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夜近乎摊牌的对话后,周瑜待你,表面一切如常。
议政时依旧会征询你的意见,分派军务时依旧信任有加,甚至在孙策面前,也依旧是那句“鹤月之才,堪当大任”。
只是,那份曾经在月下流露出的、带着温度与挣扎的复杂情愫,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冰封存了起来。
你乐见于此,却又莫名地感到一丝……空落。
但你很快将这不合时宜的情绪压下,专注于眼前越来越紧张的局势。
你知道,那冰层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日,你们一同在中护军府处理前方军报。关于曹军主力动向与刘备在新野具体布防的情报纷至沓来,需要及时研判。
书房内只剩下纸张翻动与你们偶尔交换意见的低语声。
“曹仁部似有分兵迹象,欲绕击新野侧翼。”你指着一份密报,蹙眉分析。
周瑜倾身过来查看地图,他的头发不经意间擦过你的脖颈,带来一丝微凉的触感。
你下意识地微微一僵,向旁边挪开了半分。
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周瑜的眼睛。
他执笔的手顿了顿,没有抬头,只是目光停留在舆图上那一点,语气平淡无波:“鹤月似乎,很在意分寸。”
你心头一紧,面上不动声色:“公瑾说笑了,只是怕妨碍将军观图。”
周瑜终于抬起眼,看向你,那目光清冷,如同秋日深潭:“是怕妨碍观图,还是怕……与我周瑜,有半分逾越?”
他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直指那夜你划下的界限。
你迎着他的目光,知道此刻绝不能退缩:“将军明鉴,鹤月既在江东为客,自当谨守客礼,不敢有丝毫怠慢僭越。”
“客礼……”周瑜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自嘲意味的弧度,“好一个‘客礼’。却不知这位客,心中所念的主家,究竟在江东,还是在……更北之地?”
他这话,已是将怀疑摆在了台面上,虽未点破刘备之名,但意指何处,彼此心照不宣。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你与他静静对视,一个目光清冷带着审视,一个平静无波带着疏离。
无声的较量在目光交接处激烈碰撞。
良久,周瑜率先移开了视线,重新看向地图,仿佛刚才那短暂的锋芒只是错觉。
“曹仁分兵,意在切断新野与襄阳联络。需立即提醒刘备,加强侧翼警戒,并催促刘表,援军若再不至,新野一失,襄阳北面屏障尽丧。” 他将话题拉回了军务,语气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冷静。
“是,我即刻拟文。”你也顺势而下,心中却暗凛。周瑜的敏锐与记性都极好,他并未忘记你的立场,只是在等待,或者说,在容忍。
这份容忍的限度在哪里,你不得而知。
就在你提笔欲写时,一名亲卫疾步入内,呈上一封插着鸟羽的紧急军报:“将军!江夏急报!曹操主力已至宛城,疑似有大规模战船正在汉水集结,恐不日即将顺流南下,直逼江夏!”
消息比预想的更糟!曹操不仅陆路进攻,竟同时准备了水陆并进!
周瑜接过军报,快速扫过,脸色瞬间沉凝如水。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江北方向,久久不语。
你亦感到一阵寒意。曹操此举,意在速战速决,以绝对优势兵力,同时压垮新野的刘备和威胁江夏的江东防线。
“鹤月,”周瑜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看来,我们这位共同的敌人,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急切。”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你身上,那里面没有了方才的试探与冰冷,只剩下属于统帅的决绝与凝重,“无论你我心中作何想,如今,都必须在同一条船上,面对这场风暴了。”
他向你伸出手,掌心向上,并非邀请,而是要求协同:“我需要你的全部才智,与我一同,拟定应对之策。立刻传令,召集众将议事!”
这一刻,私人间的猜忌与界限,在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你知道,无论如何,必须先渡过眼前的危机。
你看着他伸出的手,没有丝毫犹豫,将自己的手稳稳置于其上,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坚定力道与一丝冰凉的汗意。
“谨遵将军之令。”你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同舟共济,或许是真的。但舟行彼岸之后,是分道扬镳,还是……你不敢深想。眼下,唯有先在这惊涛骇浪中,稳住这艘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