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撤离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将石滩大营的指挥权交还于你,并带走了大部分直属水军,只留下必要的联络与策应部队。
此举无疑向全军,也向柴桑乃至曹仁,宣告了你对此地毋庸置疑的控制权。
你重新坐镇中军大帐,处理军务,发布命令,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受伤之前。
然而,只有你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
经此一番波折,你对权力的本质有了更清醒的认知,对麾下将领的心思也看得更为透彻。
蒋钦、周泰的忠诚未曾改变,但那份因周瑜暂代而产生的微妙惯性,需要你用行动去彻底扭转。
你并未急于再次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整军经武、巩固防务之中。
你亲自督导士卒操练,优化防御体系,甚至改良了军中传递命令的流程,使其更加高效。
这些举措看似平常,却润物无声地重新确立了你的权威,也让石滩大营的战斗力在休整中得以恢复和提升。
与此同时,你并未忘记真正的目标。
你加派了更多心腹斥候,以更隐蔽的方式,全力搜集关于新野城状况与曹军后勤的情报。
你需要在“稳固防线”的旗号下,找到那个既能向孙策交代,又能实质性援助刘备的契机。
这日,你收到一份密报,证实了你之前的推测——曹军后勤确实出现了困难,从许都方向运来的粮草数量与频率都大不如前,曹仁军中已开始限量配给。
然而,另一个消息却让你心头一紧:曹仁似乎决心在粮尽之前,发动最后的总攻,意图一举克城!
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
你深知,此刻若直接向孙策或周瑜请求发兵救援新野城,不仅会暴露你过于倾向刘备的立场,更可能因“时机未到”、“风险过大”等理由被驳回。
你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在曹仁总攻之前,给他制造足够的麻烦。
你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最终锁定在曹军一处位于新野城侧后、相对独立的小型屯粮点上。
此地守军约八百人,储存着供其前沿部分部队十日所需的粮草。
若能拔除此处,不仅能进一步打击曹军士气,延缓其总攻步伐,更能将曹仁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后方,为新野城争取宝贵时间。
这是一个比黑石渡规模小得多,但风险和收益都极为明确的目标。
你召来蒋钦、周泰,屏退左右。
“曹仁粮草不继,欲行险一搏,猛攻新野城。”你开门见山,将部分情报与他们共享,“我军受吴侯严令,需稳固防守,不可擅动大军。”
蒋钦、周泰面露焦急:“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新野城陷落?”
“自然不是。”你指向地图上那个屯粮点,“此处,便是我等破局之机。我欲遣一支绝对精锐,人数不在多,五百足矣,趁夜奇袭,焚其粮草,速战速决,不留痕迹。行动必须极其隐秘,成功后立刻远遁,绕路返回,绝不可与曹军纠缠。”
你看着二将:“此战,不需堂堂正正之师,只需一击即走的雷霆。二位将军,谁愿往?”
周泰立刻抱拳,眼中战意燃烧:“末将愿往!必为公子焚尽此粮!”
蒋钦却更为谨慎:“公子,此计虽妙,然风险极大。一旦暴露,这五百精锐恐有去无回。况且,若被曹仁察觉是我军所为,恐引其大军报复。”
你沉声道:“所以,此行需借‘匪’之名。”你取出一面粗糙的、绣着陌生图腾的旗帜,
“行动时,换上杂色衣物,打出此旗,装作是流窜至此的荆州乱兵或山匪。曹仁后方本就不靖,出现小股匪类劫掠粮草,再正常不过。只要行动够快,痕迹处理得干净,他未必会立刻联想到我军头上。”
蒋钦闻言,眼中疑虑稍减,沉吟片刻,亦抱拳道:“公子思虑周详,末将附议。周泰将军勇猛,可当此任,末将愿率军于外围策应,以防不测。”
计划就此定下。周泰精心挑选了五百悍勇士卒,进行秘密准备。
你亲自为他们规划了潜入与撤离路线,反复推演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
行动前夜,你将周泰召至帐中,将一枚信号烟火交予他:“若事不可为,或陷入重围,立刻释放此信号,蒋钦会不惜一切代价接应你等突围。”
周泰重重抱拳:“公子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是夜,月暗星稀。
周泰率领五百死士,如同融入夜色的鬼魅,悄然出营,向着目标潜行而去。
你独立于哨塔之上,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心弦紧绷。
这一次,你不再有周瑜在侧支援,一切决策与后果,皆系于你一身。
你是在用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在孙策的战略框架边缘,行险一搏。
若能成功,或可暂缓新野城危局,若失败,不仅折损大将精锐,更可能暴露你的真实意图,引来滔天大祸。
江风凛冽,吹得你衣袍猎猎作响。
你知道,自己正行走在一条越来越窄的独木桥上,下方是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