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的阳光穿过鼎盛商贸五十八层的玻璃幕墙,在格子间的地板上投下刺眼的光斑。吴梦琪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共享冷链成本测算表,眉头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连续熬了两个通宵整理数据,她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咖啡杯已经空了三次,杯底残留的褐色渍痕像幅抽象画。
桌角的笔记本摊开着,正好翻在 “景区共享冷链方案” 那一页。这本陪着她跑遍磁器口、十八梯和山城步道的笔记本,此刻显得有些狼狈 —— 封面的硬壳被磨得发亮,边角卷成了波浪形,几处磨损的地方贴着透明胶带,里面夹着的餐巾纸流程图露出一角,那是暴雨夜在枇杷园火锅画下的最初构想。
“得去接点水醒醒脑。” 吴梦琪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起身时不小心带倒了椅子,金属腿与地板摩擦发出刺耳的 “吱呀” 声。周围同事抬起头看了一眼,又很快低下头继续工作,键盘敲击声像密集的雨点,掩盖了办公室里微妙的气氛。她没注意到,斜对面的张莉正用眼角余光偷偷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吴梦琪走向茶水间,帆布包上的磁器口小辣椒挂坠轻轻晃动。走廊里遇到几个同事,大家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微笑,没人提及昨天周会上王强对她老字号业务的轻视,也没人问起她跑老街的进展。这种刻意的疏远像层薄冰,覆盖在表面和平的职场关系上。
茶水间里,咖啡机正在运作,发出 “咕嘟咕嘟” 的声响。吴梦琪接了杯温水,靠在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心里还在盘算着冷链仓储点的选址问题。按照她的测算,如果能在磁器口、洪崖洞和十八梯中间选个中心点,租金成本能降低 15%,但物流时效会不会受影响?她掏出手机想查下实时路况,才发现手机落在了工位上。
“算了,喝完水就回去。” 吴梦琪抿了口温水,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稍微驱散了些倦意。她不知道,就在她离开的这短短几分钟里,一场无声的窥探正在她的工位上演。
张莉看着吴梦琪走进茶水间,又等了十几秒确认她没有立刻回来,便端着咖啡杯慢悠悠地起身。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 “嗒嗒” 声,她故意绕到吴梦琪的工位旁,装作整理文件的样子。目光飞快地扫过桌面,当看到那本摊开的笔记本时,她的眼睛亮了一下。
上周周会后,王强虽然没明说,但张莉能感觉到他对吴梦琪那个 “老字号业务” 并非完全不在意。尤其是李伟偷偷告诉她,吴梦琪最近总往老街跑,还跟什么老字号协会的人接触,这让她心里警铃大作。这个新来的 985 校花,从入职起就透着股不简单,先是签下陈总那个大单,现在又在琢磨新花样,必须弄清楚她到底在搞什么。
张莉左右看了看,同事们都在忙碌,没人注意这边。她迅速把咖啡杯放在吴梦琪桌上,假装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笔,弯腰捡笔的瞬间,飞快地翻看起笔记本。纸页翻动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在安静的格子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笔记本里的内容让她暗暗心惊:密密麻麻的调研数据、细致入微的痛点分析、手绘的流程图解,还有那个 “景区共享冷链方案”,从仓储选址到成本分摊,从取货点设置到营销推广,写得详尽又专业。尤其是看到 “预计可降低物流成本 40%”“目标覆盖 50 家老字号” 等字样时,张莉的手指下意识地用力捏住了纸页。
“这丫头还真有点东西。” 张莉心里又嫉妒又警惕。她原本以为吴梦琪就是瞎跑瞎忙活,没想到真捣鼓出了像样的方案。这个冷链方案要是成了,说不定真能在部门里占得一席之地,到时候王强那里就更有分量了。
她快速翻到方案核心部分,想把关键数据记在心里,手指在 “长江索道取货点”“李子坝轻轨站仓储” 等关键词上反复摩挲。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张莉心里一惊,慌忙合上笔记本,动作太急差点把本子碰到地上。她定了定神,装作整理吴梦琪桌上文件的样子,心跳得像擂鼓。
吴梦琪走进格子间,一眼就看到张莉在自己工位旁,手里还拿着她的笔记本。她心里咯噔一下,脚步下意识地放慢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张莉脸上,能看到她嘴角不自然的僵硬。
“莉姐,你在这儿啊。” 吴梦琪的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但心里已经竖起了防线。她走近工位,目光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张莉显然没料到吴梦琪回来得这么快,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强装镇定地笑了笑,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放,发出轻微的响声:“哦,梦琪啊,我刚才路过,看你笔记本掉地上了,帮你捡起来。” 她拿起桌上的咖啡杯,“你这笔记本里写的啥呀,看得这么宝贝?”
吴梦琪没有接话,伸手拿起笔记本。指尖触到纸张的瞬间,她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 笔记本的装订线处有明显的折痕,而且正好是她昨晚标记的 “冷链方案” 核心页。她不动声色地翻开笔记本,果然,那一页的右下角有个新鲜的折角,显然是刚被人刻意折过的。
这本笔记本她用了三个多月,每一页的状态都了如指掌。昨天晚上整理完方案后,她特意把这一页抚平了才合上,绝对不可能有折角。吴梦琪抬起头,对上张莉躲闪的目光,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没什么,就是些调研笔记。” 吴梦琪合上笔记本,语气淡淡的,没有质问,也没有戳穿。她知道现在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对峙只会打草惊蛇。职场上的暗箭从来都藏在暗处,与其当面撕破脸,不如先看清楚对方的意图。
张莉见她没有追问,松了口气,又假意关心道:“看你最近天天往外跑,肯定收集了不少资料吧?要是需要帮忙分析数据,随时找我啊,我对快消品渠道很熟。” 她说着,眼神又瞟了一眼吴梦琪手里的笔记本,似乎还想打探更多信息。
“谢谢莉姐,有需要的话我会请教你的。” 吴梦琪礼貌地应着,把笔记本放进抽屉,手指不经意地挡住了锁孔。
张莉见状,知道再待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便端着咖啡杯转身离开,高跟鞋的 “嗒嗒” 声渐渐远去。吴梦琪看着她的背影,手指在抽屉锁上轻轻摩挲,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有些发闷。
她原本以为,自己专注于做事,不去参与办公室的勾心斗角,就能避开这些麻烦。可现在看来,有些人并不会因为你的退让而收敛,反而会因为你的认真而忌惮。这本笔记本里藏着的不仅是方案和数据,更是老街商户们的希望,是她对抗质疑的底气,绝不能让人随意窥探和破坏。
整个上午,吴梦琪都有些心神不宁。她把冷链方案重新梳理了一遍,将关键数据加密保存,又在笔记本上做了些伪装 —— 故意在几页不重要的地方写了些错误的成本测算,还画了几个看似复杂却不可行的物流路线图。做完这一切,她才稍微放下心来。
午休时,吴梦琪去茶水间热饭,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李伟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嘲讽:“…… 有些人真是异想天开,放着好好的客户不维护,整天琢磨些没用的。还想搞什么景区冷链,以为自己是物流专家啊?我看她就是想一出是一出,最后肯定不了了之。”
“哦?她还真在搞冷链啊?” 张莉的声音响起,带着刻意的惊讶。
“可不是嘛,听说是想联合那些老街的小商户搞什么共享仓储,在索道站设取货点,简直是笑话!” 李伟嗤笑一声,“就那些卖麻花、酸辣粉的,能有多少订单?折腾半天也是白费劲,到时候看王经理怎么收拾她。”
吴梦琪站在门口,手里的饭盒差点掉在地上。果然是张莉把消息透露给了李伟。他们不仅偷看了她的笔记本,还要在背后说三道四,等着看她出丑。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但很快又被她压了下去。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对方更得意。
她没有进去,悄悄转身回了工位。阳光依旧明亮,但吴梦琪觉得格子间里的空气仿佛都变得浑浊起来。她打开抽屉,看着那本卷了角的笔记本,突然意识到一个道理:好的想法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在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之前,需要精心保护,而不是随意暴露在风雨和虫害面前。
吴梦琪从包里翻出一把小巧的挂锁,这是她之前在磁器口买的纪念品,上面刻着 “平安” 二字。她小心翼翼地把锁穿过抽屉的把手,“咔哒” 一声锁上。金属锁身反射着冰冷的光,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那些窥探的目光。
做完这一切,她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她拿出另外一个普通的笔记本,开始记录一些公开的调研数据和基础信息,把真正核心的内容都转移到了加密的电子文档里。笔记本虽然锁起来了,但那些方案和思路已经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下午,吴梦琪去打印资料时,迎面遇到了张莉和李伟。张莉的眼神闪烁,假装没看见她;李伟则故意挺直了腰板,嘴角挂着挑衅的笑容。吴梦琪目不斜视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脚步坚定。
她知道,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更难走,会有更多的明枪暗箭等着她。但她不会因此退缩,更不会放弃那个能让老街老字号焕发新生的冷链方案。就像重庆的吊脚楼,虽然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却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靠的就是扎实的根基和坚韧的结构。
回到工位,吴梦琪看着抽屉上的小锁,轻轻舒了口气。窗外的阳光穿过玻璃幕墙,在锁身上投下细小的光斑。她打开普通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真正的底气,藏在心里,锁在行动里。”
键盘敲击声再次响起,这次的声音格外坚定有力。吴梦琪的目光专注地落在屏幕上,开始联系重庆物流协会的联系人,为她的共享冷链方案寻找更专业的支持。她知道,只有让想法尽快落地生根,才能让那些嘲讽和窥探失去意义,才能让那本锁起来的笔记本里的蓝图,真正变成照亮老街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