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萧知晴那含糊却并未排斥的回应,苏婉清心中大定,便开始着手安排。既不能显得侯府太过急切,又要给两个年轻人制造些自然相处的机会,探明彼此的心意。
这日,苏婉清以赏花为由,在侯府花园设了个小宴,邀请了几家相熟的夫人小姐,卫国公夫人和沈逸风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我作为未来的侯府女主人,又是萧知晴的姐姐,自然要在场帮衬。特意吩咐了下去,将宴席设在临水的敞轩,四周花香馥郁,景致极佳。
萧知晴今日显然精心打扮过,穿着一身水粉色的绣缠枝玉兰衣裙,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间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紧张与期待,比起平日更多了几分娇柔。她跟在我身边,眼神却时不时飘向园子入口的方向。
“别紧张,”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低声笑道,“今日只当是寻常家宴,自在些便好。”
她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不多时,客人们陆续到了。卫国公夫人是一位气质雍容、言谈和煦的妇人,与苏婉清甚是投缘。沈逸风跟在她身后,一身月白长衫,身姿挺拔,举止从容,见到我们,依礼问候,目光在与萧知晴接触时,微微顿了一下,随即温润一笑,颔首致意。
萧知晴的脸颊瞬间染上红霞,慌忙垂下眼睫还礼,耳根都红透了。
我在一旁瞧着,心中暗笑,看来这并非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宴席间,气氛融洽。夫人们在一旁说话,我们年轻一辈便自然而然地聚到了一处。沈逸风谈吐文雅,见识不凡,却并不卖弄,反而很会引导话题,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他偶尔与萧知晴说上几句,问的多是些她平日喜好、读什么书之类寻常问题,语气温和,目光专注。
萧知晴起初还有些拘谨,答得简短。但沈逸风极有耐心,总能从她简单的回答里找到可以延伸的话题,渐渐地将她的话匣子打开了。说到兴起处,她眉眼弯弯,脸上洋溢着明媚的光彩,说到自己喜爱的诗词或趣事时,那双眼睛亮晶晶的,灵动无比。
沈逸风便含笑听着,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欣赏与柔和。
我坐在稍远些的地方,与另一位小姐说着话,目光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看着萧知晴在沈逸风面前逐渐放松,展现出她活泼可爱的一面,而沈逸风的眼神也始终追随着她,温和而专注,心中便有了数。
这绝非一方单方面的好感。
赏花宴后,苏婉清寻了个由头,让萧知晴代她送卫国公夫人出府,沈逸风自然陪同在侧。我站在廊下,看着他们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萧知晴微微侧头听着卫国公夫人说话,沈逸风则落后半步,目光柔和地落在她的侧影上,那画面竟是说不出的和谐。
晚膳后,我来到萧知晴的院子。她正坐在窗边,对着窗外朦胧的月色发呆,嘴角噙着一抹自己都未察觉的甜甜笑意。
“晴儿。”我轻声唤她。
她回过神,见是我,脸上刚褪下去的红晕又漫了上来:“姐姐……”
我走到她身边坐下,拉着她的手,柔声问:“今日感觉如何?我看你与沈世子,倒是相谈甚欢。”
萧知晴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带,声如蚊蚋:“沈、沈世子他……人很好,温和有礼,懂得也多……”
“那你呢?”我看着她,“你觉得他如何?可愿意与他……多相处看看?”
萧知晴的脸更红了,几乎要埋进胸口,半晌,才用细若游丝的声音,带着女儿家十足的羞涩,轻轻“嗯”了一声。
这一声“嗯”,虽轻,却带着千钧重量,清晰地表明了她的心意。
我心中大石落地,忍不住笑着揽住她的肩膀:“好,姐姐知道了。只要你自己喜欢,觉得他好,那便是最好的。”
她靠在我肩上,声音闷闷的,却带着掩不住的欢喜:“谢谢姐姐……”
我将萧知晴的心意转达给了苏婉清和萧衍。苏婉清喜不自胜,连声道:“好好好!两情相悦是最好不过了!我这就去与你父亲商量,选个吉日,便与卫国公府正式议亲!”
萧衍虽未多言,但眉眼间也舒展了许多,显然对这门亲事乐见其成。
没过几日,萧衍便与卫国公在朝堂之外“偶遇”,一番交谈后,两家结亲的意向便心照不宣地定了下来。接下来的议亲流程,便由苏婉清与卫国公夫人按着礼数一步步进行,一切顺利无比。
我看着萧知晴每日里眉眼含春,脚步轻快,整个人都沉浸在待嫁的喜悦与羞涩中,心中也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这波谲云诡的京城,能寻得一个彼此倾心、家世相当、品性相合的良人,是何其幸运。看着她与沈逸风两情相悦,即将缔结良缘,仿佛也冲淡了这高门大院中的许多阴霾,让人看到了幸福该有的模样。
侯府上下,也因此事而洋溢着一种喜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