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不再那么炽烈,变得温煦而慵懒,洒在江面上,泛起一片细碎的金光。营地里弥漫着饭菜的余香和满足的宁静。稍作休整,钓鱼人的本能又开始蠢蠢欲动。
王刚和王晶各自在自己的钓位前坐定。王晶占据的是昨天老陈那个“风水宝地”,王刚则稳坐自己的主钓位。李鹏将摄像机重新架好,调整好角度,确保能同时捕捉到两人中鱼的瞬间,然后便陪着小颖和沈燕坐在天幕下,低声聊着天,享受着这江畔难得的闲暇时光。小颖手里编着不知从哪儿采来的狗尾巴草,沈燕则轻轻靠在李鹏身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江面,嘴角带着恬静的笑意。
水下的世界似乎并未因午间的喧闹而沉寂。王刚的浮漂率先传来了信号,一个清晰有力的下顿,他手腕一抖,沉稳扬竿,竿尖顿时弯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经过一番不算太激烈的搏斗,一条一斤多重的鲤鱼被请上岸,银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为下午的垂钓开了个好头。
“下户、下户,刚哥!”王晶在一旁笑道。
王刚心情愉悦地将鱼放入鱼护,重新挂饵抛竿。等待了约莫半个小时,他的浮漂再次给出了令人心跳加速的信号——缓慢而坚定地没入水中。王刚屏息凝神,感受着竿尖传来的沉重分量,这一次的对手,显然比上一条强劲得多。他小心翼翼地控着鱼,充分利用竿身的腰力化解着水下的冲击,时而弓起,时而舒缓,人与鱼的博弈在无声中进行。李鹏早已将镜头推近,记录着这紧张的时刻。几分钟后,一条体型硕大、鳞片金黄的鲤鱼终于力竭,被王刚稳稳地抄入网中。
“这条漂亮!得有四斤多了吧!”王晶凑过来,羡慕地看着。
王刚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嗯,差不多。总算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这条四斤多的鲤鱼,算是他今天个人的最好成绩。
然而,盘江似乎格外青睐那个被老陈和王晶先后驻守的钓位。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在王刚以为下午的鱼口将就此平静下去时,王晶那边的浮漂猛地一个加速下潜,几乎是瞬间黑漂!
“来了!”王晶低吼一声,奋力扬竿!
“呜——!”他手中的钓竿瞬间被拉成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满弓,鱼线切水发出尖锐而持续的嘶鸣,与王刚之前中的鱼完全不同,这股力量更加狂暴、更加持久!
“大家伙!绝对是大家伙!”王晶兴奋地大喊,双臂肌肉紧绷,死死抱住鱼竿,身体微微后仰,全力应对着水下的巨力。
这一番搏斗,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漫长和激烈。那鱼几次发力向外猛冲,都被王晶咬着牙顶了回来;又试图钻向深处的障碍区,也被他巧妙地牵引开。十多分钟的较量,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岸上的人都屏息凝神,李鹏的镜头紧紧跟随着王晶每一个动作和钓竿那剧烈的颤动。
终于,水下的力量开始显现疲态。王晶看准时机,开始缓慢而稳定控制鱼竿。随着点点后退,鱼竿立起,一个巨大的青灰色身影渐渐在水下浮现。
“是草鱼!大草鱼!”眼尖的李鹏率先喊了出来。
当那条巨物彻底被牵到岸边,王刚拿起大号抄网,看准时机,精准地将其一举抄起!
“哗啦!”巨大的水花溅起。一条体型修长、鳞片整齐、活力十足的大草鱼成功入网!将它提上岸,放在草地上,它还在有力地拍打着尾巴。那健硕的体型,目测足有**八九斤重**!
“可以啊!晶子,你这守了一下午,换来这么个大家伙,把刚子都超越了!”李鹏围着大鱼啧啧称奇,镜头给足了特写。
王刚看着这条比自己钓获大上一倍还多的草鱼,眼中也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他用力拍了拍王晶的肩膀,由衷地赞道:“好样的,晶子!这条鱼太给力了!”
王晶憨厚的脸上满是激动和自豪,搓着手,看着自己的战利品,笑得合不拢嘴。
欢乐与兴奋之后,王刚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橘红色,江风也带上了明显的凉意。时间指向下午五点多,是时候为这次盘江之行画上句点了。
“好了,兄弟们,收拾东西,准备撤了!”王刚宣布道。
小颖和王晶立刻起身,开始熟练地拆卸帐篷,整理睡袋和天幕,将生活区的物品打包。王刚则开始收拾他那些心爱的钓具。他仔细地擦拭干净每一根钓竿,将鱼线一圈圈绕好,把浮漂、铅坠等小配件归置得井井有条。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仪式感,仿佛在与这片水域、与这次作钓经历做一次郑重的告别。
当大部分装备都收拾妥当后,王刚示意李鹏打开摄像机,他提着那个沉甸甸的鱼护,走到了镜头前。
“来,鹏子,给个特写。”王刚说着,用力将鱼护从水里提了起来。
哗啦啦——水声作响。鱼护里,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有限的空间里搅动着,鳞光闪烁,充满活力。里面有老陈昨晚钓的两条鲤鱼,有王晶通宵守来的两条鲤鱼和那条巨大的草鱼,也有王刚今天下午钓获的一斤多和四斤多的鲤鱼。加起来,总鱼获相当可观,堪称一次成功的野钓。
然而,王刚的脸上并没有太多志得意满,反而带着一种坦诚和反思。他让李鹏给鱼护里的鱼获拍了足够的特写后,面对着镜头,开始了他的结束总结,语气平和而真诚:
“兄弟们,大家看到这个鱼获,可能觉得我们这次盘江之行收获颇丰,甚至觉得我完成了之前立下的‘钓五斤以上大物’的目标。”他顿了顿,摇了摇头,露出一丝略带遗憾的笑容,“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指着鱼护,一一细数:“这里面的鱼,有钓友老陈昨天上半夜钓的两条,有我堂弟王晶通宵未眠,坚守一夜钓的两条,尤其是那条八九斤的大草鱼,是他下午的功劳。而我昨天上半夜和今天白天,最大的收获,就是这条四斤多的鲤鱼。”他拿起自己钓的那条大鲤鱼展示了一下,然后又放回去。
“所以,严格来说,我个人的目标,并没有完成。盘江的巨物,这次还是给我留下了遗憾。”他的语气很坦然,没有丝毫的掩饰或找借口,“这可能就是野钓的魅力,也是它的残酷所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竿是什么,也无法保证付出就一定有预期的回报。”
“不过,”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明亮起来,“这次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比如为什么我用这么大的8号主线?”他拿起自己的线组展示给镜头看,“就是因为盘江岸边地形复杂,乱石、枯枝很多,主线太细很容易在提竿或者遛鱼时被磨断。用粗一点的主线,虽然可能损失一些灵敏度,但更稳妥。而且,万一子线挂底,我们可以选择拔断子线,保住主线和浮漂,减少损失。这些都是上次盘江的经验和教训。”
他放下线组,目光扫过正在忙碌收拾的众人,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意:“但是,这次野钓,真的只有鱼获吗?我觉得不是。”他示意李鹏将镜头转向正在折叠帐篷的小颖和沈燕。
夕阳的余晖为她们的身影勾勒出一圈柔和的金边,小颖利落地收拾着,沈燕则在旁边搭把手,两人偶尔交谈,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李鹏立刻会意,将这对姐妹花在江畔忙碌的温馨画面捕捉了下来。
王刚的声音在镜头外响起,充满了感情:“有并肩作战的兄弟,有支持我们的家人,有壮美的风景,有惊险也有欢笑。就像今天早上我那个‘落水’的彩蛋,”他自嘲地笑了笑,“虽然狼狈,但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这次野钓独一无二的记忆。所以,我觉得很开心,非常开心。野钓就是这样,每一条鱼都是惊喜,而比鱼获更珍贵的,是这个过程,是和你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人。”
他的总结,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诚的分享和感悟。这不仅仅是对一次钓鱼活动的复盘,更是对生活态度的诠释。
李鹏关掉摄像机,对着王刚竖起了大拇指。
夕阳彻底沉入远山,暮色开始四合。营地的灯光再次亮起,众人合力将最后一批装备搬上车。虽然带着未能亲手擒获巨物的些许遗憾,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愉悦。这次盘江之行,收获的不仅仅是鱼护里沉甸甸的战利品,更是兄弟间默契的加深,家人相伴的温暖,以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心灵的充实。
车辆启动,载着满身的疲惫和满心的收获,缓缓驶离了这片给予他们欢笑、惊险与感悟的盘江水域。车灯照亮前路,而这次野钓的记忆,将如同盘江的流水般,在他们心中长流。