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技术的突破,如同给“方舟”计划的骨架注入了强劲的肌肉与轻盈的灵魂。“希望港”的建造速度再次飙升,那艘承载着文明期望的星舰,轮廓日益清晰,流线型的舰身在遥远的恒星光芒照耀下,泛着冷冽而充满力量感的金属光泽。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工程奇迹,更是一个象征,一个即将载入史册的存在。而这样一个存在,岂能没有名字?
地球联邦最高议会为此召开了数次专门会议,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齐聚一堂,提出了数以千计的建议。从充满探索精神的“远征号”、“开拓者”,到彰显力量的“守护者”、“不屈号”,再到富有诗意的“星海之舟”、“黎明之光”……每个名字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但似乎总是差了一点能凝聚所有共识的灵魂。
争论从议会蔓延到了网络,各大社交平台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征名活动,无数网民积极参与,票选排行榜上的名字如走马灯般变换,却始终无法诞生一个众望所归的选项。
就在这命名的僵局中,林逸的直播间,一如既往地开启。今天的内容是“星际园艺入门——如何在封闭环境中高效种植圣女果(番茄变种)”。
林小萌正蹲在阳台新搭建的小型生态实验箱前,小心翼翼地调整着LEd补光灯的角度,林逸则靠在旁边的躺椅上,负责“技术指导”(主要是动嘴)。
“……所以,光照周期模拟很重要,别想着一直开着灯它们就能长得快,植物也是要睡觉的。”林逸懒洋洋地指点着。
弹幕里,除了讨论园艺的,更多的是在刷关于星舰命名的争论。
【我觉得‘远征号’最好,有气势!】
【太直白了,‘黎明之光’更有意境!】
【叫‘地球之心’怎么样?代表我们母星!】
【吵了好几天了,还没定下来啊……】
林小萌调整好灯,擦了擦额角的细汗,看着弹幕,忽然叹了口气:“哥,你说咱们的船,到底该叫什么名字好呢?感觉哪个都挺好,又哪个都感觉差一点。”
林逸眼皮都没抬,随口道:“叫什么都行,别叫‘咸鱼号’给我丢人就好。”
林小萌被他逗笑了,她看着生态箱里那几株在人工环境下顽强生长、已经结出青色小果实的圣女果苗,又抬头望向窗外,视线仿佛穿透了大气层,落在了近地轨道上那艘日渐完成的星舰上。
它那么庞大,那么复杂,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即将驶向未知的险境,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它的目的是去拯救另一个濒临毁灭的文明,这本身,就是黑暗中伸出的一只手,就是绝境中点燃的一簇火苗。
一个词,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她的心头。
她转过身,面向直播镜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了平时的戏谑,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观众的耳中:
“叫‘希望’,怎么样?”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眼神中带着一种温柔的力量。
“我们建造它,是因为我们相信,技术、勇气和善意,可以跨越星海,可以创造奇迹。塔里克星在绝望中向我们发出了邀请,而我们回应了这份邀请,这本身,就是‘希望’。”
“它承载的,不只是我们这些人,更是我们整个文明对未来的‘希望’,对善良和合作的‘希望’,对星辰大海的‘希望’。而且……”
她看了一眼旁边又开始打瞌睡的哥哥,笑了笑,“有某个咸鱼在,我总觉得,再难的困境,也总会有点‘希望’的,对吧?”
【希望……】
【希望号!】
【卧槽!我被击中了!】
【就是这个感觉!就是这个味道!】
【简单,纯粹,却有千钧之力!】
【萌萌姐说得太好了!我们带去的就是希望!】
弹幕在短暂的停滞之后,如同海啸般爆发!几乎是一面倒地支持这个名字!
没有复杂的解释,没有华丽的辞藻,仅仅两个字——“希望”,却仿佛一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共同的情感。它精准地概括了这次远征的本质,承载了人类最朴素也最强大的愿望。
就连直播间里那些潜水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官方账号,也罕见地统一发出了表示赞同的弹幕。
【龙组指挥部】:附议。】
【NASA(匿名小号)】:hope. perfect.】(希望。完美。)
【欧空局(匿名小号)】:L‘espoir. oui.】(希望。是的。)
民意如同潮水,瞬间汇聚。
地球联邦最高议会几乎是同步收到了来自全球如雪片般的建议和支持信,内容惊人一致——“希望号”!
几天后,联邦议会全票通过决议。
在又一次全球直播中,联邦首席议长站在讲台上,身后是“希望港”和那艘已然成型的星舰的巨大全息投影。
“经过全球公民的踊跃参与和联邦议会的慎重决议,”议长的声音庄重而充满感情,“我们即将驶向星海的这艘船,我们文明的使者,它将被命名为——”
他顿了顿,与屏幕上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对视,然后铿锵有力地宣布:
“——‘希望号’!”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直播镜头切回林逸的直播间时,他正把一颗林小萌刚摘下来的、红透了的圣女果扔进嘴里。
“嗯,名字还行。”他嚼了嚼,评价道,“听起来不像会半路抛锚的样子。”
林小萌看着他,笑得眉眼弯弯。
“希望号”……她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心脏被一种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情绪填满。
这个名字,如同种子,已经种下。而他们,将驾驶着这“希望”,驶向无垠的深空,让它在那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