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被厚重的蓝冰禁锢,刺骨的寒意如同无数细针,持续不断地侵蚀着四肢百骸,连思维都仿佛要被冻结。然而,焱铭以强大的意志力压制住了立刻破冰而出的冲动。他深知,那恐怖的存在或许并未远离,任何剧烈的能量波动都可能将其再次引来,那将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等!”焱铭通过极其微弱的精神力,向其他三人传递着这个坚定的念头。
四人如同陷入了最深沉的冬眠,将生命活动降到了最低点。他们收敛了所有魂力波动,武魂沉寂,魂环自然内隐不显。焱铭小心翼翼地操控着丹田处的魂核,以一种近乎停滞的速度,极其缓慢地汲取着被冰封的、稀薄无比的天地元气,转化为微弱的暖流,护住心脉和主要脏器,对抗着持续的失温。这种精细到极致的魂力操控,对他而言也是一种艰难的修行。
唐三维持着龟息状态,精神力内守己身,依靠玄天功的玄妙和海神烙印的微弱庇护,守住灵台一点清明。影烬持续维持着那层寂灭伪装薄膜,这对他的魂力和精神力都是持续的消耗,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寂灭之力在此刻显现出另一面特性——极强的耐性与稳定性。影锋则完全依托于哥哥的力场,节省着每一分魂力。
时间在绝对的寂静与寒冷中缓慢流淌。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矿脉深处再没有传来任何异动,那恐怖的意志似乎彻底沉寂了下去。只有那无处不在的、仿佛能冻结灵魂的深沉寒意,证明着它的存在。
包裹着他们的蓝色坚冰,其内部似乎蕴含着某种奇异的能量,不仅极寒,还在缓慢地吸收着他们散逸的微弱魂力。这迫使四人不得不进一步压缩自身的魂力波动。
在这种极端的压力下,无论是焱铭对魂核的精细操控,唐三对自身状态的绝对控制,还是影烬对寂灭之力的持久运用,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锤炼。
不知过去了多久,当焱铭感觉外界的寒意稳定在某个程度,并且那令人心悸的意志威压彻底感觉不到时,他才缓缓地、试探性地释放出一丝极其细微的精神力。
精神力穿透厚厚的冰层,感知着外面的情况。矿洞内一片死寂,蓝色的冰晶覆盖了一切。入口方向被更加厚重的冰层堵死。然而,在这绝对的寂静与冰封中,焱铭的精神力却敏锐地捕捉到,在矿脉的更深、更下方,似乎存在着一种奇异的、与这毁灭性寒意同源却又更加古老、更加精纯的能量波动。
同时,他也确认,幽影斗罗和暗影神殿的人确实已经撤离。
是时候了。
焱铭没有立刻运转魂力强行破冰。他回忆起这蓝色坚冰的特性——它能吸收魂力,异常坚固。蛮力冲击,不仅消耗巨大,还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甚至再次惊动深处的存在。
他决定另辟蹊径。灵域境初期的精神力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缓缓渗透进包裹着他们的蓝色冰层。他仔细地分析着冰层中能量的流动方式、结构节点。他发现,这冰层并非浑然一体,其内部蕴含着无数细微的、如同脉络般的能量纹路,这些纹路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且稳定的能量矩阵,正是这个矩阵赋予了冰层强大的防御力和魂力吸收特性。
然而,再完美的结构也存在其薄弱之处。焱铭的精神力集中扫描他们正前方的冰层,寻找着能量纹路交汇的节点,或者是那些能量流动相对缓慢、结构略显松散的区域。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需要无比的耐心和精准的控制。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在左前方大约一尺厚的冰层深处,焱铭发现了一处细微的能量涡流。这个涡流似乎是能量矩阵的一个非关键节点,能量在此处的流转不如其他地方顺畅,结构也略显薄弱,如同精密仪器上一个微小的瑕疵。
“找到了……”焱铭心中一定。他缓缓调动魂力,并非爆发,而是凝聚于指尖,一丝暗金色的、蕴含着“湮灭”意境的火焰悄然浮现。这缕火焰极其微弱,温度内敛,目标直指那个发现的能量涡流节点。
他要用最小的代价,最精准的方式,瓦解这冰封牢笼的一角。
当前选项(专注于主角焱铭的抉择):
立即以湮灭之炎灼烧那处节点,尝试打开缺口。
将节点位置告知唐三和影烬,集合三人之力,以更稳妥的方式同时攻击节点。
再谨慎观察片刻,确认节点是否稳定,以及攻击是否会引发整个能量矩阵的反噬。
放弃攻击节点,转而尝试用精神力模拟冰层能量频率,寻找“融入”而非“破坏”的出路。
请选择焱铭的后续行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