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相里季率先回应:“若真要改,我们墨家完全可以做出样品。”
“只是改造之后是否适用,还需许子他们亲自实践后方能得知。”
许子微微颔首,应声道:“没问题,你们先照殿下所说打造曲辕犁,至于是否实用,还得我们农家亲自试过才知道。”
话音刚落,相里季便率领墨家弟子们开始动手制作配备了犁壁的“直辕犁”以及传闻中的“曲辕犁”。
不到半炷香的工夫,配有犁壁的“直辕犁”已然完工,随即交由许子与农家弟子去实地耕作测试。
两炷香时间过去,墨家弟子也终于赶制出第一版略显粗糙的“曲辕犁”,并立刻送至许子等农家弟子手中,开始试验耕作。
与此同时,先前负责测试“直辕犁”的农家弟子也已归来,纷纷称赞犁壁确实好用。
有了犁壁之后,新犁果然能同时完成松土与翻土两项任务,耕作效率明显提升。
再过两炷香,先前测试“曲辕犁”的农家弟子也陆续回来,汇报了他们使用“曲辕犁”的耕作感受。
然而,新制的“曲辕犁”并没有如扶苏太子等人预期的那般轻巧好用。
不过,相里季仍坚信太子的想法是可行的,只是目前的设计与工艺尚有不足。
于是,他再次带领墨家弟子将原有的曲辕犁拆解,重新构思、打造。
在这个过程中,扶苏太子不断提出自己的构想,农家弟子也纷纷表达使用上的需求。
在多方意见交汇之下,最初的曲辕犁几经拆卸、重装,反复打磨。
也因此,整整一天过去,曲辕犁仍未最终完成。
不过,对此相里季与墨家弟子并未气馁,反倒干劲十足,表示明日一定将众人期待的曲辕犁制造出来!
而秦王嬴政对曲辕犁亦是寄予厚望。
毕竟这一天的旁听让他明白了一件事——倘若曲辕犁真能成功问世,其对耕作效率的提升,丝毫不逊于太子扶苏此前发明的耧车。
因此,嬴政特意命人将朝中事务送到上林苑东君宫,打算在此多留几日,直到墨家弟子真正完成曲辕犁。
这一等,便是五日光阴。
这日,正在东君宫处理政务的秦王嬴政,收到了太子扶苏派人送来的消息:“曲辕犁已制成。”
待嬴政赶到农部农耕司时,正巧看到一群农家弟子围着一把造型弯曲的新犁,满脸欢喜,激动得合不拢嘴,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见秦王驾到,众人纷纷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嬴政一抬手,沉声道:“免礼。”
“谁来与寡人讲讲此犁之妙?”
相里季目光一转,看向扶苏太子,扶苏微微点头示意。
于是相里季上前拱手禀道:“启禀陛下,此乃我等根据殿下建议,潜心研制而成的曲辕犁。”
“其结构采用短而弯曲的犁辕、可转动的犁盘、改良后的犁壁,以及可调深浅的犁箭与犁秤等部件。”
“相较于原先仅有犁梢、犁辕、犁铧、犁壁四部分的老犁,新犁共由十一组件构成。”
“分别为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与犁盘。”
“虽然部件增多,但操作更加灵活省力,尤其在转弯调头时极为方便。”
“相较于旧犁,此犁不仅效率更高,也大大节省了人力与畜力投入。”
“以往耕作一亩地,需两人一牛或两牛三人配合,日耕约一至两亩。”
“如今换上曲辕犁,一人一牛即可完成,保守估计日耕可达三亩以上。”
此言一出,连秦王也为之动容。
一人一牛,日耕三亩以上?
这岂不是意味着耕种效率足足翻了两倍?
“不对,如果算上省下来的人力和畜力成本,耕作效率至少提升了三到四倍!”
“也就是说,用原本相同的人力和畜力,在相同时间内,百姓可以耕种比以往多出三到四倍的土地!”
“换一种说法,将来秦国能开垦的田地数量,也将随之增长三到四倍!”
“这样一来,国家就能有更多的土地来赏赐有功将士。”
“同时,国家也能多收成许多粮食!”
“这样的功劳,一点也不比之前耧车的功劳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就算耧车播种再快,要是没有足够的耕地,它也没地方施展。”
“而这曲辕犁的作用,是让百姓能开垦更多的土地,进而让耧车有地可播、有用武之地。”
“总之,必须重赏!绝对不能吝啬!”
“不过和耧车一样,曲辕犁最初也是由太子扶苏提出构想的,所以对他的赏赐自然也就无需多言。”
“作为储君,扶苏若有所求,寡人定会应允。”
“至于墨家与农家的弟子们,虽然也出过不少力,但曲辕犁毕竟不是他们独立发明的,若因此直接赐爵,恐怕难以服众。”
“说到底,他们的功劳,还是沾了太子的光。”
正当秦王嬴政在考虑该如何嘉奖墨家和农家一众子弟时,扶苏忽然开口道:“父王,曲辕犁最大的功劳,不在我,而在相里季与许师。”
“我最初只是提出了一个曲辕的设计思路,后续的许多改进与结构,都是他们两人不断讨论、完善的结果。”
“再加上之前耧车的研制和试验之功,我认为他们二人,已足以受封爵位!”
听到扶苏这话,嬴政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但略一思索,嬴政便点头应允:“农部尚书许行、工部尚书相里季,因研发曲辕犁有功,并参与耧车的研制与实验。”
“两功并赏,赐许行公士爵,相里季上造爵!”
“其余墨家与农家弟子,亦有协力之功,各赐油一升、盐一升!”
“望尔等继续努力,为百姓造更多实用之器!”
许行与相里季先是向秦王躬身谢恩:“臣等谢陛下恩赐!”
随后又向扶苏深施一礼:“多谢殿下为我等请功。”
其实他们心里也清楚,若非扶苏主动为他们说话,秦王恐怕只会赏些实物,未必会赐爵。
毕竟,不管是耧车还是曲辕犁,真正出主意的人还是太子。
若论功劳归属,他们最多算参与,还谈不上独当一面。
但因为扶苏主动让功,秦王才会临时改变主意,给予他们爵位。
所以两人对扶苏更加感激。
毕竟在秦国,若非战场立功得军功,想靠其他方式得爵,几乎是难上加难。
如今哪怕只是个一级或二级爵位,也意味着他们正式踏入了特权阶层。
日后就算不小心犯了错,也有爵位可用来抵罪。
而看着许行与相里季对扶苏满怀感激的眼神,嬴政也轻轻点头。
他之所以答应扶苏的请求,正是想借这个机会,让扶苏施恩于二人,使他们对他更加忠心。
作为君主,适当的恩赏,是维系臣下忠诚的重要手段。
而站在一旁的墨家与农家弟子们,也纷纷齐声跪拜:“谢陛下赏赐,谢殿下厚恩!”
虽然他们没有被封爵,但仅凭自己付出的那一点微薄之力,能得一升油、一升盐的赏赐,已经足够让他们心满意足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已是极为丰厚的赏赐了。
在当今之世,油和盐都是极为珍贵的物资。
单从价值来看,这一升油、一升盐,恐怕比前几天所赐的十石精米、十斤肉还要贵重许多。
天光之下,秦始皇嬴政与满朝文武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相里季等墨家弟子。
此时,相里季等人刚刚用毛笔在地上勾勒出曲辕犁的整体结构图,以及十一处零件的详细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