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唤三公的太监尚未回返,太医院的院判与两名资深太医已背着药箱,脚步匆匆的赶至养心殿。
殿内气氛凝重,他们不敢多言,立刻上前为昏迷的皇帝诊脉,施针。
一番忙碌后,院判擦了擦额角的细汗,向皇后回禀。
“娘娘,皇上此次高热来势汹汹,幸而救治及时,眼下脉象虽仍有波动,但已不似方才那般险急,病情......暂时稳住了。”
他话语谨慎,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林蓁蓁,补充道。
“林夫人所献之退热丸,药性猛烈却对症,于降温确有奇效。只是......”
他顿了顿,在皇后迫人的目光下,硬着头皮道:“只是皇上龙体本就虚亏,此番急症诱因复杂,臣等......臣等不敢妄断是否与平日所用汤药有关。”
这话说得圆滑,既肯定了林蓁蓁应急之举,又未完全排除她的嫌疑,将皮球又踢了回去。
谁知道林蓁蓁私底下有没有给皇上吃什么东西,太医院的态度虽然表面上看,是居中的态度,但是实际上,他很明显是皇后的人!
皇帝平时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用了什么,从脉象上看,几乎是看不出来异常的。
他目前所表达的这份不确定,就是想帮助想要以此做文章的人,徒增便利而已。
而苏凤姻要的就是这份不确定。
她端坐于搬来的凤椅之上,居高临下的审视着林蓁蓁,声音带着嘲讽:“林氏,太医之言你可听清了?即便你一时救急有功,也难脱引发皇上急症之嫌!本宫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可有确凿证据,证明你与此事无关,证明你从未对皇上存有不轨之心?”
林蓁蓁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膝盖处传来钻心的疼痛,已从最初的刺痛转为麻木。
她心中苦笑,证明清白?
她最大的倚仗本是皇帝的信任与暗中调查的进展,可如今皇帝昏迷,暗中调查之事一旦公之于众,非但无法取信于人,反而会打草惊蛇,让真正的幕后黑手彻底隐匿。
她甚至不能确定,这殿内是否有那人的耳目。
无奈之下,她只能取出那瓶已所剩无几的止咳药浆,双手呈上。
“皇后娘娘明鉴,此药浆是臣妇平日为皇上缓解咳疾所备,皇上连日服用,病情本已见缓。臣妇愿将此药交由太医院诸位大人当场查验!”
药瓶被送到太医手中,几人也不含糊,立刻开始轮番查验,银针探入,观色,嗅闻,甚至沾取少许品尝。
经过三个人仔细商量确认,这才小心回复。
“回娘娘,此药浆乃是用枇杷叶、蜂蜜、川贝母等常见润肺止咳药材熬制而成,配伍精当,确有良效,其中......并未检出有毒之物。”
院判再次回禀,语气肯定。但是心中更多的是惊奇,林蓁蓁能配制出如此奇效的止咳药浆,确实是有真本事的!
且不说,她用药大胆,各种药材的配比也是相当精妙,甚至让人有些自愧不如。
局面一时陷入了僵局。
皇后拿不出林蓁蓁直接下毒谋害的铁证,林蓁蓁也无法立刻自证清白。
这就像一场迷雾中的博弈,彼此都知道对方可能有问题,却都无法给予致命一击。
皇后凤眸微眯,心中开始另一番盘算。
无妨,只要将林蓁蓁钉在嫌疑二字上,等到三公齐聚,尤其是兄长太尉在场,有的是办法将这嫌疑坐实!
眼下,就让这贱人多跪一会儿!
夜色越来越深,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缓慢流逝。
林蓁蓁垂着头,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膝盖的疼痛阵阵袭来,提醒着她此刻的屈辱。
这宫廷的斗争,向来就是这么让人心累又疲惫。
她此刻只想着皇上能赶紧清醒过来!还她清白,然后赶紧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她想念陆寒舟!
她想回家!
一直跪到夜里子时初,殿外终于传来了通传声:“丞相林昭,太尉苏承罡,御史大夫周源山到~!!”
殿内困顿的众人精神一振,真正的较量,此刻才算开始。
三人鱼贯而入,为首的便是丞相林昭。
他身形清瘦,面容儒雅,缓缓步入殿内,先是向皇后行了臣礼,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女儿时,竟无半分波动,仿佛那只是一个素不相识的陌路人。
他沉稳的坐在宫人搬来的太师椅上,脊背挺直,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一副彻彻底底秉公办案,不徇私情的模样。
唯有林蓁蓁,从他微微抿紧的唇角,看出来她的亲爹,此刻十分紧张压抑。
紧随其后的是太尉苏承罡,皇后的嫡亲兄长。
他身为南楚国军政首要权臣,常年与军队周旋,身材魁梧,行走间虎虎生风。
他先是关切的看了一眼龙榻上的皇帝,随即目光如电,狠狠剐向跪着的林蓁蓁,鼻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哼,毫不客气的坐在了林昭下首,姿态倨傲,仿佛他才是此地的主人。
最后进来的是御史大夫周源山,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瘦的老者。
他步履缓慢,神态似是有些疲倦。他先是颤巍巍的向皇后行礼,又对林昭,苏承罡微微颔首,这才在末位的椅子上坐下,耷拉着眼皮,一副不愿多事,明哲保身的姿态。
皇后见三人到齐,心中底气更足,将方才之事简要说了一遍。
直到众人都清楚了事情的经过,这才朗声说道:“三位大人皆乃国之柱石,陛下肱骨之臣。如今陛下昏迷不醒,林氏嫌疑难脱,事关国本,不容有失。依三位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方能公允,以安朝野之心?”
苏承罡第一个开口,声若洪钟:“娘娘!这有何难?林氏一介妇人,妄议医术已是越矩,如今陛下在她看顾下病情反复,危在旦夕,这便是铁证!
依臣看,应当立即将其关进大牢,严加审讯,必能撬开她的嘴,问出同党与幕后主使!”
他杀气腾腾,毫不掩饰其意图的望向林昭。
林昭眼皮都未抬一下,声音平缓:“太尉此言差矣。审案断狱,讲究人证物证。如今太医院已证实林氏药浆无毒,陛下病情加重诱因未明,仅凭‘嫌疑’二字便对朝廷命妇动用大刑,恐非明智之举,亦难堵天下悠悠众口。
依臣之见,当务之急乃是全力救治陛下。待陛下苏醒,是非曲直,自有圣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