洋溢着期盼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炒瓜子花生的香气和热烈的议论声。
张书记红光满面,声音洪亮地宣布了今年的决算情况:粮食总产稳中有升,药材销售获得现金收入xxx元,扣除各项成本、提留公积金和来年生产费用后,可供分配的现金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当张书记念出各家各户的分红数额时,会场一次次爆发出欢呼声。许多人家不仅还清了去年的欠款,还拿到了厚厚一沓钞票。王秀娟和伊爱国拿着自家那份钱,手都有些颤抖,这是他们靠劳动和智慧换来的,沉甸甸的。
王卫东家也因为他在药材种植和养鱼试验中的突出表现,工分挣得多,分红丰厚。他拿着钱,眼眶有些湿润,对身边的伊拉低声说:“伊拉,谢谢你……以前我……”伊拉笑着摇摇头,示意他不必多说。
分红之后,张书记接着宣布了明年的生产计划大纲:继续稳粮扩药,利用蓄水池发展渔业和灌溉,尝试麦茬豆推广,并计划开春后修建一个更规范的药材晾晒场和简易仓库。
这些计划,条条都围绕着如何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发展生产,增加集体和社员收入。社员们听得聚精会神,纷纷鼓掌支持。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伊拉坐在人群中,看着一张张喜悦而充满希望的脸庞,心中暖流涌动。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成功地带领屯子走出了一条立足实际、科学发展的路子。系统的提示音也在脑海中响起:
【成功引导区域经济模式转型,实现集体与个人收入双增长,显着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与发展信心。区域发展引导成效显着。奖励积分+800点!】
【宿主当前积分:9023点。】
积分即将破万,但伊拉更看重的是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丰收景象和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她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如何拓展销售渠道?如何改善屯子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条件?这些都是她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分红大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人们揣着一年辛苦挣来的收获,议论着明年的打算,三三两两散去。夜幕降临,屯子里家家户户亮起了温暖的灯光,空气中飘荡着炖肉的香气,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伊拉走在回家的路上,仰头望着冬夜璀璨的星空,心中勾勒着更宏伟的蓝图。这个她深深热爱的小村庄,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上,而她,将继续作为引路人之一,用知识和汗水,描绘更加美好的明天。这个冬天,因为丰厚的收获和清晰的未来,而显得格外温暖和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